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寅哥解惑

    明朝在開國和成祖靖難的時候都有專門的火器部隊,後來叫“神機營”。無論是戰術配合還是火器種類都是領先的,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特種部隊!明朝軍隊是多兵種組成的,火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早說明朝,當時的歐洲火器部隊也只是部分裝配,火器的發展是一個很漫長曲折的過程,每一項技術的更新都需要極大的財力投入!對於生產力還不發達的封建社會來說是不小的負擔!何況這時的火槍都是前裝槍!無論是射速還是連續性上都比不上弓箭,近身格鬥就是柴火棍,拼不過大刀長矛。還受到天氣的影響!和冷兵器比沒有優勢!

    說回明朝,土木堡之變的惡果之一就是京營三大營被一鍋端!神機營更是損失慘重,日後隨著國力的下降,經濟的萎靡,難以恢復到原來。加上各級貪官汙吏和專職太監剋扣錢糧和原料,工匠們生產的火器質量參差不齊,很容易炸膛,士兵們更傾向於大刀長矛,尤其到了明末,火槍就是炸彈,沒士兵會用了!明朝滅亡後,火器正式被滿清拋棄,直至200多年後被英華人用我們的四大發明敲開了國門,開啟了百年國恥的歲月!

  • 2 # 我只是一個小小的遊客

    誰說明朝用大刀長矛的?我來給你舉幾個例子:

    ①明代中期,嘉靖四年(1525)製造的“毒火飛炮”,發射用生鐵製造的爆炸彈,這是中國火器史、也是世界火器史上最早發射爆炸彈的火炮。開始使用短身管的火炮發射爆炸彈丸,這可謂最早出現的榴彈。

    ② 明代史書上記載的軍用火箭“神火飛鴉”外型如烏鴉,.用細竹或蘆葦編成,內部填充火藥,鴉身兩側各裝兩支“起火”,“起火”的藥筒底部和鴉身內的火藥用藥線相連。作戰時,用“起火”的推力將飛鴉射至100丈開外,飛鴉落地時內部裝的火藥被點燃爆炸。爆炸時的飛鴉宛如今日的火箭彈。

    ③明嘉靖元年(1522年),時任廣東巡檢的何儒在泊於此地的葡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種新式火炮,射程為2000尺。嘉靖三年(1524年),得其製法:“以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這批武器當時被稱為“佛朗機炮”。佛朗機炮剛剛傳入中國,就被用在了這一年的西草灣戰役,因為明朝海軍裝備有威力無比的佛朗機炮,大敗西班牙艦隊,俘虜別都盧等42人,斬殺35人,繳獲大小火炮20多門和戰船2艘。

    ④明朝還有以大量火銃、火繩槍為主要武器編制的神機營,和火槍營,除去明朝鎮邊軍和“警察”外,大多軍隊都是以〔大炮+火槍+冷兵器〕的備置。

    但火器落後西方也始於明朝:

    ①“宣德五年,敕宣府總兵官譚廣:“神銃,國家所重,在邊墩堡,量給以壯軍威,勿輕給。”正統六年,邊將黃真、楊洪立神銃局於宣府獨石。帝以火器外造,恐傳習漏洩,敕止之。”(《明史》卷九十二《兵志四》),所以火器發展基本呈現停滯狀態。但在西歐,自13世紀末14世紀初開始火器的發展後,由於各國間和各國內部爭戰不已,火器得到了迅速發展。到嘉靖年間,華人反倒要向西方學習。

    ②中葡的第一次武裝衝突“屯門之戰”(1521年),按《廣東通志》記載:“檄海道副使汪鋐帥兵往逐,其舶人輒鼓眾逆戰,數發銃擊敗官軍。尋有獻計者,請乘其驕,募善水人潛鑿其底,遂沉溺,有奮出者悉擒斬之,餘皆遁去,遺其銃械”。此役明軍耗時8個月,多次被葡萄牙人“數發銃擊敗官軍”。此銃就是著名的“佛朗機”,此戰後為明軍引進仿製。其實,明朝在弘治年間(70年前)已有走私海商經東南亞獲得過這種武器,只不過當時沒給這種武器起名,也沒加以研究仿製,等戰場上吃了苦頭才開始認真研究起來。據胡宗憲《籌海圖編》記載,佛郎機炮“以鐵為之,長五六尺,巨腹長頸,腹有長孔,以小銃五個輪流貯藥安於腹中,放之。銃外又以木包鐵箍以防決裂。海船舷下每邊置放四五個,於船艙內暗放之。他船相近,經此一彈,則船板打碎,水進船漏。以此橫行海上,他國無敵……海船中之利器也。守城亦可。持以征戰,則無用也。”後來,明朝兵部鑄造一千多佛郎機大炮,名為“大將軍”,下附木架,可高可低,發放於三邊守軍。“然將士不善用,迄今莫能制寇也。”此時的火器早已落後於西方。

