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中有很多癌症患者,姑姑是乳腺癌、大伯是胃癌、爺爺是腸癌
6
回覆列表
  • 1 # 杜空

    癌症------不會遺傳下一代的!

    敬請絕對放心!

    只能說有癌症家族史的,下幾代,罹患癌症的概念,比沒有癌症家族史的,要高几倍!

    所以說,建議有癌症家族史的,所有家庭成員,要有健康體檢意識,定期做癌症方面的醫療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2 #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對於大部分患者都是談癌色變,其實癌症不管是對於患者本人還是對於整個家庭都是非常沉重的一件事情。

    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癌症具有家族易感性,也就是如果你存在癌症易感基因,更容易得癌症。

    對於醫學常識缺乏的患者,認為自己有了癌症基因就一定會得癌症,自己的家族有人得了癌症,自己就一定會的癌症,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看法。

    癌症是不會遺傳的,但是癌症基因一定是存在的。可以很明確的給大家說,目前臨床上常見的肺癌,胃癌,食管癌都是具有易感基因的。

    其實,癌症的發病是包括基因和環境在內的兩大因素影響的。

    根據過去小眼睛醫生閱讀文獻了解到的,其實環境因素在整個癌症的發病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些環境因素包括日常飲食,居住環境,日常情緒在內,也包括一些疾病在內,都是外界環境因素。

    基因是每個人都決定不了的事情,但是每個人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抵制環境從自己做起。

    保持樂觀的心情非常重要,鬱鬱寡歡,憂心忡忡都能夠導致癌症,大家需要切記。

    遠離二手菸,不食用發黴的食物,都是避免癌症的關鍵。

  • 3 # 急診猴子

    惡性腫瘤(癌症)對人類的威脅日益突出,已經成為當前威脅健康的頭號殺手。通常情況下,惡性腫瘤以散發為主,但是有些家族中出現幾代人相繼被發現患有腫瘤,讓人們不寒而慄。

    那麼腫瘤到底會不會遺傳呢?實際上,研究人員已經對腫瘤遺傳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我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總結。

    惡性腫瘤的發病機制

    機體內在因素(遺傳、內分泌、免疫等)與外界因素(化學、物理、生物等)聯合作用下,基因發生癌變。癌變的細胞改變原有的結構形態,異常分化,迅速增生,難以凋亡,在癌變部位形成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破壞正常組織與器官,晚期出現遠處轉移。

    惡性腫瘤的遺傳易感性

    患有癌症的患者,其子孫後代從該患者遺傳了癌症易感基因,導致其子孫後代發生這種癌症的可能性較普通人要高,這就是腫瘤的遺傳易感性。

    以中國農村最常見的肺癌為例。

    研究表明吸菸、空氣汙染、職業致癌因子等是引起癌變的關鍵外界因素。儘管如此,並非所有暴露於這些因素的人都發生肺癌,而是有明顯的個體差異。

    以G家族好發腫瘤的現象為例。

    G家族是由美國密歇根大學的 Warthin 教授在偶然間發現的一個腫瘤家族,從1856年至2002年,約一個半世紀,G家族七代人、929名後代,共發現了115名腫瘤患者,發病率遠遠超出一般人群。

    透過上面兩個例子,我們清楚了腫瘤發生與否,還與個體自身的遺傳易感性有關——即使暴露於相似的外界致癌因素下,不同遺傳背景的個體發生腫瘤的風險有很大不同。現在研究已經明確的有:相當數量的結腸息肉病、乳癌、胃癌等病人有家族史。所以建議提問的這名先生/女士,定期體檢,防微杜漸,如乳腺鉬靶、胃鏡、腸鏡等。

  • 4 # 碧野56

    我認為會遺傳。我父母都是肺癌去世的,去年我也查出肺癌,現正在化療。更可怕的是,我一個同學的姑姑,生有7個子女,姑姑患癌去世,四個孩子也患癌,其中三個去世,一個已是晚期。想來令人恐怖。希望我們的醫學科學家能儘早攻克這一難關,造福人類。我們這些癌患者在九泉之下也會感謝您們!但願讓所有的病患讓我們承受,祈禱我們的下一代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從此遠離癌魔。

  • 5 # 降酸聯盟

    癌症不會遺傳,但家族有患癌症的風險會增大。關於癌症高發,很多人認為是環境汙染和食品不安全造成的,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其實我們都被忽悠了。美國的環境很好,吃的也很安全,但美國的癌症發病率比中國高了70%。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統計顯示,2015年新增癌症429.16為例,30年增長了465倍。2017中國癌症報告中,全球癌症發病率最高是北美315/10萬人,西歐298/10萬人,北歐277/10萬人,中國所處的東亞186/10萬人。美國的癌症發病率比中國高70%,如果中國每年再增加300萬例癌症患者,就跟美國的發病率一樣多了。

