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太祖神聖文武皇帝段思平。 年號文德、神武,公元937年至公元944年。公元937年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
02 文經皇帝段思英。年號文經,公元944年至公元945年。皇叔段思胄爭位,被廢帝為僧,法號宏修大師。
03 太宗慈武皇帝(文武皇帝)段思胄(良)。 年號至治,公元945年至公元951年。
04 廣慈皇帝段思聰。年號明德、廣德、順德,公元951年至公元968年。
05 應道皇帝段素順。年號明正,公元969年至公元985年。
06 昭明皇帝段素英。年號廣明、明治、明統、明聖、明德、明應,公元986年至公元1009年。
07 宣肅皇帝段素廉。年號明啟、乾興,公元1010年至公元1022年。
08 秉義皇帝段素隆。年號明通,公元1022年至公元1026年。
09 聖德皇帝段素貞。年號正治,公元1026年至公元1041年。
10 天明皇帝(煬皇帝)段素興。 年號聖明、天明,公元1041年至公元1044年。因荒淫背廢,立太子曾孫段智思之子段思廉為帝。
11 興宗孝德皇帝段思廉。年號保安、正安、正德、保德、明侯,公元1044年至公元1074年。
12 上德皇帝段廉義。年號上德、廣安,公元1075年至公元1080年。段思平傳12世至段廉義時,權臣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殺廉義自立為廣安皇帝,年號德安。 4個月之後,善闡(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為王。
13 上明皇帝段壽輝。年號上明,公元1080年至公元1081年。段壽輝在宋神宗庚申元豊三年(1080年)即位,該年因日月交晦,星辰晝見,段壽輝認為天變,遂禪位於思廉之孫段正明。
14 保定皇帝段正明。年號保立、建安、天佑,公元1081年至公元1094年。段正明是北宋年間雲南大理國皇帝,祖父為大理興宗段思廉。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時,高智升與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壽輝退位出家,接著便擁立段正明繼位。十三年以後的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一直以來都在專權的高升泰廢段正明,自立為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後大理國
15 中宗文安皇帝段正淳。年號天授、開明、天政、文安,公元1096年至公元1108年。段正淳(生卒年不詳),南詔大理國第十五任皇帝,是段正明之弟。段正明被高升泰篡位,稱富有聖表正德皇帝,年號上治,高升泰於三年後(1096年)病卒,臨死前要其子高泰明將政權還給段氏,於是段正淳便被拱上皇位。由於段氏政權中斷過,故從段正淳起的大理國稱為後大理國。段正淳雖然是後大理國的皇帝,接受高氏歸還的政權,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勢力,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門,最後在1108年時讓位給其子段和譽,出家為僧。死後諡號為文安帝,廟號中宗。
16 憲宗宣仁皇帝段正嚴(和譽)。年號日新、文治、永嘉、保天、廣應,公元1108年至公元1147年。北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7年),段正嚴接替其父段正淳為大理國(實際上是權臣高升泰篡權之後的大理國)第16代皇帝,直至南宋高宗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年)禪位為僧,在位長達39年,是後理國諸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段譽是個有所作為的君主,他明白與宋朝建立友好關係是立國之本。儘管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由於宋太祖的"不暇遠略"的方針而有所疏離,然而大理國仍然一直向宋朝稱臣。段譽特別重視加強與宋朝的聯絡 ,入貢大理馬、麝香、牛黃、細氈等土特產,還派幻戲樂人(魔術師)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禮遇,冊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等。
17 景宗正康皇帝段正興(易長)。年號永貞、大寶、龍興、盛明、建德,公元1147年至公元1171年。
18 宣宗功極皇帝段智興。年號利貞、盛德、嘉會、元亨、安定、亨時,公元1172年至公元1200年。
19 英宗亨天皇帝段智廉。年號亨時、鳳歷、元壽,公元1200年至公元1204年。
20 神宗永惠皇帝段智祥。年號天開、天輔、天壽,公元1205年至公元1238年。 21 孝義皇帝段祥興。 年號道隆,公元1239年至公元1251年。
22 武安皇帝天定賢王段興智。年號道隆、利正、興正、天定,公元1251年至公元1254年。段興智是後大理國的最後一任君主天定賢王,元世祖忽必烈滅大理國後成為大理總管。
