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球球說說看
-
2 # 凡寶媽的七八記事
我是爸媽的獨生女。從小到大,都是爸媽給我保駕護航。我小時候淘的上房揭瓦,攆雞打狗的我爸都捨不得大聲說我。。當然我媽比較兇殘,但是我能理解面對熊孩子。。家長那個愛之深。。恨之切的心理。
有了我家小寶以後。小寶指甲長了,老爸,給寶貝修指甲都不捨得修禿一點,(還嫌棄我不讓我修)。。說怕修太靠肉寶寶不舒服。。我說這樣會摳到人的,我都被她撓死了,我爸居然很認真想了半天和我說,那你就忍著點。。。噗。。拜託。。老爸你就沒想過寶寶會撓自己麼。。後來果然寶貝把自己撓了,然後我爸我媽說什麼?他們說,為什麼你們沒看好寶寶。。好吧都是我的錯。
我一貫買東西在我媽眼裡都是瞎花錢!給我寶貝買東西,我媽就一個字,買。三個字,買貴的。貴的好。
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我都以為我失寵了。。。。
然後。前兩天,我累的不行,然後我媽不知道為寶寶啥事說了我兩句,我就好難過啊,就沒出息的跑客廳哭鼻子。本來抱寶寶的老爸放下寶寶就來哄我了。我就覺得我還是他的大寶貝。。就好開心。。哈哈我也就這點出息了吧。。
其實不是隔輩親怎麼怎麼的。也不是爸媽不愛我們了。
只是我們大了。他們覺得自己能為我們做的不多了,加倍愛我們的寶貝,幫我們照顧好寶貝,也是愛我們的一種方式。。
-
3 # 暢哲746
隔輩親到底有多親?為什麼?
隔輩親要多親有多親,空閒時想想我的大外孫子自己都偷著樂,天倫之樂真是樂,真是親。
我女兒1979年出生是獨生子女。那年是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政策高潮,外孫子2003年出生,也是獨生子女,我們這老一輩是三姐一弟,我是弟。
升級為姥爺伊始,心裡別提多激動了,真是有了外孫放在口裡怕化了,立感責任到來,作父親時對女兒都沒這麼親,那時年輕也不會親,只忙工作了。\
隔輩親之一
見面就想親,嫩嫩的小臉蛋,童雅的笑臉,與女兒相同的面相,蒙話時喊出“姥爺”,我的後代我真親,最樂是外孫童年在我脖子上尿尿,直淌到我肚皮,引以為樂而自豪。
隔輩親之二
小男孩喜歡車,槍,到了商場不買一個是不回家的,到外孫少年時代積攢的玩具有幾麻袋,小至手指肚小,大至電動玩具可乘坐,積累了玩具,就積累了知識,如今到遊藝射場上,來個百發百中。偶遇汽車知識生疏,“姥爺哪不懂問我”聽罷感覺真是親。
隔輩親之三
外孫自小洗澡理髮就由我包辦,從坐在浴盆裡我用軟毛巾慢慢給洗,到長的高我一頭,祖孫倆互搓後背,真是天倫之樂呀。
隔輩親之四
隔輩親之五
與同令友談此話題,眾犮共感隔輩親是幸福,隔輩親是天倫之樂,為照顧孫子,天南地北,為了照顧孫子老倆口節衣縮食,為了照顧孫子甘作“孫子"“老賤種",真是其樂融融。
隔輩親就是親,就是為了大孫子(外孫子)。
-
4 # 拳擊之友
隔輩(代)親就是親,我也有這種感覺,我對他親,他對我也親。
說說我和小孫子的故事。我的小孫子快四歲了。
我在外地工作,一年就回去一兩趟,平時想他的時候就影片說說話,他常問爺爺什麼時候回家跟他玩。今年春節回家跟他玩了好多天,瞧他高興啊,整天"爺爺、爺爺"喊個不停。我跟小孫子玩的方式可能不一樣,是他喜歡和接受的,在空曠的路上,我們倆看誰跑的快,有時有意讓他跑的快,激發他的跑步興趣,增強他的自信心。家裡兒童小玩具很多,玩膩了,我就廢物利用,用紙折飛機✈️、小船、小鳥、青蛙……還粘著我講故事。有時把我粘累了,叫他跟他爸玩一會,他就是不同意。問他為什麼?他說就是喜歡跟爺爺玩。現在的青年人只管玩手機,好像他跟孩子沒關係似的!難道隔輩才親嗎?小孫子上小小班了,,早上上學臨走之前都說:"爺爺,放學去接我。爺爺,拜拜!"放學的時候,我去接他,他當然高興;不去接他,電話馬上就來了,問爺爺為什麼不接他,真的好可愛!
