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於《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禮學家朱熹在集註中說,“蓋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也”。
意思是說,孔子到齊國,有一天聽到有人彈奏《韶》這首樂曲後,感覺美妙非凡,說,想不到音樂能到這樣美妙的地步。以至於每日都在沈浸於《韶》樂的美妙之中,三個月竟然吃肉都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了。
一是說明孔子對音樂的專注認真,二是說明孔子對音樂也頗有造詣。有記載說,當孔子同時聽到彈奏《韶》和《武》時評價說,韶樂已經到盡善盡美的地步了,而武樂止盡美而未見盡善。說明孔子對樂理解之深。
記得有句登堂入室的成語,就是出自孔子教授樂理時比喻。有一天子路在孔子的室內彈奏音樂,孔子見到後,就對子路說,你怎麼在我這裡彈奏呢。其它弟子聽到孔子的話,就以為是子路彈奏的不好,受到孔子的批評,並以此嘲笑子路。
孔子知道後,就對眾弟子說,那天我是說子路的彈奏已經可以在廳堂上彈奏,但還不可以入室彈奏。意思是子路已經彈的不錯,只是還需努力提高。後來就用登堂入室來形容人的學問高深廣博。
這個故事說明,孔子不僅音樂造詣很深,而且樂理是其教學的重要課程。同時,孔子也認為樂理也可以用來教化民眾,管理國家。在其思想理念中樂理與詩書同等重要,詩可以明理,而樂則可以清心。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禮學家朱熹在集註中說,“蓋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也”。
意思是說,孔子到齊國,有一天聽到有人彈奏《韶》這首樂曲後,感覺美妙非凡,說,想不到音樂能到這樣美妙的地步。以至於每日都在沈浸於《韶》樂的美妙之中,三個月竟然吃肉都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了。
一是說明孔子對音樂的專注認真,二是說明孔子對音樂也頗有造詣。有記載說,當孔子同時聽到彈奏《韶》和《武》時評價說,韶樂已經到盡善盡美的地步了,而武樂止盡美而未見盡善。說明孔子對樂理解之深。
記得有句登堂入室的成語,就是出自孔子教授樂理時比喻。有一天子路在孔子的室內彈奏音樂,孔子見到後,就對子路說,你怎麼在我這裡彈奏呢。其它弟子聽到孔子的話,就以為是子路彈奏的不好,受到孔子的批評,並以此嘲笑子路。
孔子知道後,就對眾弟子說,那天我是說子路的彈奏已經可以在廳堂上彈奏,但還不可以入室彈奏。意思是子路已經彈的不錯,只是還需努力提高。後來就用登堂入室來形容人的學問高深廣博。
這個故事說明,孔子不僅音樂造詣很深,而且樂理是其教學的重要課程。同時,孔子也認為樂理也可以用來教化民眾,管理國家。在其思想理念中樂理與詩書同等重要,詩可以明理,而樂則可以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