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公主第三次嫁給的人是第一任丈夫的兒子叫泥靡,號狂王。史料記載:“狂王復尚楚主解憂,生一男鴟靡,不與主和,又暴惡失眾。漢使衛司馬魏合意、副侯任昌送侍子,公主言狂王為烏孫所患苦,易誅也。”這幾句話給出了這幾個資訊:一,解憂與狂王生了一個兒子叫鴟靡;二,狂王暴虐失掉民心,與解憂不和;三,漢朝派衛司馬魏合意、副侯任昌送侍子到烏孫,解憂公主說烏孫人不滿狂王的所作所為,並且很容易除掉狂王。於是他們設計在酒宴上刺殺狂王泥靡,結果只是砍傷了泥靡,泥靡逃走。
解憂公主為何要刺殺泥靡?應該不是因為感情不和或者失寵,可能跟當時的局勢有關。 烏孫國內當時有幾股勢力,解憂公主及其子女為親漢派,而泥靡及其生母都是烏孫內的親匈奴派,還有翁歸靡與胡婦所生之子烏就屠為核心的中間派。烏就屠也有自己的野心和實力,再加上泥靡的暴政導致眾叛親離,刺殺泥靡是當時政局的必然結果。
泥靡即位撕毀了烏孫和漢朝兩國先前約定,漢朝雖然很不滿但也不能武力干涉烏孫內政,只得順其自然,靜待時機。而解憂公主是代表漢朝利益的和親代表,她不允許泥靡推行的政策損害漢朝在西域的利益,她想利用漢朝的強大實力改變泥靡的執政,改變烏孫的現狀,但當時的漢朝礙於時局未能達到解憂的目的,在當時泥靡並沒有公開與漢朝斷絕關係,在投靠匈奴的事實出現之前,漢很難有所作為,西域都護也沒有任何理由出兵討伐,派人秘密誅殺泥靡更加不妥,那樣做只能授人以柄,適得其反,反而把烏孫推向匈奴懷抱,半個多世紀以來烏孫與漢朝和親聯盟的功業必將毀於一旦。因此,除掉泥靡,唯有解憂公主同意並參與主謀最為有利,所以她只能自己等待機會改變烏孫的現狀。
解憂公主第三次嫁給的人是第一任丈夫的兒子叫泥靡,號狂王。史料記載:“狂王復尚楚主解憂,生一男鴟靡,不與主和,又暴惡失眾。漢使衛司馬魏合意、副侯任昌送侍子,公主言狂王為烏孫所患苦,易誅也。”這幾句話給出了這幾個資訊:一,解憂與狂王生了一個兒子叫鴟靡;二,狂王暴虐失掉民心,與解憂不和;三,漢朝派衛司馬魏合意、副侯任昌送侍子到烏孫,解憂公主說烏孫人不滿狂王的所作所為,並且很容易除掉狂王。於是他們設計在酒宴上刺殺狂王泥靡,結果只是砍傷了泥靡,泥靡逃走。
解憂公主為何要刺殺泥靡?應該不是因為感情不和或者失寵,可能跟當時的局勢有關。 烏孫國內當時有幾股勢力,解憂公主及其子女為親漢派,而泥靡及其生母都是烏孫內的親匈奴派,還有翁歸靡與胡婦所生之子烏就屠為核心的中間派。烏就屠也有自己的野心和實力,再加上泥靡的暴政導致眾叛親離,刺殺泥靡是當時政局的必然結果。
泥靡即位撕毀了烏孫和漢朝兩國先前約定,漢朝雖然很不滿但也不能武力干涉烏孫內政,只得順其自然,靜待時機。而解憂公主是代表漢朝利益的和親代表,她不允許泥靡推行的政策損害漢朝在西域的利益,她想利用漢朝的強大實力改變泥靡的執政,改變烏孫的現狀,但當時的漢朝礙於時局未能達到解憂的目的,在當時泥靡並沒有公開與漢朝斷絕關係,在投靠匈奴的事實出現之前,漢很難有所作為,西域都護也沒有任何理由出兵討伐,派人秘密誅殺泥靡更加不妥,那樣做只能授人以柄,適得其反,反而把烏孫推向匈奴懷抱,半個多世紀以來烏孫與漢朝和親聯盟的功業必將毀於一旦。因此,除掉泥靡,唯有解憂公主同意並參與主謀最為有利,所以她只能自己等待機會改變烏孫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