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12649290280

    說程式設計師是一碗青春飯,大多是因為這是一個需要高強度腦力勞動的工種,而超過40歲的程式設計師身體機能逐漸弱化,家庭瑣事纏身,往往面臨繼續做技術還是轉做管理的局面。有人考慮轉型,當然也有人選擇對這份職業矢志不渝。

    一、平凡的程式設計師

    雖然有很多人鄙視平凡,但也有人享受其中。做一名平凡的程式設計師,每天按時上班,按時下班,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用自己碼下的程式碼改變世界,是無數熱愛程式設計的程式設計師的夢想。

    可以說,大多數選擇將程式設計師作為終身職業的人都是熱愛這份職業的,他們來到這個行業不是為了高薪,更不是為了每天把自己搞得滿眼黑眼圈。對於這些人來說,一行行程式碼並不僅僅是實現某種用途的命令,而是一篇優美的長詩。

    儘管在國內浮躁的IT環境中,這樣的程式設計師可能並不多見,這不能全怪程式設計師,而是企業對程式設計師的定位不夠準確。而在程式設計師屆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傳說:一個七十多歲的程式設計師,一輩子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卻讓比爾蓋茨敬佩有加。這個人叫做戴夫·卡特勒(DaveCutler)。

    戴夫·卡特勒今年已經七十四歲了,卻依然是一名程式設計師。他沒有隊伍,不做經理,但是他在公司的職位比大部分副Quattroporte還要高。

    據說,有一次某一個隊伍預測一項工程要數月完成,他看不過去,兩天,一個人就完成了…

    二、自主創業

    有人願意因為熱愛,而選擇做一輩子的程式設計師,也有人選擇做程式設計師只是由於“曲線救國”,進而實現自主創業的夢想。自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引擎的口號後,中關村創業大街成立,無數青年人投入到了自主創業的熱潮之中。

    而在網際網路剛剛興起之時,也有無數懷揣技術理想的年輕人回國創業。為了實現透過技術改變世界的理想,創業似乎成了他們最快捷的一條道路,儘管,他們知道這條道路並不平坦,儘管無數年輕人在這裡摔倒,但是無論國內國外,程式設計師透過自主創業成立商業帝國的例子不在少數。

    比如:蘋果喬教主喬布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百度李彥宏、360創始人周鴻禕、小米雷軍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程式設計師一般都比較聰明,但是聰明和創業成功之間的聯絡並不是絕對的。

    對於程式設計師這個群體,他們信奉著技術改變世界;帶著一點執著和一份自信走上創業之路,但這樣的人往往會面臨和別人相處時過於自負的問題。而創業的成功一定是一個團隊努力的結果,這裡不僅需要技術,還需要運營、推廣等一系列動作。所以,程式設計師如果想成為一個好的創業者,就必須要學會和人打交道,學會適時的收斂自己的鋒芒。

    三、以梅姨為榜樣·進軍管理層

    為了避免程式設計師隨著年齡增加而導致身體機能弱化,避免精力弱於年輕人的程式設計師與其他年輕人在同一平臺上競爭,同時,保證自己的手藝不會丟失,很多程式設計師都希望自己進軍管理者行列,最好的選擇當然還是公司的CEO、CTO和CIO。

    但是,無論在一個社會還是公司,管理者永遠都只是少數人,大多數公司也只有一個CEO、CTO和CIO。少數就意味著激烈的競爭,儘管如此,最終達成個人目標,贏得社會讚譽的人也有很多。比如4月初接任王堅的阿里現任CTO張劍鋒,還有雅虎美女CEO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

    以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為例,今年41歲的瑪麗莎·梅耶爾1999年入職谷歌,曾經是谷歌的第一位產品經理和首位女工程師,如今是雅虎的執行長。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梅姨正式從程式設計師進軍管理層,如今已然擔任雅虎CEO一職四年。

    可以說,作為一名管理者,你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水平,同時也要求揹負團隊進度和效率,也要求任職者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卓越的領導力。

    從一名普通的"碼農"晉升為上市公司的CTO或者CEO,整個晉升之路就像是一個漏斗,很少有人能沉澱下來。但是,這仍然是程式設計師尋求一條專業化最理想的道路。

    四、自由職業者

    當國內對於自由職業者的定義還停留在無業遊民或藝術工作者的時候,很多國家的程式設計師已經實現在家掙錢的夢想。很多國家成熟的IT環境讓程式設計師成為IT自由職業者似乎並沒有那麼難,方式主要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

    如何成為自由職業者?