    ③1604年(萬曆三十二年)七月,由韋麻郎率領的兩艘荷蘭鉅艦及二中舟先後抵達澎湖,其時因汛防結束,明朝汛兵亦已撤走,於是荷蘭人如入無人之境,在這裡“伐木築舍,為久居計。”(《明史.和蘭傳》)。此後, 荷蘭海船遊弋閩粵沿海, 其堅巨高廣日益為沿海軍民所認識。福建將領朱文達說:“紅夷勇鷙絕倫,戰器事事精工, 合閩舟師, 不足攖其鋒”。 (張燮《東西洋考》卷8 稅考)明朝福建官方對於荷蘭人的“鉅艦大炮”毫無抵禦之方,只有想法子以“互市”為餌,誘以退出澎湖,移舟遠去,以便以“揚帆歸國”奏報朝廷,了結此事。這時新任福建巡撫南居益到任,朝廷明令福建當局把“紅毛 ”趕出澎湖,南居益苦思破敵之策。此時荷蘭人的戰艦封鎖了漳州海口,南居益親身體驗了荷蘭的“鉅艦大炮”,他在〈謹陳閩事始末疏〉中說:“……見大海澎湃中,萬難接濟戰。夷舟堅銃大,能毒人於十裡外,我舟當之無不糜碎。即有水犀十萬,技無所施。”此時的火器已經差西方一世紀左右了

    然後清軍入關之後,深知火器的威力(努爾哈赤就死於火炮),於是開始發展火器(並不像有些人說的停滯發展了),在清軍的部隊中火器裝備率達80%〔以火器+大炮+騎兵+弓箭〕,併發明瞭抬槍、並仿造了紅衣大炮、並組織了火器營,清前期的火器總體是較發達的,清朝火器以火炮為主,輕火器以火槍為主。清人制造火器始於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康熙時期,火器的規模、質量、工藝都達到了中國古代火器發展的頂峰,有些火器在世界上也處於先進水平。 但是清代中期之後,由於國家承平日久,統治者越發不重視武備,火器的發展漸趨停頓,以致鴉片戰爭時,清軍仍然使用舊制火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清朝又開始大量製造火器,並積極從西方引進先進武器。到洋務運動時,火器的製造和引進達到最高峰。這期間,清朝建立了大量近代槍炮製造廠,如安慶內軍械所、湖北槍炮廠、天津機器製造局等等,清朝軍隊的裝備基本完成近代化。。

    中國火器落後的原因:

    ①:火藥配製方面,中國造藥缺乏技術標準,“不諳分兩輕重之術,配合研搗之功,不能摧堅破銳,及損槍壞統及收涼失事,而延禍極慘”。西洋火藥“迅速猛烈,燃之手心不熱,紙上不焦及不致損槍法。”

    ②:發射技術上,中國“不諳遠近之宜,多寡之用,迴圈之術。或失期妄發,賊至而反致缺誤;或發而不繼,乘間而衝突而人;或倉皇失火,未戰而本營自亂。西洋分仰、平、倒三法,而知彈所到之遠近,更輔之於窺遠神鏡,百發可以命中”。

  • 3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在古代,可以完全說日本的所有東西都是先從中國學區然後再加以改進的。你所說的這個只是表象,卻沒有看到本質。

    朱元璋是怎麼打敗強大蒙古騎兵的,其中最為重要的東西就是火槍,在冷兵器時代幾乎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擋騎兵的衝鋒,但是火槍卻可以。朱元璋就是靠著神機營的火槍和火炮來打敗蒙古騎兵,而此時的日本有火槍了嗎?答案是:沒有

    日本所謂的戰國時代裡面村長械鬥開始使用火槍對射,而根據相關資料表明日本,各地大名使用的火槍都是來源於中國,而且他們的大部分火槍都是來源於同一個人——明朝第一大走私商販汪直。而之後日本人拿這些槍進行了改進也就搗鼓出了火繩槍,這玩意可以說是當時全球效能最先進的火槍。正是因為有了這玩意豐臣秀吉才敢出兵北韓。

    在萬曆年間的北韓戰爭中,明朝軍隊的火槍效能是落後於日本的火繩槍,但是明朝軍隊有著一種壓制性武器是日本沒有的。那就是大炮,其實當時的炮並沒會爆炸的炮彈,但其炮彈主要是各種大小石頭和鋒利的物件,明朝軍隊就是依靠這件神器來壓制日軍的。但是當時主要的交戰武器仍然是刀、箭、矛。畢竟兩個人面對面白刃戰的時候你沒有快速連發槍你是根本打不過對面的刀和槍的。更何況當時的槍沒有刺刀。

  • 4 # 伯安門生

    放屁,明朝最先用火器,何談日本在用火器明朝還在大刀? 明朝朱元璋推翻元朝就用過火器,朱棣時期更是有專用火器點神機營,萬曆年間打日本人也是用火器打的,從哪看到的日本人用火器,明朝人用大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種旺夫的女人,女性到底如何才算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