-
5 # 大寶子媽咪
我懷孕的時候反應比較大,吐了三個多月吃不下飯,瘦了十多斤,就這樣都沒有引起父母的重視。整個孕期父母對我關心甚少,從來沒有當回事。也明確表態以後不會幫我帶孩子,尤其爸爸,總說要孩子幹什麼,現在條件也沒那麼好,孩子就是累贅之類的話。
自從寶寶出生以後,媽媽一改常態,天天在我家照顧寶寶,對我爸爸都不管不問了,從來不喜歡孩子(包括我和弟弟小時候)的爸爸也每天必來報道看寶寶,一天不來就想的不行。從我記事開始爸爸從來沒有抱過孩子包括弟弟,現在都搶著想抱,很多時候都被媽媽攔下了,說他不會抱。爸爸一向節儉,水果都不捨得買,卻捨得花幾百給寶寶買玩具車。從前一直嘲笑想孫子的朋友們,現在自己也被外孫子俘虜了。
-
6 # 雪狐wyw
為啥感覺隔輩親這個問題在很多處見到過,提問的多數都是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看到父母喜歡自己的孩子,不讓打不讓罵,就產生了這麼奇怪的問題。人老話啊: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你這養了兒還不知父母恩,真不知怎麼說你!
孩子大多在6歲以前是不記事的,就是說孩子在你懷裡、肩上撒嬌哭鬧是記不住的,無論你怎麼喜歡親啊、哄啊都記不住。什麼記住了呢?6.7歲以後,孩子淘氣、調皮、打架、闖禍時,你打他、罵他記住了。所以自己的孩子犯錯時,自己打罵孩子被老人制止,認為是袒護孫子,所以得出結論隔輩親。
為什麼我小時候犯錯你可以打,你孫子犯錯不讓我打?因為老一輩年輕時沒人幫著管孩子,孩子犯錯就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管,現在他幫著你管自然有過來人的經驗,是打罵好還是說服教育好,老人心理明白著呢。
再說你是老孃親生的,孫子是社會口中婆媳關係不和的兒媳婦生的,你說是兒子親還是孫子親。所以呀不要再說隔輩親,對你對孫子一樣親,不要辜負老一輩人對你的養育之恩。五六十年代的人不容易啊,上管老下管小,老了老了還要管孫子,管就管唄,還管出了隔輩親,難吶…
-
7 # 鈴兒視覺
因為隔輩親最能解除老年人的寂寞和孤獨,在精神上得到極大的寬慰,甚至還會煥發起老年人尚未泯滅的“童心”。所謂“隔輩親”現象,本質上或者說更多地是老對小的情感依戀。 我個人觀點認為,老人們現在都在家並且時間比較充裕,主要的精力都是放在孩子身上。他們 在自己做父母的時候 奮鬥工作,沒有那個精力照顧自己的孩子。 等到自己退休了 有了時間了 ,就會去彌補當初對孩子少了的那些關愛。隔輩親”,是指老年人自已代自己的孫輩現象
其次還有以下原因:隨著變老,智力和心理會童稚化,和最下一代有更多的接近性;老人們對兒女的控制力減弱,共同語言也減少了,所以對晚輩愛的表達在孫子輩身上較易實現,老人們一般都喜歡孩子,對孩子也有耐心,孫子輩也喜歡和老人們在一起玩耍。再加可能上了年紀了,看到小孩都會比較疼愛,也是一種情感的寄託。
回覆列表
隔輩親到底有多親?為什麼?
隔輩親有多親,其他人球球不是那麼瞭解,在這裡就說說家裡的小寶吧!至從這小傢伙出生那天起,我這個家裡的“金笸籮”就不再是了!因為那天他出生不久,我就去車站接父母,我跟我老爸說生了兒子,我老爸長松一口聲說,嗯!這下可以了!(希望大家理解老一輩人的思想觀念),當聽他說這句話,我就知道我已經不是重點了!果不其然,這小傢伙從小就在二老心裡“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只要小傢伙有點風吹草動,二老就會緊張得不要不要的,那怕我說話大點聲都會說那麼大聲別嚇著了他!只要是他們帶著他,真的如果天上的星星能摘下來都恨不得摘個星星⭐️給他,而且我爸媽常對我說,他們現在最擔心就家裡那個寶貝。我的天啊!現在小傢伙也長大讀書了,我爸媽每天都是關愛電話,每次都問“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夠衣服”真是印證了那句,爺爺奶奶覺得你沒吃飽、沒穿夠衣服!也時常說我平時教育別那麼嚴厲,別嚇著他(球球一直都是嚴父的角色),每次帶他回老家看看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在我們還在回家路上就已經把雞殺好了,因為他們知道小寶最愛喝雞湯!我也時常對小寶說,一定要疼愛爺爺奶奶,不要總是爺爺奶奶打電話給你,你自己也要主動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因為這是對爺爺奶奶感恩的態度!我們要做個懂得感恩的人!不是所有對你的好都是理所當然的!
最後球球個人認為隔輩親不管多親,都沒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