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不安講究史

    歷史上對皇帝的稱呼,主要經歷了三次大的改變。

    古代即使是普通人,同輩之間,或者晚輩對長輩都不能直呼姓名,更何況是皇帝。不過皇帝在世時,是獨一無二的,稱呼反而好辦,但是駕崩後怎麼辦呢?

    早期君王死後,人們對其一生蓋棺定論,分別賦予廟號和諡號。但廟號是涉及到被子孫後代放到太廟中供奉的,如果每個皇帝死後都建一個廟,想著千秋萬代的帝王覺得子孫後代們會很麻煩。於是在古代,皇帝死後幾代,廟就會被毀掉,神位放入太廟中合祭,稱之為“祧”。只有開國之君和少數有重大貢獻的君王,才會被允許永久儲存,並冠以廟號。所以在早期擁有廟號的君王非常非常的少。

    但是諡號是涉及對君王一生功過的評價,有美諡,有平諡,當然也有惡諡,所以諡號是每個君王都有的。早期便用諡號來稱呼君王,如商紂王、齊桓公、秦孝公等。

    不過隨著秦始皇統一中國,創立皇帝的稱呼,他認為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兒子評價父親,臣子評價皇帝是大逆不道的,於是取消了諡號。改為始皇帝,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可惜事與願違,這種傳承方式只延續到二世,秦朝就亡了。

    不過如果要給秦始皇起廟號和諡號的話,反而始皇又是最合適的。而從現在的網路語言文化來說,胡亥的二世,意外的也非常的貼切。

    漢代幾乎全面繼承了秦制,但是在廟號諡號上,採取了先秦的做法,沒有重蹈始皇的覆轍。

    在漢朝每個皇帝都有諡號,如漢文帝、漢武帝、漢哀帝等等都是屬於諡號。但是整個西漢只有四個皇帝有資格有廟號,他們分別是漢高帝劉邦廟號太祖、孝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孝武帝劉徹廟號世宗、孝宣帝劉詢廟號中宗。

    這樣有的有,有的沒有,後代自然不能用廟號來稱呼先皇,所以漢晉時期都是用諡號來稱呼。

    但是從晉朝開始廟號開始出現了氾濫,到了唐朝只要當過皇帝,哪怕只有一天,哪怕是亡國君都有廟號。而相應的諡號越來越長,比如李世民的唐太宗就是廟號,而他的諡號到天寶年間已經加諡到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此後歷代皇帝諡號越來越長,到了清朝,皇帝的諡號是統一的二十一個字。再用諡號來稱呼就要變成《權利的遊戲》,在你面前的是“風暴降生丹妮麗斯不焚者彌林女王安達爾羅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草原上的卡麗熙解放者龍之母”,念一遍估計是要斷氣的。

    因此自唐朝開始,歷代皇帝我們都是用廟號來稱呼。這一直持續到了明朝,發生了第三次變化。

    我們知道年號是古人的計年方法,其實公元也是年號,是西方耶穌的年號,只不過人家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沒有變。現在用的是不是挺方便,但古代華人的年號並不方便,因為經常改,換個皇帝要改,發生大的天災要改,出現祥瑞又要改,有些年號甚至還沒用滿一年就被換了。

    明太祖朱元璋繼位後,覺得這個太麻煩了,於是就規定從今以後每個皇帝只能有一個年號,中間不能再換了,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清朝滅亡。對於老百姓來說,年號本來就是經常掛在嘴邊的,現在年號和廟號諡號一樣都是一個皇帝獨一無二的,又可以稱呼當今皇帝,又可以稱呼以前的皇帝。比如當今萬曆年怎麼怎麼樣,想當年嘉靖年間怎麼怎麼樣,對於大多數文化程度不高的百姓來說,比廟號好記,也直觀很多。

    於是久而久之,年號逐漸和廟號開始並用,民間一般稱呼都變成了年號,而一些正史書籍中,經常也會廟號年號並用,只是正規稱呼還是用廟號。

  • 2 # —微塵—

    對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主要三個即年號、諡號、廟號。年號是帝王生前的稱呼,諡號和廟號都是死後的稱呼。

    所謂年號,是中國曆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往往也是時運變化的標誌。按慣例,新君即位大多會頒行新年號,稱為改元。

    所謂諡號,就是帝王死後,後人(主要是帝王繼承者)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如漢武帝劉徹。諡號有褒有貶,主要對其一生是非功過的評價。

    所謂廟號,也是帝王死後才有的稱呼,是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廟號常用”祖”字和“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繼任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死後廟號為高祖,繼任者李世民死後廟號為太宗。

    為什麼明清時期多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呢?