01 太祖神聖文武皇帝段思平。 年號文德、神武,公元937年至公元944年。公元937年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
02 文經皇帝段思英。年號文經,公元944年至公元945年。皇叔段思胄爭位,被廢帝為僧,法號宏修大師。
03 太宗慈武皇帝(文武皇帝)段思胄(良)。 年號至治,公元945年至公元951年。
04 廣慈皇帝段思聰。年號明德、廣德、順德,公元951年至公元968年。
05 應道皇帝段素順。年號明正,公元969年至公元985年。
06 昭明皇帝段素英。年號廣明、明治、明統、明聖、明德、明應,公元986年至公元1009年。
07 宣肅皇帝段素廉。年號明啟、乾興,公元1010年至公元1022年。
08 秉義皇帝段素隆。年號明通,公元1022年至公元1026年。
09 聖德皇帝段素貞。年號正治,公元1026年至公元1041年。
10 天明皇帝(煬皇帝)段素興。 年號聖明、天明,公元1041年至公元1044年。因荒淫背廢,立太子曾孫段智思之子段思廉為帝。
11 興宗孝德皇帝段思廉。年號保安、正安、正德、保德、明侯,公元1044年至公元1074年。
12 上德皇帝段廉義。年號上德、廣安,公元1075年至公元1080年。段思平傳12世至段廉義時,權臣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殺廉義自立為廣安皇帝,年號德安。 4個月之後,善闡(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為王。
13 上明皇帝段壽輝。年號上明,公元1080年至公元1081年。段壽輝在宋神宗庚申元豊三年(1080年)即位,該年因日月交晦,星辰晝見,段壽輝認為天變,遂禪位於思廉之孫段正明。
14 保定皇帝段正明。年號保立、建安、天佑,公元1081年至公元1094年。段正明是北宋年間雲南大理國皇帝,祖父為大理興宗段思廉。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時,高智升與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壽輝退位出家,接著便擁立段正明繼位。十三年以後的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一直以來都在專權的高升泰廢段正明,自立為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後大理國
15 中宗文安皇帝段正淳。年號天授、開明、天政、文安,公元1096年至公元1108年。段正淳(生卒年不詳),南詔大理國第十五任皇帝,是段正明之弟。段正明被高升泰篡位,稱富有聖表正德皇帝,年號上治,高升泰於三年後(1096年)病卒,臨死前要其子高泰明將政權還給段氏,於是段正淳便被拱上皇位。由於段氏政權中斷過,故從段正淳起的大理國稱為後大理國。段正淳雖然是後大理國的皇帝,接受高氏歸還的政權,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勢力,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門,最後在1108年時讓位給其子段和譽,出家為僧。死後諡號為文安帝,廟號中宗。
16 憲宗宣仁皇帝段正嚴(和譽)。年號日新、文治、永嘉、保天、廣應,公元1108年至公元1147年。北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7年),段正嚴接替其父段正淳為大理國(實際上是權臣高升泰篡權之後的大理國)第16代皇帝,直至南宋高宗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年)禪位為僧,在位長達39年,是後理國諸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段譽是個有所作為的君主,他明白與宋朝建立友好關係是立國之本。儘管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由於宋太祖的"不暇遠略"的方針而有所疏離,然而大理國仍然一直向宋朝稱臣。段譽特別重視加強與宋朝的聯絡 ,入貢大理馬、麝香、牛黃、細氈等土特產,還派幻戲樂人(魔術師)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禮遇,冊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等。
17 景宗正康皇帝段正興(易長)。年號永貞、大寶、龍興、盛明、建德,公元1147年至公元1171年。
18 宣宗功極皇帝段智興。年號利貞、盛德、嘉會、元亨、安定、亨時,公元1172年至公元1200年。
19 英宗亨天皇帝段智廉。年號亨時、鳳歷、元壽,公元1200年至公元1204年。
20 神宗永惠皇帝段智祥。年號天開、天輔、天壽,公元1205年至公元1238年。 21 孝義皇帝段祥興。 年號道隆,公元1239年至公元1251年。
22 武安皇帝天定賢王段興智。年號道隆、利正、興正、天定,公元1251年至公元1254年。段興智是後大理國的最後一任君主天定賢王,元世祖忽必烈滅大理國後成為大理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