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ERO一
-
2 # 九維空間
進化論受到的最大挑戰是對普通人對進化論的誤解。進化論在科學上並沒有受到任何挑戰,相反,在達爾文之後的一百多年以來,物理學、化學和生命科學的新發現都在為給進化論提供一個接一個有力的證據。
那麼普通人對進化論的誤解主要體現在“進化”兩個字上。實際上進化論這個叫法並不合適,應該翻譯成“演化論”,英文原詞evolution,只代表了演化的意思。演化本身是沒方向的,根本原因是DNA上基因的隨機突變,分子物理學上就是A、G、C、T四種鹼基分子的排列順序發生了變化,而這種隨機突變正是量子力學的測量隨機性引起的,比如一個來自宇宙射線的或者核彈的高能粒子正好轟擊在了一個正在複製的DNA上,波函式塌縮在某個鹼基分子上,就讓這個分子獲得了能量而飛出了DNA,這樣DNA複製就產生了錯誤。一個化學性質很強的自由基也會起到這個效果。
有了“隨機突變”之後,再加上“自然選擇”,才構成完整的演化過程。自然選擇讓隨機演化出的大量物種去競爭,適應環境的活下來,不適應的就滅亡,即所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我們看到的“進化”實際上就是隨機演化出的物種越來越智慧的一條路而已,還有的演化路徑裡物種可能始終沒智慧,甚至越來越不智慧。
如圖,演化過程就像一棵樹,從樹幹隨機演化到各個樹枝,樹枝之間經歷自然選擇,適合環境的留著,不適合的被砍。我們人類恰好只是在那根最智慧的樹枝上而已。
所謂的達爾文進化論,就算沒有證據推翻它,但幾個漏洞也足以使它破產!!
1、物種取決於基因,但基因根本不進化,不同個體的遺傳密碼會有差異,但差異絕對不會超出物種的範圍,老虎的後代永遠是老虎,生不出獅子來,儘管它們都是貓科。雖說人類和黑猩猩基因很像,據說相似百分之九十九,但就是那百分之一是絕對不可能逾越的物種界限。
2、自然“進化”的東西其實是偶爾“岔種”的異類(比如兩頭蛇),百年不遇,而且大多是生命力極其脆弱的,屬於殘次品。現實不會“進化”出哥斯拉那麼完美的異類。更:百年不遇的異類少,異類裡能繁衍後代的更少,連人工有意識培育的騾子現今都下不出小騾子來!更何況自然界中偶爾的機率。
3、能繁衍後代的“異類”(進化者)必須在同時、同地出現相當數量(且必須有雄有雌)才有可能繁衍後代,也就是說,一隻偶爾進化成長脖子的公鹿,必須在其有生之年,找到一隻和它進化成相同程度的母鹿才能進行“進化”,為保證後代不會因基因突變變成“夭壽亡”,還要在同時、同地出現相當數量的“進化異類”以作為繁衍替補才有可能“實驗”出長頸鹿,而同時、同地出現相當數量的異類機率幾乎是0。
4、進化過程中“中間”物種的化石几乎是空白,別告訴我“北京人”是人,那根本就是滅亡的猿類!且沒有什麼能證明“北京人”創造過什麼符合人類智商的文明。有誰見過半長鼻子象的化石?或者半長脖子長頸鹿的化石?或者三葉蟲進化成魚的中間環節化石?進化論理論上動物是層層進化的,那物種斷層的化石應該滿世界都是才對。偏偏化石就是沒有中間環節的!化石就是顯現物種之間是獨立的、不相干的!對進化論而言就是斷層的!難不成我們相信假說的進化論而忽視掉看得見摸得著的化石?
5、再有,早期生物(如恐龍)與現代生物其實是沒關係的。因為地球經歷過幾次冰川滅世,冰川滅世,除了少數植物,動物基本滅絕,這就大大縮短了每次“進化”的週期。而每次滅世之後,用進化論+機率換算來說,出現新生物必然應該是若干億年後的事情,地球應該死寂個幾億年才對:新生物出現不滅亡就得是個奇蹟(因為沒食物),進化出新種族又得若干億年,佈滿世界又得若干年,以上還只是說一個極好運氣的物種,再出現一個由無到有的物種又要以上的過程。但現實是,一大批新生物(成千上萬種)在大地復甦之後,在極短的時間內,奇蹟般的“突然一起出現”了——化石為證!
