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11298287340

    這本小說我反覆讀了五六遍,以從網路文學時代成長起來的 90後的經歷來說,這確實是網路文學到目前為止的巔峰之作之一,就小說的幾個重要元素而言來說,貓膩的功力體現得淋漓極致。

    人物篇

    人物一直是貓膩比較擅長的部分。從《慶餘年》中的陳萍萍,慶帝;到《間客》中的施清海,鄒鬱,帕布林,許樂;最後在到本書《將夜》中的李慢慢,君陌,夏侯,葉紅魚。無一不是入木三分,先寫幾個印象深刻的人物吧。

    李慢慢

    很明顯,貓膩的書院就是以孔子和其學生為藍本構造的。而李慢慢和君陌就是孔子學生中最廣為我們所知的那兩個:顏回,子路。

    李慢慢就是顏回,在《將夜》中大師兄與寧缺的首次見面是這樣的

    巷道前方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名書生。 這名書生眉直眼闊,神情樸實可親,身上穿著件在春日裡顯得過於厚了的舊棉袍,腳下穿著一雙破草鞋,無論舊棉袍還是破草鞋上都滿是灰塵,彷彿不知有多少年未曾洗過,但不知為何此人看上去卻顯得異常乾淨。 從身到心,乾淨無比。 書生右手拿著的一卷書,腰畔繫著一隻木瓢。寧缺的目光在那捲書和木瓢之間來回兩番,最終落在書生的臉上,袖中的右手漸漸松馳下來。 這裡是書院,整個天下都無人有膽量敢在這裡進行不軌之事,而且這名書生雖然滿身灰塵,卻給人一種乾淨若赤子的感覺,無論是誰看到他,都會下意識裡想要去與他親信,彷彿他說什麼做什麼都理所應當被相信。

    大師兄標誌性的 “在水邊” 與 “腰畔繫著一隻木瓢“均取自顏回的細節

    顏回,名回,字子淵。《說文》:“淵,回水也。”《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者,命之曰淵。《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

    而李慢慢真正散發光芒的地方,不是他荒原抗夏侯,不是他七天敵觀主,而是他的道的修正,是他從堅持不變到改變。是在爛柯寺救寧缺的時候,當他的善良被七念利用來傷害到他身邊的人的時候,他開始懷疑自己的道(道肯定是正確的,但是方式需要改變)。直到君陌說出“君子安可欺之以方“他才開始慢慢醒悟。最後才能夠學會打架,以一人之力敵住觀主。

    君陌

    君陌不僅僅是子路,君陌是個實操型的理想主義者。這是最可怕的一點,理想主義者有堅定的信念但是往往因為眼高手低而不能成事,但是當他成為實操型的時候,他的能力值將爆表。

    君陌的標誌性物件是頭戴高冠。這個梗其實同樣源自於子路

    仲由初仕魯,後事衛。孔子任魯國司寇時,他任季孫氏的宰相,後任大夫孔俚的宰。衛莊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親伯姬與人謀立蒯聵(伯姬之弟)為君,脅迫孔俚弒衛出公,出公聞訊而逃。仲由在外聞訊後,即進城去見蒯聵,蒯聵命石乞揮戈擊落子路冠纓,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

    即子路在進城見到蒯聵後,蒯聵派人用武器將子路的冠纓打到地上。子路說:君子哪怕是死的時候,冠發也不能亂,最後在蹲下整理冠帽的時候被人砍死。

    看《將夜》時候君陌總是給人一種二次元中二男主的感覺。而事實上就是那就是子路啊!

    李慢慢散發光芒的地方是他的不變到變,而君陌散發光芒的地方是他的不變一直不變,寧死不變(果然是二次元男主!)。從爛柯寺對陣七念,到青峽獨站大軍,再到懸空寺征戰僧侶。君陌的一生應該就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戰歌吧。理想主義者的戰鬥永遠是最恐怖的,最難受的一點是,他居然還有理了,畢竟君陌是最講禮的。

    除了李慢慢和君陌外,當然還有很多的出彩的人物。比如心中白月光的莫山山,比如一抹紅衣的葉紅魚(貓膩這廝真的很擅長描寫優秀的女性人物),比如掙扎存活的大唐將軍夏侯,比如新興宗教創始人葉蘇(這諧音就是耶穌嘛),比如看我本命桑桑的桑桑,比如....

    劇情篇

    簡單來說這是一出小人物歷險記的情節。寧缺是地地道道的小人物,沒有任何背景,哪怕是完成了蕩氣迴腸的復仇後,能夠說出來的是“我是門房的兒子,憑什麼我就一定得是將軍的孩子“。

    但是相比於一般的歷險記而言,貓膩嘗試輸出的價值觀是正面的,是有趣的。

    堅韌:沒有小人物掉下懸崖習得神功的劇本,相比於那些神奇,寧缺甚至修行都付出了千辛萬苦,每每去舊書房讀書都是在力劈書山。

    活在當下:當書院的生活已經讓人眼花繚亂,當殺死夏侯彷彿人生終極目標已經完成了。那麼修行本身的目的是什麼呢?你到底是喜歡看完書這件事,還是看書這件事本身呢?