    年號本來就是帝王生前的稱呼,但在明清之前一個帝王往往會有多個年號,有的甚至有十幾個之多,所以在帝王死後再用年號稱呼就不方便了,隋唐之前多以諡號稱呼,如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隋唐至宋元時期就變成了以廟號稱呼,因為隋唐后帝王的諡號越來越長,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死後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而他的年號也有三個分別是先天、開元、天寶,所以用廟號稱呼就方便多了。而明清時期的皇帝年號基本只有一個,比如明朝洪武帝朱元璋、永樂帝朱棣、崇禎帝朱由檢,清朝康熙帝玄燁、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曆。由於生前就用一個年號,所以死後也就沿用了年號這個稱呼。

  • 3 # 歷史的拐點

    其實這些叫法都是我們現代人為了方便進行辨別的叫法。現在我們稱呼古代的皇帝主要有三種叫法:按諡號,按廟號,按年號。

    這三種叫法其實有非常明顯的區別。

    1、諡號。這是對一位偉人一生功過是非的總結,一種蓋棺定論。但是這個不是皇帝獨享的,任何有社會地位的后妃或者大臣死後國家都會贈予諡號。就比如我們熟悉曾國藩諡號文正。李鴻章諡號文忠。我們稱呼早期皇帝的方式都是使用諡號的。比如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他們中間“文、景、武”都是他們的諡號,也是對於他們一生的總結。我們看看那些皇帝的諡號大概就能猜測到這個皇帝的一生比如“恭帝和靜帝”這樣的就是那些禪讓獻土的亡國之君。哀帝大多是命喪他人之手。平帝則是那些無所作為的人。這類稱呼方式的皇帝很多大多最後都會帶個“帝”字。只是慢慢的這樣的諡號被從一個字擴充到幾個字十幾個自幾十個字。變的不在便於稱呼。

    2、廟號。中國古代非常注重祖先祭祀。作為君王也不例外。而廟號就是給這些皇帝在祖先之中論資排輩的。比如開國皇帝必稱為高祖或者太祖。其他的大多稱什麼宗。比如唐太宗、唐玄宗之類的。宗和祖的界限明顯。稱祖一般必須對於家王朝有重大之功的比如劉邦就是漢高祖,劉秀重立漢朝稱為世祖。只是每個朝代都有太祖太宗重複率太高。

    3、年號。以年號稱呼皇帝是從明清兩朝流行起來的。因為這兩朝的皇帝大多是執政期間使用相同的年號。最明顯的例外就是土木堡被俘虜的明英宗。一共使用過“正統、天順”兩個年號。所以對於他大多稱呼為明英宗。以前的君王大多一言不合就改年號。年號稱呼最大的好處就是,年號千奇百怪不帶重複,不像廟號就那麼幾種套路,諡號那麼冗長,所以年號稱呼辨析度更高不易混淆。年號最好的辨析方式就是前面不加國號。就比如康熙帝大家都知道是清聖祖玄燁。

    有此可見,年號是最不容易混淆的稱呼方式。而明清兩代君王大多一生使用相同的年號,最適合用這樣的方式稱呼。

  • 4 # 中國故示

    年號起源於漢武帝,他一生用了十一個年號,是比較多的的一個;這個紀念方式延續到清朝。明朝以前的皇帝用一個年號幾乎是很少的,可以說清一色的是多年號的。因此這樣一來,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也不合適。

    我們一開始是用諡號稱呼皇帝的,功績好的可以加上廟號。後來,到了唐朝的時候,唐朝初期還是用諡號稱呼的,後來唐朝廟號開始出現了氾濫,不可收拾,諡號也是洪水般的泛濫起來,諡號長的不得了,用諡號稱呼皇帝就不方便了,就改用了廟號稱呼皇帝了。

    到了明朝,皇帝都是用一個年號了,除了特殊情況的明英宗,因此是取年號就要更加慎重考慮了,一旦使用就是到駕崩的了,可以說就是你的符號了,因此可以使用年號來代表皇帝,這個也是可以的。這個就不同於那些多年號的皇帝,因為你不知道挑哪個去代表他,只能採用廟號、諡號稱呼,年號單一話,一人一個年號,這樣就有利使得年號稱為皇帝的標籤。

    清朝當然也延續了明朝的做法,因此,這個就不多講述了,因此,明清時期就會出現一個用廟號和年號連在一起稱呼皇帝的情況。比如這樣:明太宗永樂皇帝朱棣,這樣是比較新穎的方式了。唐太宗只用了一個年號,那就是貞觀,唐太宗貞觀皇帝李世民,你覺得如何?

    年號多和少,取決於皇帝本人,但是,一人一個年號,其實是挺好的,畢竟這樣有利於記事,太多的年號,有時一年出現兩個年號,你都不知道怎麼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門旅行,一部手機可以代替相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