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知不和諧理論 認知不和諧理論: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費斯廷格於1957年提出的一種社會認知論。其前提是每個人都努力使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矛盾,然而所有的人都無法使自己達到無矛盾狀態。費斯廷格把"矛盾"和“無矛盾”換為“不協調”和“協調”,並據此對認知現象進行分析。認知不協調理論包含兩個認知要素:一是關於自身特點和自己行為的知識;一是關於周圍環境的知識。認知要素之間的關係有3種:無關係、協調一致的關係、不協調的關係。當一種非-X知識是從Y得出的時候,則X與Y兩種知識是不協調的。比如,一個人總是向別人借錢,同時又買了新車;一方面知道有自己的朋友在身邊,同時又感到恐懼。這些都是認知不協調的表現。 引起兩種認知不協調的原因有:①自相矛盾。如既相信人類不久的將來能到達月球,又認為人類無法制造能夠脫離地球大氣圈的裝置。②文化習慣不同。如在正式晚宴上,用手抓吃的習慣與正式晚宴禮節的知識是不協調的。③特殊與一般的衝突。如某一民主黨人在選舉時喜歡某一共和黨候選人。④已有的經驗作怪。如一個人站在下雨的地方說自己沒有淋溼,這對於有淋雨經驗的人是不協調的。認知不協調的程度取決於不協調要素對於主體的重要性和這種要素的多寡。 改變認知不協調的辦法主要有:①改變與認知者行為有關的知識,以改變行為;②改變與認知者環境有關的知識,以改變與環境的關係;③增加新知識,全面接觸新資訊。
二、認知平衡理論認知平衡理論是心理學家弗裡茨·海德於1958年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普遍具有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 一旦人在認識上有了不平衡與不和諧,就會在心理上產生緊張和焦慮,從而促使他們的認識結構向平衡和諧的方向轉化。海德認為我們的認識物件包括世界上各種人、事和概念,這些物件有的各自分離,有的則相互關聯著。 通常人們對關聯的事物常常是態度一致的。例如,某人喜歡張三,同時也喜歡張三的好朋友李四。這時人們的認知就處於平衡狀態,人們在心理上是和諧的。但如果喜歡張三不喜歡李四,就產生了認知體系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狀態會引起人們內心的不愉快,於是人們為了消除這種不愉快的感受,就會發生態度改變。
一、認知不和諧理論 認知不和諧理論: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費斯廷格於1957年提出的一種社會認知論。其前提是每個人都努力使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矛盾,然而所有的人都無法使自己達到無矛盾狀態。費斯廷格把"矛盾"和“無矛盾”換為“不協調”和“協調”,並據此對認知現象進行分析。認知不協調理論包含兩個認知要素:一是關於自身特點和自己行為的知識;一是關於周圍環境的知識。認知要素之間的關係有3種:無關係、協調一致的關係、不協調的關係。當一種非-X知識是從Y得出的時候,則X與Y兩種知識是不協調的。比如,一個人總是向別人借錢,同時又買了新車;一方面知道有自己的朋友在身邊,同時又感到恐懼。這些都是認知不協調的表現。 引起兩種認知不協調的原因有:①自相矛盾。如既相信人類不久的將來能到達月球,又認為人類無法制造能夠脫離地球大氣圈的裝置。②文化習慣不同。如在正式晚宴上,用手抓吃的習慣與正式晚宴禮節的知識是不協調的。③特殊與一般的衝突。如某一民主黨人在選舉時喜歡某一共和黨候選人。④已有的經驗作怪。如一個人站在下雨的地方說自己沒有淋溼,這對於有淋雨經驗的人是不協調的。認知不協調的程度取決於不協調要素對於主體的重要性和這種要素的多寡。 改變認知不協調的辦法主要有:①改變與認知者行為有關的知識,以改變行為;②改變與認知者環境有關的知識,以改變與環境的關係;③增加新知識,全面接觸新資訊。
二、認知平衡理論認知平衡理論是心理學家弗裡茨·海德於1958年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普遍具有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 一旦人在認識上有了不平衡與不和諧,就會在心理上產生緊張和焦慮,從而促使他們的認識結構向平衡和諧的方向轉化。海德認為我們的認識物件包括世界上各種人、事和概念,這些物件有的各自分離,有的則相互關聯著。 通常人們對關聯的事物常常是態度一致的。例如,某人喜歡張三,同時也喜歡張三的好朋友李四。這時人們的認知就處於平衡狀態,人們在心理上是和諧的。但如果喜歡張三不喜歡李四,就產生了認知體系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狀態會引起人們內心的不愉快,於是人們為了消除這種不愉快的感受,就會發生態度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