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12034926218

    都不是。

    從人而言,知行從來密合無間,不曾一刻分離。

    覺得累了,就是知,想睡了,就是知;覺得累的覺,就是行,想睡了的想,就是行。至於覺得累了,想睡了,而沒有去睡,那是另一個知導致的。比如還覺得無聊,恰恰覺得無聊也是另一個知,匹配後面的不睡。

    所以我們的行,始終都是合乎知的。

    如果要說覺得累了,想睡了,但沒有去睡,以此理解是知行分離的話,而不明不睡之行,也有不睡之知對應,那就會出刻板的教條主義,很多人談論教訓,都是從這裡談的,很生硬,也會和自己較勁,這種理解會是因不對果。用這樣的思維來審視自己,是不自明;用來批判他人,是不知人,造成兩兩痛苦。很多時候,大家厭惡道德訓誡,就是因為這其中亂扯條理,因果不對稱。

    有的人會總覺得自己的行,跟不上自己的知,自己明明白白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做不到。給自己列出很多計劃,但結果往往一個都沒做到。其實是因為知,早已隨著環境而改變了,知都改變了,行自然不及。

    所以,一定要知道,人的思維對於概念、名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是屬於知的範疇。太多的人,把思、想、念、欲,當作知。

    知從感,由受者而起。感受變化頻繁,知也變化迅速,而行亦隨之。從中就知道,一般的人,太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變化的影響。心,本恆通,但是心卻需要人自己,安裝門戶,隔絕內外,自持自護。

    所以儒家說立志很重要。立志,就是讓知能不受外感所擾動,而生堅定,是為士,即恆心不動。這時候,還是有所持作的堅定,就好像扶著一堵牆站著,藉助外力。也好像小孩子很小,自己站不住,需要大人扶著。

    慢慢地從立志到自覺,雖然仍舊接受外界的變化,但是能夠自如應對而不喪失自我了,那就是君子的境界了。儒家從小學到大學,自有完善的實踐。比如小學之中的灑掃應對進退,其中的灑掃,就是自處自淨的培養。

    什麼是真正的下手處?從不受干擾開始,歲寒而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比如此時要做作業了,那就讓自己專心在此,不要想著打遊戲,或者刷手機。一旦發現自己的心生出別的念頭,立即撲滅此知,回來繼續做作業,這就是修身了。你看成年人,大部分要做工作的時候,是不會心念散亂,而想著別的娛樂的。

    在此事中,這很重要。要能夠處於某事之中,能夠專心,才能致志。

    最後會發現:知,只有一個,那就是里仁為知。

  • 2 # 高大美女的

    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

    zhī nǎi háng zhī shǐ ,háng nǎi zhī zhī chéng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思鄉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