    程式設計師應該都知道或者接過一點兒"私活兒",少則三五百,多則成千上萬。其實這也是成為程式設計師自由職業者線下盈利的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只是,這需要程式設計師認識一幫能夠給你私活兒的朋友,還需要擅長和對方談業務。

    相比線下利用人情關係接私活兒的方式,線上眾包業務似乎更適合自由職業者。類似於freelancer的網站在國外已經出現很久,目前國內也出現一些相似的網站。程式設計師可以透過線上"承包"的方式,憑自己出眾的業務能力和好運氣來搶工作。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透過做topcoder來賺錢的,這種方式雖然對業務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對技術及規範化要求較高、英文溝通能力要求較高和也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因為你要晨昏顛倒以適應時差)。

    知曉了這些關於程式設計師未來職業發展通道的路線,筆者對多名程式設計師進行了採訪,這裡摘錄聯想、百度、新浪、ZOL四家公司的真實案例供大家參考。

    成俞晟:專業專注 不吃青春飯!

    職位:聯想企業級解決方案資深工程師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用在成俞晟身上,再適合不過。出生於86年的成俞晟,雖然還沒到三十歲,但最近卻常常沉浸在一種無法言說的幸福感之中。原因很簡單:他已經是一名準爸爸了。

    而在興奮與喜悅的背後,成俞晟表示,自己如今的幸福,都是一直以來的辛苦付出換來的。從十幾年前的第一臺配有DOS作業系統的電腦到現在,成俞晟雖然也曾不如意,但是憑藉對技術執著的追求已經成為聯想企業級解決方案資深工程師。

    進入聯想工作五年了,在業餘時間,成俞晟依舊泡在伺服器機房中與滿滿的輻射為伴,聽著機房內高分貝的風扇聲。擺在筆者面前的29份專業資質證書充分證明了成俞晟在計算機領域的能力,而這些努力也換來了他成為聯想有史以來跨級晉升第一人、三年從Band5晉升至Band9第一人,聯想風範獎最年輕獲得者的榮耀。

    身為聯想企業級解決方案資深工程師,成俞晟雖為技術牛人,卻沒參加過程式設計師培訓班,也畢業於一所不知名的院校的計算機專業。他說自己程式設計主要是為了方便工作,而技術的提升只來自於實戰。只有不斷的操作、演練才能保證過硬的技術,讓使用者滿意。

    對於程式設計師是不是一碗青春飯,成俞晟給出了這樣的答覆:程式設計師30以後由於家庭和身體因素,程式設計靈活性會下降,接受新技術的能力確實不如年輕人,對於這部分人可以轉做軟體構架師、軟體專案經理或新程式設計師指導人。但還有一些涉及硬體底層彙編、C語言、驅動程式、協議等和計算機底層相關人員可以繼續深入的開發,不受年齡限制,而且越老越有經驗,不太存在“青春飯”這個問題。

    仲偉濤:未來可能進入創業公司擔任CTO

    職位:百度高階研發工程師

    仲偉濤畢業於天津科技大學,並獲得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財務管理雙學位。以優異成績畢業的他,和很多同學一樣,走上了程式設計師這條不歸路。儘管畢業於理工院校的計算機專業,但是學校的知識與工作的需求還是存在很大差異。

    仲偉濤直言,自己的是PHP、JAVA和Lua等語言大多都是工作中自學的。今年年初,仲偉濤辭去了原來某企業的首席架構師的職位,跳入BAT,成為百度高階研發工程師。

    對於程式設計師未來職業發展的問題,仲偉濤認為,技術人員不管多少歲都要面臨繼續做技術,還是轉型作管理,或者其他的選擇。就仲偉濤自己而言,他表示自己可能未來會選擇一家創業型公司擔任CTO。

    如果說40歲的程式設計師會面對職業選擇的困惑,不如說,這個困惑在入行那一刻就已註定要面對。國內IT環境的現實,讓更多的程式設計師不得不早早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這樣才不至於到不惑之年而倍感困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土美就庫爾德人再生分歧,土稱敘的“人民保護部隊”不在保護範圍這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