    實際上癌症不主要是遺傳,30年增長465倍,哪有這種爆炸式遺傳的。主要原因也不是環境汙染和食品不安全造成的。

    有個事件可能給我們一些啟示。西方人幾乎不吃動物內臟,就把動物內臟脫水後製成粉末,然後新增到牛的飼料裡,最終導致了“瘋牛病”的發生。為什麼會導致“瘋牛病”呢?因為牛在數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進化過程中吃的是草,所以就不可能對肉類產生適應性,人們讓牛吃肉導致代謝紊亂是必然結果。我們現代人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人類以採集型的食譜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採集的食譜如:水果類、堅果類、綠葉類、根莖類這些食物代謝後產鹼,屬鹼性食物。現代食譜以種植和養殖的肉類、穀物類為主,肉類、穀物(大米、饅頭、麵條)代謝後產酸,屬酸性食物。人類誕生以來喝天然鹼性水。現在很多人選擇純淨水、飲料、白酒、啤酒(純淨水PH值6.0左右,碳酸飲料PH值4.5左右,白酒、啤酒PH值4.0以下)。現代人的飲食與進化數百萬年的飲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採集型的食譜是低蛋白、低脂肪代謝後產鹼的食物,現代種植和養殖的食物是高蛋白、高脂肪代謝後產酸的食物。現代人吃的酸、喝的也酸。飲食的改變導致代謝紊亂風險越來越大。人體每天10萬億次以上的基因複製重組,代謝紊亂勢必造成基因突變的風險增大。其實遺傳與飲食的改變相比,風險更大的是飲食,病從口入。

    幾十年的實驗證明,美華人不適應現代酸性為主的飲食,華人以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其實全人類都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因為人類是吃採集型的鹼性食品進化過來的,就不可能對酸性為主的飲食產生適應性。癌症會遺傳,但飲食的風險更大。

  • 6 # 春之聲1953

    癌症肯定會遺傳的,但不是所有癌症會遺傳。我們的家鄉有一戶人家,在上世紀60年代時,這人家的父母先後都因胃癌而去世。後來,他們的四個兒子都長大成人併成家立業之後,其年齡都在天命、花甲之時,先後也患上了胃癌。雖經積極治療,但不幸的是,弟兄四個都先後去世了。所以說,部分癌症是會遺傳的。

  • 7 # 腫瘤專科醫生

    首先明確地回答,癌症不會直接遺傳,也就是說,癌症不會從患癌症的父母或其他跟你有血緣關係的上一輩人身上直接遺傳給你,他們得了癌症,不等於你肯定會“遺傳”到癌症。

    但不可否認,部分癌症具有遺傳傾向,或者說遺傳易感性。這個怎麼理解呢?

    其實就是說,某些癌症,比如乳腺癌,它的發病和某種遺傳基因有關,子女可能從患癌的父母或其他上輩人中遺傳這種基因,從而在將來會有其他人更高的患癌風險。記住:這只是傾向,只是風險,不是說子女肯定會患乳腺癌。另外,也並不是說,所有乳腺癌都具有這種遺傳傾向,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實大多數人的乳腺癌並不具有這種遺傳傾向,一個七八十歲患乳腺癌的人,一般是不考慮遺傳相關的,通常年輕女性患乳腺癌,要更多地考慮可能具有遺傳易感的可能。乳腺癌是這樣,其他諸如卵巢癌,結直腸癌等也是這樣。到底是不是遺傳相關,這個得綜合臨床判斷,並結合基因檢測來進行判斷。

    比如這個提問的描述:家中有很多癌症患者,姑姑是乳腺癌、大伯是胃癌、爺爺是腸癌。你看,家裡有這麼多的癌症患者,而且都是有血緣關係的人患癌,這個確實要高度懷疑遺傳相關的可能,作為下一代,可能具有更高的患癌風險,但也不能想當然。如果患癌年齡時的年紀都很大,其實未必就一定是遺傳相關,也可能是這家庭一直以來有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比如,都長期吸菸或二手菸,都特別嗜食鹹食等等。當然,一個家庭多個有血緣關係的成員同時或先後患癌,首先還是要考慮遺傳相關的可能,建議進行遺傳相關諮詢,視情況進行相關的基因檢測以明確,以便指導採取必要的措施,更好地防癌和篩查,降低下一代將來患癌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