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初,從後印象主義裂變出立體主義和表現主義以來,20世紀前半個世紀的現代藝術儘管流派甚多,但大都可歸之為抽象藝術。然而從50年代開始,作為抽象藝術的一種特異反映,出現了波普藝術(有人譯作“流行藝術”,不準確),到60年代終於由新達達主義發展成波普運動,從此風靡世界至今。
波普派的藝術家們認為,抽象主義把藝術帶進主觀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境地,使藝術與生活環境脫離:戰後的抽象表現主義逃避城市文明的壓力,對機械化的、非人性的消費文明採取否定態度。他們要反其道而行之,要面對“生活”,面對機械文明,面對消費文明,他們主張藝術家把所看、所知的生活環境,以大家熟悉的形象表達出來。
波普藝術是具象的。波普藝術的出現標誌著西方現代派走向自我否定的階段,開始失去早期的鋒芒,從抽象轉向具象。波普派和機器文明有不解的緣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現代科技革命的產物。機器文明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要能製造成本低的產品才能滿足大眾的需要。由於大量生產,這些產品是劃一化、規格化的,它們的推銷必須藉助於大眾傳播工具(電視、報紙、印刷品)的力量,才能在社會中產生影響。在西方世界,這種廣告的手法必須是新奇的、活潑的,富有性感的,能夠刺激觀眾、讀者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消費慾望。在西方,一切事物如打字機、吸塵器、電話、電視等,都成為大眾使用的工具。波普藝術從這些現象中得到啟發,把大眾化、成本低、大量生產、普遍流行的物品,以及新發明的、俊俏的、性感的、大企業化的傳播影像作為題目。他們宣稱在任何物體中,甚至在街頭的廢物中,都可以發現藝術的價值。波普派畫家羅伯特·勞申格說:“我感到很遺憾,有人認為肥皂盒、鏡子、可口可樂瓶是醜的,因為他們整天為這些物體所包圍,認為製作這些物體造成了他們的不幸。”波普派認為,從美學觀點看世界上沒有“貧窮的物體”,一切物體都是美的。
波普藝術同抽象藝術拒絕感知和描繪現象相反,利用大量的現成物(都是世俗生活中的常用物,如破汽車、褪色的照片、海報、破包裝箱、破鞋、舊輪胎、舊發動機、澡盆、木桶、罐頭盒、破布等),透過拼貼、撒潑顏料、弄成模型、奇怪的組合等手法,努力使其作品鮮豔、醒目,既像廣告又像實物陳列。波普藝術的口號是:“藝術是藝術,生活是生活!”意思是,以往的任何藝術都不能表現真正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因為“藝術與生活實在是兩回事”。所以,要真正“表現”生活,就必須與過去所有藝術手段(包括20世紀以來新達達主義之前的所有現代派)決裂。這樣,波普藝術就從另一個極端(作為抽象的對立面)走向反藝術。它透過組織一定的日常生活環境(如把廢品弄進畫廊,把包裝紙釘在展覽館雪白的牆上,把舊報紙和海報殘片拼貼在金屬畫框裡,把日常生活中各種噪音錄成磁帶,便號稱音樂作品),賦予日常物品以藝術品的特徵,使現實直接進入藝術。波普藝術的理論家們宣稱,每種物品在一定情況下都能變成藝術品。他們認為,物品離開其原先的使用情境進入一種新的組合和相互聯絡之中就會失去原有的意義而獲得藝術特徵。他們的理論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確,為什麼造型優美的日用器具(如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當作藝術品欣賞,而廢品僅僅因為其醜陋破舊就不能在一定條件下直接轉化為藝術品呢?藝術史並沒有告訴我們只有引起美感的東西才能成為審美物件,而是告訴我們只要引起感性的東西就可以成為審美物件。
自20世紀初,從後印象主義裂變出立體主義和表現主義以來,20世紀前半個世紀的現代藝術儘管流派甚多,但大都可歸之為抽象藝術。然而從50年代開始,作為抽象藝術的一種特異反映,出現了波普藝術(有人譯作“流行藝術”,不準確),到60年代終於由新達達主義發展成波普運動,從此風靡世界至今。
波普派的藝術家們認為,抽象主義把藝術帶進主觀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境地,使藝術與生活環境脫離:戰後的抽象表現主義逃避城市文明的壓力,對機械化的、非人性的消費文明採取否定態度。他們要反其道而行之,要面對“生活”,面對機械文明,面對消費文明,他們主張藝術家把所看、所知的生活環境,以大家熟悉的形象表達出來。
波普藝術是具象的。波普藝術的出現標誌著西方現代派走向自我否定的階段,開始失去早期的鋒芒,從抽象轉向具象。波普派和機器文明有不解的緣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現代科技革命的產物。機器文明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要能製造成本低的產品才能滿足大眾的需要。由於大量生產,這些產品是劃一化、規格化的,它們的推銷必須藉助於大眾傳播工具(電視、報紙、印刷品)的力量,才能在社會中產生影響。在西方世界,這種廣告的手法必須是新奇的、活潑的,富有性感的,能夠刺激觀眾、讀者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消費慾望。在西方,一切事物如打字機、吸塵器、電話、電視等,都成為大眾使用的工具。波普藝術從這些現象中得到啟發,把大眾化、成本低、大量生產、普遍流行的物品,以及新發明的、俊俏的、性感的、大企業化的傳播影像作為題目。他們宣稱在任何物體中,甚至在街頭的廢物中,都可以發現藝術的價值。波普派畫家羅伯特·勞申格說:“我感到很遺憾,有人認為肥皂盒、鏡子、可口可樂瓶是醜的,因為他們整天為這些物體所包圍,認為製作這些物體造成了他們的不幸。”波普派認為,從美學觀點看世界上沒有“貧窮的物體”,一切物體都是美的。
波普藝術同抽象藝術拒絕感知和描繪現象相反,利用大量的現成物(都是世俗生活中的常用物,如破汽車、褪色的照片、海報、破包裝箱、破鞋、舊輪胎、舊發動機、澡盆、木桶、罐頭盒、破布等),透過拼貼、撒潑顏料、弄成模型、奇怪的組合等手法,努力使其作品鮮豔、醒目,既像廣告又像實物陳列。波普藝術的口號是:“藝術是藝術,生活是生活!”意思是,以往的任何藝術都不能表現真正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因為“藝術與生活實在是兩回事”。所以,要真正“表現”生活,就必須與過去所有藝術手段(包括20世紀以來新達達主義之前的所有現代派)決裂。這樣,波普藝術就從另一個極端(作為抽象的對立面)走向反藝術。它透過組織一定的日常生活環境(如把廢品弄進畫廊,把包裝紙釘在展覽館雪白的牆上,把舊報紙和海報殘片拼貼在金屬畫框裡,把日常生活中各種噪音錄成磁帶,便號稱音樂作品),賦予日常物品以藝術品的特徵,使現實直接進入藝術。波普藝術的理論家們宣稱,每種物品在一定情況下都能變成藝術品。他們認為,物品離開其原先的使用情境進入一種新的組合和相互聯絡之中就會失去原有的意義而獲得藝術特徵。他們的理論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確,為什麼造型優美的日用器具(如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當作藝術品欣賞,而廢品僅僅因為其醜陋破舊就不能在一定條件下直接轉化為藝術品呢?藝術史並沒有告訴我們只有引起美感的東西才能成為審美物件,而是告訴我們只要引起感性的東西就可以成為審美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