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是老爻啊
-
2 # 光學鏡頭
拍帶禪意的圖片。你這個要求說高也真的挺高的。說簡單也挺簡單。
多跑跑寺廟道院,古剎廟宇,那裡都是這樣的意境。
古語云,心中有佛,所見皆佛。拍圖片也是如此,心中有禪的意境,拍的照片也必然帶有這種意境。
心境決定意境。提高自心的禪意,就要多看一些有藝術修養的作品。不單單是攝影作品,甚至是繪畫作品,文學作品,看的多了,自然收穫滿滿。
生活中處處有意境。流水葬花可以是,焚香沏茶可以是,仙風道骨的老者可以是,翩翩起舞的舞者可以是。
留意生活細節,處處可拍出有禪意的照片來。
-
3 # 攝影家趙許生
一、文章總論述
禪意是佛教術語,具有空靈、悠然、清淨、簡潔、靜怡等境界。或風景不殊,或風情月意,或追風攝景,或禪世雕龍,或佛性禪心,禪意是一種意境。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花樹有世界,人生皆禪意”。唐代詩人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詩句:“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具有美學哲理的禪意思想。
坐亦禪,行亦禪,禪意之道。明代著名詩人何景明:《吹笙》的詩曰:“幽心與禪意,悽切轉關情”。這些“幽心的禪意”都包含了人生的哲理。
二、 如何才能拍攝出帶有禪意的攝影作品呢?
1、一花一世界,禪房花木深,荷花本身就象徵著空靈禪意,清新自然 禪意審美的意境。除了荷花之外,其他花卉透過簡潔的構圖,拍攝出極簡風格的作品,同樣具有禪意的攝影作品。
2、禪茶一味,茶室古樸;茶香四溢,蒸氣繚繞。平淡自然,禪意人生。光線自然,瞬間定格。
3、清心焚香,禪香裊繞,悠然空靈,芳香宜人。淨心禪悟,高遠境界。此時此景,與攝影交融,淨化人們的心靈,創作出幽邃深遠 攝影藝術作品。
-
4 # 小帥行攝天下
想要拍出帶有禪意的攝影作品自己,必須要有一定的佛學修養。至少自己需要喜歡寺廟,禪修之類的,你必須要接受和認可,才能去嘗試拍攝。否則再有禪意的意境和事物擺在你面前,你也無法察覺和捕捉。其次,個人認為有禪意的作品多是去繁留簡,引人沉思,給觀者帶來安寧和祥和的作品。所以色調,建議簡潔和稍微復古,不易太過亮麗繁雜。
-
5 # 逆光飛行四海為家
要想拍出禪意作品,可以從禪意國畫作品獲得靈感,禪畫是中國畫獨特、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其特點和特徵在於:禪畫筆簡意足,意境空闊,清脫純淨,在脫塵境界的簡遠筆墨開示中,體現了一種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觀簡約主義思想和卓而不群的禪境風骨。禪意攝影作品首先應具有空靈的意境,具有簡約風格,注重主題外的留白處理,給人視覺以清純感受。
-
6 # 3號分子
先說一下什麼才是有“禪意”的照片,我雖然不是佛教信徒,但是我認為,如果照片能傳達給我一種“寧靜”的感覺就是有“禪意”的照片。
那怎麼才能拍出給人以“寧靜”感覺的照片呢?這裡分享幾個原則和小技巧。
1.畫面簡潔
一張照片,如果想讓人覺得“寧靜”,首先畫面肯定不能有太多的內容,要極簡,越簡單越好。甚至為了體現那種寧靜,還可以借用中國山水畫的技法——留白。大量的留白,可以給人想象空間,就有“禪意”了。
2.長曝光拍攝流水或雲霧
大家看過很多電影電視和書籍,都有一種聯想,就是得道之人都是生活在水霧繚繞的地方,就是很“仙”。所以,採用長曝光拍攝高山流水,透過長曝光拉出來的霧氣和水汽,就可以營造這種很“仙”的氛圍。
3.黑白拍攝
黑白照片,只有黑色和白色,是一種極為純粹的照片。相比於彩色照片,它更加“簡潔”,更加“寧靜”。在彩色世界裡,黑白照片更可以給人一種聯想。
4.選擇具有“禪意”的拍攝題材
個人覺得,照片要有“禪意”,首先你不能去拍那些很鬧的場景,比如體育比賽、搖滾、蹦迪或是狂風暴雨等。應該選擇拍攝有“禪意”的題材,比如連綿起伏的山峰、一望無際草原裡的一棵枯樹,茶具,古鐘……
-
7 # 無花無花
這個問題不屬於攝影技術類的問題,所以,並沒有標準答案,反而很難回答,就好像問,如何寫好一篇帶有“禪意”的文章是類似的。