    命:桑桑是什麼呢?桑桑不是寧缺的命門,是寧缺的命。為了這個命,他能毫不猶豫地射殺隆慶,能放棄那個都很好但是這還不夠的莫山山,能夠揹負桑桑到舉世皆敵。愛情啊(要是寧缺看到肯定說這太酸了)。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命,找到了自己的桑桑後,人生才能獲得有滋有味吧。

    每一個價值觀的輸出,都是故事串結在一起。從而來推動整個發展前進。到故事最後故事主角的變化,也就分外明顯。寧缺在故事開始的時候有多麼地小意,多麼地個人主義。到最後他揹負的責任有多麼地龐大,多麼地被給予厚望。這個反差帶給人的震撼和思考才是關鍵。

    立意篇

    為什麼大家都總是說《將夜》算是有些爛尾,到最後自從夫子昇天之後的劇情就收不住了呢?原因是因為貓膩在書裡面希望的立意非常高,高到需要極其強悍的筆力才能夠完成。

    宗教

    從開始的:佛門+道門的設定即是佛教+基督教的開始。到後來荒原遇蓮生開始,貓膩便藉由蓮生之口表達

    在那座懸空寺中,終於聽到了首座講經,看到了那些清曼的佛光,聽到了光輝間那些振聾發聵的佛言,然而過了數年,我終於發現懸空寺裡的大和尚們也只是一些濁物,所謂佛言一味故弄玄虛,和宋國街上的算命先生無甚分別,更令人厭憎的是佛宗苦修己身,面對命輪轉移只會卑微等待,似這般如何能夠抵達彼岸?”“世間億萬昊天教徒只知神殿不知知守觀,桃山上那幾座白殿裡的坐著的傢伙但凡有些勇氣有些骨氣也應該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但他們是怎麼做的?看似高高在上,結果卻他媽的要被一個破道觀指手劃腳“想著那座破道觀裡那抹青色的衣袂,老僧的神情微微一凝,然後譏誚說道:“都是一群狗,那座破觀又如何?終究還不是昊天養的狗!哈哈……都是狗!”

    當有了道門的清淨無為終究是低人一等,屈居於自然之下;佛門的忍耐來世,不過是一場交易,當世永遠是在受苦受難的思考後。貓膩中的角色開始集中於改造世界:君陌在懸空寺發動武裝起義,帶領農奴們反抗不事生產的僧侶(這個理由和唐武宗滅佛是多麼相似);葉蘇傳教,引導普通民眾創始新教;觀主陳某算計昊天,希望構建一個絕對規則化的世界;夫子與昊天對決,好奇規則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個人主義意識的覺醒

    這本書有趣的一點是這是一場個人主義思想者的狂歡盛宴。簡單來說是一場思想解放。極端個人主義者的寧缺從小城市進入了大城市,加入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個人主義俱樂部(書院),雖然書院的每個人都是個人主義者(其中負責人還是享樂主義者),但是因為他們都是自 high 型的,所以大部分人還不太清楚。因此寧缺就承擔瞭解放人們思想的作用(天下行走):解放了葉紅魚,讓她從道門最有前途的年輕人轉變為最後斬殺裁決神座,打敗掌教的女強人;解放了隆慶,讓他從完美男主人設解脫出來,到最後成為了反叛者,為了變強不擇手段;解放了莫山山,從在書山墨池中學習的乖乖女,到最後能夠在舉世伐唐的背景下站在大唐的一邊;解放了葉蘇,讓他開始思考和意識到道教的主旨和自己的缺陷,從而創立新教。

    最大的個人意識覺醒來自於對抗,其實這個對抗一直都在產生,即個人意識與集體意識的對抗。夫子和昊天的對抗,最後被細化為夫子斬神龍昇天成月;寧缺與昊天版桑桑的對抗,最終被細化成寧缺執著於證明他和桑桑之間的愛,喚醒桑桑的自我意識。

    [騰訊獨播]電視劇《將夜》首曝震撼預告“冷鋒出鞘·見眾生”_將夜_1080P線上觀看平臺_騰訊影片

    附上最近將夜的預告片,感覺還原度還是很高的

    最後,在網文時代,《將夜》最傑出的地方是在將中國文化和玄幻相結合,最終產生了獨具中華特色的玄幻小說。(修仙什麼的只是粗淺的力量體系的設定,新增一些物件做個形式而已。本質還是西方的升級打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開機出現Disk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