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可以叫我薛

    按注意力分析:孩子不哭也就沒有吸引家長到的注意力,他們會以為現在的他過得很好。

    按妥協原則分析:孩子不哭,沒有給家長制造壓力,家長也就沒有妥協的必要,自然不會給。

    按補償性質分析:孩子哭了,家長會想起或者以為什麼地方虧欠了孩子,自然要補償一下。

    生活中其他延伸出來的例子也大都是這個道理。大到政府的各型別補助,小到家庭成員的各種資源分配,都是按照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情況來確定的!

  • 2 # 翰寶媽育兒曉說

    這個話這麼說是對一些育兒現象的總結。

    我給你舉一下身邊孩子的故事。

    之前有個小朋友來我家找我兒子玩,剛開始兩個孩子玩的可投機了,配合的也特別好,一起說說笑笑,互相配合,可是那時他們都不到四歲。

    一個小時後,兩人開始發生爭執,為了誰玩遙控汽車開始搶奪。小朋友這時看到大人們來干預,立馬大哭。我家老人覺得不好意思,就說我兒子,把玩具讓給客人。

    孩子還真這麼做了。後來又玩了一會,兩人又開始了掙脫其他玩具,這次先哭的反而是我兒子,我看到這一幕,和兩個孩子說,你們剪刀石頭布吧,誰贏了誰先玩吧。

    每個人玩兩分鐘,要互換。

    等小朋友走了,我把兒子叫到身邊,告訴他,不要用哭的方式來處理爭執,學會建立規則,第一次小朋友用哭來博取同情,那種做法不對,不要學。

    對於小朋友的做法,我兒子後來的模仿,都是出於孩子覺得會哭的有糖吃。

    而這個意識不是他們憑空自己想的,而且家長們成就的。因為家長處理孩子哭鬧的方式不對,讓他認為提要求時,只要大哭大鬧,家長就會照顧他,答應他。

    長此以往,孩子就用哭來解決問題。

    如果不告訴孩子這樣是不正確的。那麼就會出現下面的情況。

    同學的孩子,是一個女孩,六歲了,上小學了,可是她回家和爸媽說,學校沒人喜歡和她玩,老師也不喜歡她。

    就連自己的家人也對她感到有些煩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每次她想掙第一,而掙不到時,就會大哭。

    可是在家,有人讓,在學校,有人讓嗎?

    孩子的性格是受環境影響的。

    如果你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千萬要知道這句俗語害人不淺。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

    這根本還是大人解決問題的錯誤方式造成的,而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看你怎麼塗了。

    而且孩子很會效仿,一次成功,時間長了,成了習慣。

    作為家長,這句話,提醒自己,如何正確育兒。

    遇到孩子無理要求,大哭大鬧,我們到底要如何對待?正確的處理方式到底如何。根據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孩子,父母們要多開動腦筋。

    需要交給孩子的是,接受情緒,如何處理情緒,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麼,讓孩子明白,哭不能解決問題。

    成人的世界裡,很多人喜歡同情弱者,就出現了對這句話的另一個理解。如圖

    不知道,看到文章的你,是怎麼理解愛哭的孩子有糖吃的?

  • 3 # 成雲社初心

    哭可以刺痛父母的焦慮。

    這個焦慮的邏輯是:孩子哭,是因為父母沒照顧好孩子,父母的照顧水平差。

    尤其是被外人聽到,對父母來說會是件很沒面子的事。

    一般人都害怕丟“面子”,就會想一切辦法讓孩子“止哭”。

    止哭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吼叫威脅孩子,一種就是題主說的“給糖吃”。

    孩子很聰明,很快就會學會用“哭”的方式控制家長。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 4 # 務本立

    為什麼愛哭的孩子有糖吃?這要問我們自己都做了些什麼,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艱苦歲月

    記得我小的時候,姐妹七個,就我一個男丁,在60-70年代的農村家庭,我也不知道父母有沒有條件寵我,不管是逢年還是過節,有什麼好的吃的用的都好像是我的,稍有不慎我就撒嬌賣萌的想據為己有,甚至連我姐姐的都是我的,有時霸道的欺壓妹妹。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感覺自己有點過份,兄弟姐妹的感情都置之腦後,怎麼行了。誰的父母不寵孩子,艱苦歲月的父母,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怎麼揣摩孩子心聲,我也就因此恃寵而驕了,潛意識裡總覺得“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殷實時代

