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出處】唐·李白《贈汪倫》 【意思】 李白我乘上了船將要啟程,忽然聽見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全詩】 《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註釋】 ①汪倫:安徽涇縣桃花潭邊人。李白遊涇縣,汪倫常釀美酒款待李白。②踏歌:民間一種歌唱形式。唐時民間歌唱,踏地為節拍,邊踏步邊歌唱。③桃花潭:在安徽涇縣西南。 【鑑賞1】 這首詩是李白漫遊涇縣所作。以水深喻情深,這首小詩堪稱典範。汪倫,李白好友,今安徽省涇縣桃花潭人,常用美酒招待李白。 一、二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七個字,既交代了將離去的人物和交通工具,又寫出了揚帆解纜整裝待發的情態。“忽聞岸上踏歌聲”,筆觸轉到了送行者的身上。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而且是“忽聞”——很突然,說明事先沒有想到。因為沒有想到,才會高興。無須說明,詩人的欣喜和感激之情已充溢於字裡行間了。踏歌是古代民間的一種歌詠方式,一邊走一邊唱,依著腳步的節拍作歌。汪倫踏歌相送,有聲有色,也寫出了他的性格特徵。 三、四句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先用誇張手法,把潭水之深推向極致,再用“不及”二字,使汪倫的情誼成為只可想象不可計數的無窮大無窮深。不以“桃花潭水”比喻“送我情”,而以“送我情”比擬“桃花潭水”,正是這首詩的高妙之處。 【鑑賞2】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李白遊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當他離開此地的時候,汪倫又趕來送行,因而寫詩相贈。 首句自稱姓名,顯得很親切。已“乘舟”而“將欲行”,表明將行未行,這個時間安排得好,它與下面的“忽聞”緊相配合,產生出扣人心絃的藝術效果。試想:船馬上就要盪開,詩人突然聽到了岸人傳來的一陣歌聲,循聲望去,原來是汪倫趕來送行。看樣子,李白臨走時並沒有向汪告別,大概是汪倫得到李白已走的訊息,便匆忙趕來的。他不但趕來了,還一邊唱著歌,一邊用腳踏著節拍。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詩人感動呢?三、四兩句,正是此情此景激發的情感浪潮的突 然傾瀉,其中蘊含著對這位農村朋友的無限感激之意。但詩人卻不寫自己的感激,而寫汪倫的深情,對方深情如此,則自己的感激自不待言。深情是內在的、抽象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因而只有外化為具體可感的東西,才會迸發藝術感染力。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借景言情,情從景出。汪倫從岸上踏歌趕來相送,這是眼前景;桃花潭水深不見底,這也是眼前景。於是信手拈來,並用“不及”二字相比較,便寫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名句。貼切自然,似乎毫不費力,卻又含蓄蘊藉,感人至深。 【鑑賞3】 這是一首借桃花潭水寫真誠友情的詩。天寶十四載(755),詩人從秋浦往 涇縣遊桃花潭,受到汪倫的熱情招待。臨別,汪倫前來送行,故作此詩。首二句敘事。 言吾之“乘舟”,即將出發,忽聞岸上傳來一陣陣踏地為拍的歌聲。“忽聞”,出乎意料, “踏歌”,見出送行人之多,此用曲筆,聞聲不見人,較為含蓄。三、四句抒情。潭水“深 千尺”,而著“不及”二字,則更見出人之情深矣。清沈德潛雲:“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 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此言寫物以擬人之法,尤勝於比 喻,形象生動,空靈味濃,更見情之真,情之深也。此詩為後人讚賞,故在桃花潭留有釣 隱臺、彩虹岡、壘玉墩等遺蹟和傳說故事。此送別七絕借自然景物,抒發真情,能做到 人景合一,一氣呵成,具有俊逸的風格和爽朗的情韻。
【詩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出處】唐·李白《贈汪倫》 【意思】 李白我乘上了船將要啟程,忽然聽見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全詩】 《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註釋】 ①汪倫:安徽涇縣桃花潭邊人。李白遊涇縣,汪倫常釀美酒款待李白。②踏歌:民間一種歌唱形式。唐時民間歌唱,踏地為節拍,邊踏步邊歌唱。③桃花潭:在安徽涇縣西南。 【鑑賞1】 這首詩是李白漫遊涇縣所作。以水深喻情深,這首小詩堪稱典範。汪倫,李白好友,今安徽省涇縣桃花潭人,常用美酒招待李白。 一、二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七個字,既交代了將離去的人物和交通工具,又寫出了揚帆解纜整裝待發的情態。“忽聞岸上踏歌聲”,筆觸轉到了送行者的身上。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而且是“忽聞”——很突然,說明事先沒有想到。因為沒有想到,才會高興。無須說明,詩人的欣喜和感激之情已充溢於字裡行間了。踏歌是古代民間的一種歌詠方式,一邊走一邊唱,依著腳步的節拍作歌。汪倫踏歌相送,有聲有色,也寫出了他的性格特徵。 三、四句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先用誇張手法,把潭水之深推向極致,再用“不及”二字,使汪倫的情誼成為只可想象不可計數的無窮大無窮深。不以“桃花潭水”比喻“送我情”,而以“送我情”比擬“桃花潭水”,正是這首詩的高妙之處。 【鑑賞2】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李白遊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當他離開此地的時候,汪倫又趕來送行,因而寫詩相贈。 首句自稱姓名,顯得很親切。已“乘舟”而“將欲行”,表明將行未行,這個時間安排得好,它與下面的“忽聞”緊相配合,產生出扣人心絃的藝術效果。試想:船馬上就要盪開,詩人突然聽到了岸人傳來的一陣歌聲,循聲望去,原來是汪倫趕來送行。看樣子,李白臨走時並沒有向汪告別,大概是汪倫得到李白已走的訊息,便匆忙趕來的。他不但趕來了,還一邊唱著歌,一邊用腳踏著節拍。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詩人感動呢?三、四兩句,正是此情此景激發的情感浪潮的突 然傾瀉,其中蘊含著對這位農村朋友的無限感激之意。但詩人卻不寫自己的感激,而寫汪倫的深情,對方深情如此,則自己的感激自不待言。深情是內在的、抽象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因而只有外化為具體可感的東西,才會迸發藝術感染力。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借景言情,情從景出。汪倫從岸上踏歌趕來相送,這是眼前景;桃花潭水深不見底,這也是眼前景。於是信手拈來,並用“不及”二字相比較,便寫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名句。貼切自然,似乎毫不費力,卻又含蓄蘊藉,感人至深。 【鑑賞3】 這是一首借桃花潭水寫真誠友情的詩。天寶十四載(755),詩人從秋浦往 涇縣遊桃花潭,受到汪倫的熱情招待。臨別,汪倫前來送行,故作此詩。首二句敘事。 言吾之“乘舟”,即將出發,忽聞岸上傳來一陣陣踏地為拍的歌聲。“忽聞”,出乎意料, “踏歌”,見出送行人之多,此用曲筆,聞聲不見人,較為含蓄。三、四句抒情。潭水“深 千尺”,而著“不及”二字,則更見出人之情深矣。清沈德潛雲:“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 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此言寫物以擬人之法,尤勝於比 喻,形象生動,空靈味濃,更見情之真,情之深也。此詩為後人讚賞,故在桃花潭留有釣 隱臺、彩虹岡、壘玉墩等遺蹟和傳說故事。此送別七絕借自然景物,抒發真情,能做到 人景合一,一氣呵成,具有俊逸的風格和爽朗的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