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47634925370

    一、原因:

    1、從事件角度說:

    借東風是說諸葛亮夜觀天象發現風向過幾天會變,在江南地區,由於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規律性很強。你仔細看小說,會發現書中有交代其實曹操陣營的人知道有時也會有東南風。但是這個計策是孫劉聯軍一手策劃的,所以他們在設計放火的時候就把這個事件考慮了進去;而曹軍那邊即使知道這個現象也不會輕易把這個事件與詐降還有火攻聯絡在一起,就更不會提前預防。所以諸葛亮的借東風是預測到了黃蓋詐降的時機正好可以安排到東南風颳起的時候。

    而上方谷位於渭河流域,那裡屬於大陸性氣候,多為短時暴雨,本來就難以預測(就像英國是海洋性氣候,現代技術都很難預測降雨)。而且降雨也可能是由於大火燃燒產生的煙塵上升凝聚小水滴所造成的短期降雨,這些都不在諸葛亮的預測範圍之內。

    2、從作者角度說:

    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為了體現諸葛亮智絕,才虛構出借東風/上方谷的事件(也不一定是虛構的,但是這些事即使有也不會保留下來:前者無關大局,不是參戰的核心成員是不可能知道的;後者是司馬懿的大敗,他是晉宣帝,晉朝編史者當然不敢寫,而其他國的記載也不會保留下來)。加入借東風不僅提高了諸葛亮的“神力”,而且與歷史不產生衝突(歷史能夠確定的只是曹操在赤壁大敗,具體過程其實都不一定準確,眾說紛紜)。而上方谷的敵人是司馬懿,歷史中他顯然沒有死,而且在諸葛亮死後還有其他的重要作為,當然不能把他寫死;但要展現諸葛亮的謀略,司馬懿是最佳目標人選,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既要司馬懿中計危急,又要他不死,於是就誕生了“天降甘霖”。這種手法和後面司馬昭被姜維圍困後“天賜泉水”是類似的。

    二、簡介:

    1、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2]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

    諸葛亮幼年喪父,同叔父到南陽躬耕,後追隨劉備,為了劉備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礎。蜀漢開國後,被封為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光復大漢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將而失敗,最後病逝於五丈原。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2、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uper juniorM共有多少人組合?分別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