    艱苦歲月我們的父母沒有多少經驗,殷實時代有過父母體驗的人,對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也略知一二,誰都知道“愛哭的孩子有糖吃”。記得我孩子的孩子,僅僅2周多大的孩子,特別喜歡“小豬佩琦”玩偶,身影不離地隨著她吃睡在一起,你試著用曾經她喜歡的玩偶替換,好讓她吃好喝好睡好,沒等你稍動一點念想,就被她察覺,哭著鬧著喊著“媽媽,我要佩琦,我要佩琦,我要佩琦……”,我說:“吃過飯,你媽就給……”,我孩子說:“她孩子慣用的伎倆假哭一會,你不理她,一會兒就好啦!”。這時我見小孩子的目光斜著瞄你,哭一會兒,停下看你怎麼個情況,不給繼續哭,你怕她哭得稀里嘩啦的傷及無辜的樣子,給她小豬佩琦玩偶吧,這個時候,她就樂呵呵地說:“謝謝”。

    接下來的日子裡“故伎重演”了多次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小孩的“套路”溝深的,冷不丁的我們大人都急著哄著寵著孩子,覺得過度緊張氣氛,傷及無辜的孩子。綜前述,“愛哭的孩子有糖吃”成為孩子們的法寶,我們要設法改變,不能“銜著怕化了,張口怕掉了”的聽之任之地寵著孩子,這樣我們真的傷及無辜的孩子,甚至會落下個日後的生活中的習慣了。

    工作中,你有沒有察覺到這樣一些現象—— 那些無所作為卻懂得大聲叫嚷的人,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待遇;而那些認真做事默默無聞的人,反而得不到重用。這個是不是類似於“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無疑是一個極其扭曲人性的現象,確實是管理者綜合素質的問題。

    家庭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察覺到這樣一句真情實意的話,“會撒嬌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多的幸福”,身邊肯定有人寵著讓著自己喜歡的人,我覺得這女人命好,不要太過了,適可而止也好可愛哦!

  • 5 # 姜楠美食

    為什麼愛哭的孩子有糖吃?

    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是片面的,孩子都喜歡吃糖,因為糖是甜的,小孩子都喜歡,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愛哭的。

    小孩子出生本不是總哭哭的,而是在沒有安全感,缺少幸福感,受到傷害等時候會哭的,我家寶寶從小就不怎麼愛哭,今天早晨在和我遊戲的時候不小心頭部撞到了我的指甲,瞬間就脫皮見紅,明顯能看到血跡,就是沒有流出來,他很堅強的告訴我,媽媽,沒有事,不是故意的,我不疼,我不哭。瞬間我心裡不好受,卻又很欣慰,孩子才兩歲半就開始懂事了。

    每次我帶孩子去超市他都會告訴我,媽媽我少吃糖,要不牙疼,他自己也喜歡吃糖,他能控制自己不吃,偶爾吃一塊冰糖,甚至吃一個棒棒糖都是問媽媽,我吃糖不會牙疼吧,我不吃太多。

    所以所並不是愛哭的孩子都喜歡吃糖,不管哭與不哭的孩子都一樣喜歡吃甜食,喜歡吃糖的。

  • 6 # 養育智慧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這是一句老話,老話總有他的道理。愛哭從廣義上講就是喜歡鬧人,無論是什麼原因孩子的哭鬧行為總會讓家長們緊張,煩躁和不知所措,家長們都喜歡乖巧,安靜,聽話,不給自己添麻煩的寶貝。特別是當我們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裡多麼希望看到寶貝開心快樂的笑臉。

    “有糖吃”是指孩子得到的好處,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學家,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想得到某樣好處,用什麼方法最管用,“哭”是孩子最直接的情緒宣洩和最有用的法寶。哭可以迅速得到家長的關注,併成功達到寶貝的目的。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愛哭的孩子也是高情商的寶貝,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家長成長的過程。能收穫滿滿的幸福。

  • 7 # 隱士申子源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

    愛折騰的年輕人去創業,

    基本說的是一個意思。

    但是,小孩要長大,要明白,

    如果一輩子都用哭鬧,或者欺詐,甚至坑蒙拐騙換取的利益是不長久的,

    想吃糖,不如和大人達成協議,

    比如做家務,做好作業,希望得到家長的將領之類。

    當然很多王八蛋家長,

    寧可給哭鬧的小孩糖吃,

    也不肯好好重視小孩子懂事的行為。

    我見過這樣的小孩,堅持了足足一年,各種懂事的行為,

    到年底,一個十塊錢紅包都要不了。

    不是家長給不了,而是美名其曰,怕小孩錢多了,養成奢侈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家做一碗銷魂的廣式蘿蔔燜牛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