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全國第54位大姓,約500萬人;潮汕人口超2萬,分佈潮安、湘橋、普寧、惠來、澄海、汕頭、潮陽等地。
一是出自姬姓。周武王同姓有諸侯戴國,在今河南民權縣東。春秋時被鄭國吞併,其後人以國名為氏,稱戴氏。
二是源自子姓。周武王滅商時,紂王的哥哥微子啟自縛銜璧,讓族人抬著棺材,向周軍乞降。武王入城封紂王的兒子武庚為商後,不久武庚叛亂,微子啟沒有參加叛亂活動,受到周公旦的重用,始封於宋國(今河南商丘)。到春秋末,宋戴公死後,其子孫以國君諡號戴為氏,亦稱戴氏。
三是外族改姓。漢明帝時有燕、殷姓改為戴姓。清朝時滿洲八旗戴佳氏、達爾充阿氏全改姓戴。瑤、回、蒙古、土家、錫伯、臺灣土著等民族都有戴姓。郡望:譙郡、廣陵、清河。
戴姓在宋代列為第107位大姓;當今列為全國第54位,佔總人口0.39%,約500萬人。歷史上傑出人物很多,戰國時有宋人戴不勝;漢代有經學家戴德、戴盛,叔侄倆註釋《禮記》而傳世,東漢光武帝有心腹之臣戴憑;東晉有輔佐元帝的戴淵;唐代有為李世民謀劃發展經濟的戴胄,畫家戴蒿;宋代有詩人戴復古;元代有身隱名臣戴良;清代有史學家戴名世、《四庫全書》篡修、哲學家戴震,集詩書畫一身的戴熙,真可謂奇才薈萃。
發源河南 播遷閩粵戴姓發源於河南,後裔播遷到安徽、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唐代以後進入福建、廣東、臺灣。唐初,高宗總章2年(669)閩南、粵東一帶“蠻獠嘯亂”,朝廷命陳政兄弟及其子陳元光率軍入閩平叛。戴君胄父子,從河南固始隨陳元光入閩,裔孫再播衍到嶺南、臺灣等地。
至五代十國時期,福建戴氏為避戰亂,一支人馬遷入廣東嘉應州(今梅縣)。北宋末年,一支戴氏族人沿韓江而下,定居海陽縣歸湖溪口村(今潮安歸湖鎮)開創基地。南宋末,其裔孫有一部分移居海陽縣上坑村(今澄海上華鎮)。到明代,歸湖溪口有一支派向沿海遷移,定居於今澄海蓮下鎮窖西村。清末民初,窖西的戴氏後裔往汕頭經商,定居繁衍。
列全國第54位大姓,約500萬人;潮汕人口超2萬,分佈潮安、湘橋、普寧、惠來、澄海、汕頭、潮陽等地。
一是出自姬姓。周武王同姓有諸侯戴國,在今河南民權縣東。春秋時被鄭國吞併,其後人以國名為氏,稱戴氏。
二是源自子姓。周武王滅商時,紂王的哥哥微子啟自縛銜璧,讓族人抬著棺材,向周軍乞降。武王入城封紂王的兒子武庚為商後,不久武庚叛亂,微子啟沒有參加叛亂活動,受到周公旦的重用,始封於宋國(今河南商丘)。到春秋末,宋戴公死後,其子孫以國君諡號戴為氏,亦稱戴氏。
三是外族改姓。漢明帝時有燕、殷姓改為戴姓。清朝時滿洲八旗戴佳氏、達爾充阿氏全改姓戴。瑤、回、蒙古、土家、錫伯、臺灣土著等民族都有戴姓。郡望:譙郡、廣陵、清河。
戴姓在宋代列為第107位大姓;當今列為全國第54位,佔總人口0.39%,約500萬人。歷史上傑出人物很多,戰國時有宋人戴不勝;漢代有經學家戴德、戴盛,叔侄倆註釋《禮記》而傳世,東漢光武帝有心腹之臣戴憑;東晉有輔佐元帝的戴淵;唐代有為李世民謀劃發展經濟的戴胄,畫家戴蒿;宋代有詩人戴復古;元代有身隱名臣戴良;清代有史學家戴名世、《四庫全書》篡修、哲學家戴震,集詩書畫一身的戴熙,真可謂奇才薈萃。
發源河南 播遷閩粵戴姓發源於河南,後裔播遷到安徽、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唐代以後進入福建、廣東、臺灣。唐初,高宗總章2年(669)閩南、粵東一帶“蠻獠嘯亂”,朝廷命陳政兄弟及其子陳元光率軍入閩平叛。戴君胄父子,從河南固始隨陳元光入閩,裔孫再播衍到嶺南、臺灣等地。
至五代十國時期,福建戴氏為避戰亂,一支人馬遷入廣東嘉應州(今梅縣)。北宋末年,一支戴氏族人沿韓江而下,定居海陽縣歸湖溪口村(今潮安歸湖鎮)開創基地。南宋末,其裔孫有一部分移居海陽縣上坑村(今澄海上華鎮)。到明代,歸湖溪口有一支派向沿海遷移,定居於今澄海蓮下鎮窖西村。清末民初,窖西的戴氏後裔往汕頭經商,定居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