此類作品屬於人文攝影,因此可以按照人文攝影的思路來創作。想要拍好此類作品,最主要的是,你要想明白什麼才是“禪意”?然後再去尋找、探訪、深入地去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禪意,最終整理出拍攝思路。不要簡單地認為人文攝影就是隨意的抓拍,抓拍只是一種攝影技術,而不是思路,幾乎所有優秀的攝影作品,都是有創作思路、甚至是詳細的拍攝計劃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那麼,什麼才是“禪意”呢?我個人認為,“禪意”不是簡單的青燈古佛,更不是所謂的“古風”攝影。“禪意”應該反映出一種人與佛的關係(或者是人與社會的關係),要在拍攝物件中展示出人們可以理解的佛教理論含義。既要從取景的角度組織和營造意境,又必須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透過色彩的呈現、線條的抽象展示物象的質感。至於對焦精準、構圖精巧、用光精妙這種技術類的基礎前提就不多說了,總之要用視覺語言傳達出一種空間感、對比感、距離感。找不到感覺怎麼辦?多看書、多學習、多交流,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和內心精神境界。
在中國的當代攝影家之中,我認為拍“禪意”作品最好、最有意境的是攝影家張望。他曾歷時九年完成經典作品《佛的足跡》系列,2005年5月《尋佛》參加被譽為國際攝影界奧斯卡獎的奧地利國際攝影藝術展比賽,獲得了最高獎專題組冠軍。創作期間他一頭扎進佛門,深入靈隱寺、天台山等佛教寺院,與方丈同吃住,與法師共修禪,與眾多佛門弟子朝夕相處,完成了一次從身體到心靈的奇妙旅行。內心“禪意”豐富了,才能拍出帶有“禪意”的作品。張望的佛門攝影作品別具一格,具有迥異於他人的精神境界,絕非我等攝影愛好者能拍的出來的。
《尋佛》
杭州煙霞洞,洞窟幽暗,壁上雕刻著許多古印度佛教傳說人物雕像,古代異域的神僧與現代的中國僧人,幽暗的洞窟和柔和的燭光,雕刻靜止的傳說與有生命的人物交疊在一起,營造出一種穿越千年時空隧道、迷離神奇的畫面效果。
《過堂》
2003年12月某日凌晨時分,靈隱寺的僧侶們在早齋過堂儀式結束後依序步出齋堂。該儀式作為僧侶們每日修持的一種方式,在漢傳佛教寺廟中已延續了一千多年。齋堂一直在。心靈之齋,靜謐樸素的存在狀態,你能意想攀緣何等事物,來顯現這一莊嚴古樸而又日日需要出入安住的堂宇?
《幻滅》
《金剛經》有偈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教認為大千世界一切瞬息萬變,任何輝煌華貴都如夢幻泡影,轉瞬即逝。見了真空空不空,圓明何處不圓通。
《心跡》
長久的凝心靜慮,才能有所頓悟。
《梵淨》
《天外》
獲得中國最高政府獎——中國攝影金像獎,填補金像獎佛教題材的空白。業界評價:張望獨創一種用空靈虛幻來表現佛教教義的風格,他的作品充分傳達佛教文化的內涵,用視覺藝術傳達一種哲學思想,傳達了佛門特有的禪意美感。
《澄境》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笛音》
聆聽時的聆聽,觀照時的觀照,識別時的識別,直到那一切能力後面寂滅的最深處。
《樂觀》
《空門》
佛門俗稱“空門”,緣因佛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與現象皆為眾緣暫時聚合而成的假象,瞬息萬變,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沒有永恆不變之實體,故稱為“空”。空徑不塵心帚掃,門外花香佛已知。
-
8 # A芥末A
說來挺悲哀的,現在電視裡動不動就摸黑佛教,導演編劇知識量太少,佛教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次為禍民間,歷史上三次滅佛都是因為皇帝信奉道教這些有據可查。電視劇黑佛教的特別多,最典型的是《白蛇傳》,歷史上法海出身官宦家庭,後來一心向佛,百姓決定幫助禪師修建一座寺廟,在挖地基時,意外的挖出很多黃金,法海禪師不為所動,將其上交太守。太守則將此事上報朝廷,當時的皇帝唐宣宗瞭解情況後十分感動,便下令將黃金直接撥發,作為寺院的修建、供養所用,並敕寺院名金山禪寺。
回覆列表
留白。這是最有效果的吧。專注於拍攝細節,簡單明瞭的,最容易接近有禪意。比如一朵花,你要突出這一朵,最好就是顏色純,樣貌沒,不能在一堆五顏六色的花裡尋找禪意照片,那可能就不是一般人能get到了。
我理解的禪意就是簡單幹淨,所以留白的方法就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