6、如果進化論是真的,又是層層進化的,那世間物種應該沒有一個是固定的。物種和物種之間應該非常模糊,滿世界都是似是而非的東西。我們應該就像看到從蝌蚪成長到青蛙的不同形態一樣,身邊的人充滿從猴子“進化”到人的各種形狀:很象猴子的,有點象猴子的;很像人的,有點象人的,因為進化是偶然的,不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進化,會有人進化得快點,有些人進化得還差點火候,當年希特勒就是這樣子想的。
怎麼可能六十億人類,齊刷刷地一起進化完了,一個長尾巴、像猴子的也沒有,且一個繼續往下進化的也沒有,誰,掌控著人類進化?
7、相同物種“進化”的趨同性,不可思義,因為它們處不同環境,按環境改變物種的理論講,赤道所有物種應該都差不多,北極所有物種也應該都差不多,環境決定一切。但恰恰相反,赤道的一條狗一定像北極的狗,而不是像赤道的猴子。人類今天遍佈世界,按說受環境影響,民族之間生理上應該有大差異吧?但所有種族的人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直立行走,即使在不同環境體徵也大致相同,只有膚色不同而已,且這個膚色不同也與環境無關係:白人曾經把熱帶的黑人趕到溫帶做奴隸,沒經過血統融合的黑人幾百年還是黑人,根本不會因為到了溫帶而自己進化成白面板,這絕對與環境改變物種相孛。
8、進化論認為物種是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需要多少就進化多少,各取所需。但人類的大腦卻是特例,窮世人一生所學,大腦也用不了百分之一;人就是活一千歲,當學者,大腦也用不掉十分之一。而且人的大腦,終生只活動一半,另半個是怎麼回事?不是用多少進化多少嗎?那半個大腦即不是人類需要的,也不是人類渴求的,人類根本用不到它,它怎麼會憑空出現,沒經過任何鍛鍊,就“進化”地那麼發達?而且人類從來不用的這半個大腦,千百代以來居然一點“退化”的跡象都沒有,與另半邊相同好使,進化論如何解釋呢?
9、進化論認為,動物之所以籍進化改變,是因為環境的變化不適應它們生存,所以,它們本能地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且不說動物們是不是孫猴子,想怎麼變就怎麼變。事實是,遷徙才是動物的本能呢!物種如果一旦不適應環境,它們第一本能是遷徙,沒有一個會待在原處受罪,去等待自己“進化”,從而適應環境。
再有進化論者雲:某些動物進化是被迫的,是發生了天災,地質突變!它們來不及遷徙,被困於死地,只好進化求存!如海豚、鯨等等。——這種說法更是惘顧科學的天方夜潭,合著進化就不吃東西了怎的?動物一旦被突然改變環境,無法生活,結局一定是滅亡!氧氣沒了,空間沒了、食物沒了、水沒了,能維持生存的都沒了,穩死的,活都活不下去了,還怎麼進化?
舉個例子,三峽大壩,從建造到截流用了數年時間,比天災突變來得慢多了,魚類賴以生存的水還在,只是水位變了,但只是這個變化,白鰭豚和中華鱘就立刻絕種了,連遷徙都來不及,它們進化了嗎?白鰭豚可是生物的活化石啊!生存力尚且如此脆弱!活物又怎麼可能在更厲害的天災突變中不但不死,反而變成另一個物種活下去,更繁衍下去呢?!
科學的態度,是實事求是,進化論到今天都無法對物種起源給出任何令人信服的解釋,相反,隨著科學的進步,其理論也愈來愈顯現出荒謬。今天,仍堅信自己的祖宗是猴子的,倘不是出自無知或懶得思考,就只能說是“迷信”了。
世間萬物,都受一超然意志支配——即規律,生老病死,誰也逃不了避不開,但規律,卻不是屬物質的,物質世界受非物質所主宰,如何用唯物解釋呢?宇宙無比浩瀚,倘按唯物世界觀的偶然形成,內裡星辰該是無序多於有序,偏偏整個宇宙的星座排列比我們的電腦程式還精密——各有其軌道執行,且萬古不變,週而復始,這個現象能用偶然的唯物觀解釋嗎?偶然、偶然、偶然,全是偶然的背後則一定有一個必然!但如果承認必然,那這個“必然”又是什麼呢?唯物論管這個“必然”叫什麼呢?他們承認過這個“必然”嗎?所以這個世界的奇妙與生命的精密規律讓我不得不相信背後有一個全知全能的造物主,我們管他叫“上帝”!
只有極少數國家才會把進化論當做真理來看待,嚴格的來說進化論分為微進化和廣進化兩類,而微進化是可以被科學所證實的,但是廣進化卻只是由此而發的推論而已,稱不上科學,也可以說算一種信仰,只是無神論者用來解釋人類起源的一種不得已的方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