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如何看儒家、儒教對人精神的鉗制和束縛? (2)為什麼說歷史上儒家教育過的統治者從沒有給過老百姓太多太好的東西?比如富裕、幸福和尊嚴……? (3)儒家也從沒給過古代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思想的自由和解放,這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
13
回覆列表
  • 1 # 涅槃y

    有的事對有的人是壞事!但對有的人是好事!所以儒家學說非常愚蠢傻逼。你認為做個樸實任勞任怨的人踏實但你這樣要求別人時可能會害了別人。一條狗不可能學一隻貓去抓老鼠。

  • 2 # 紅河岸邊

    孔子原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甚欲勿施於人。

    我自己不喜歡的不強加給別人,我自己很喜歡的也不強加讓別人喜歡。現實中很多人往往會強迫別人改變思維,既是你覺得好,也不能強迫別人,保持別人獨立思維能力。郭敬明就說過,你可以不喜歡你所不喜歡的東西但你要允許你所不喜歡的東西存在。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堅決維護你說話的權利。這些都在表明同一個觀點。所以,君子和而不同。

  • 3 # 悘言

    一切制度、文化、信仰都需要一個基本前提

    先說第一問題,人人自由的最大公約數是什麼?

    自由要有兩個角度來說明,

    一是個人角度,那得自願。你不能刀架我脖子上或用其他什麼威逼利誘手段,讓我“非心甘情願”的認同、遵從什麼。那怕你再對、那怕你是國王甚至是上帝站我面前,也無法“強制”讓人心甘情願的自願。

    這是人類生而自由的一個基本前提,內在認同無法強迫。

    自由還有一個群體角度,因為人是群居生活,不是野人、獨人,所以個人的自由行為就有了其“天然的邊界”—不能直接或間接的“干涉其他人的自由”。

    就是說,人的自由天生就是有邊界的,不是相當然的“我想怎樣就怎樣”,而人類群居也不可能天生人人相敬如賓的融洽相處。

    這是人類生而就有“以我為先”的覺知特點和群居生活,這兩個基本存在基礎決定了的。

    總結,自由無法被強迫,也無法天然形成人人自覺的群居自由。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種天然的矛盾下,如何界定自由的邊界,又如何保障最大化的群居的個人的自由呢?

    這就需要一個對人類生命“自由邊界”的基本認知。

    自由邊界=無迫誘自我+不干涉他人。

    先師孔子只是把上面的換了一種表達方式,

    天下太平的自由=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二個問題,如何根本上解決團體與團體、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衝突?

    我們用上面的先天自由邊界公式,就可以衡量當今的律法、教宗、文化的衝突到底哪兒出了問題。

    補充一個小知識,儒家文化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天下情懷”,讓中華人民和文化超越了狹隘的種族和部落侷限,是保障“文化薪火傳承不間斷”的第一要素!

    這是這個地球上的唯一文明演化例項。其他的文化因為沒有超越種族血脈的狹隘,隨著部落爭戰而消亡。

    因為“天下情懷”的文化,沒有種族、血脈的標籤,所以與部落團體、民族、國別不產生衝突,是一種比血脈基因的文化更為進化的“公器文化文明”。

    今天的西方國家為什麼會形成“雙重標準的自由口號”?

    一是西方正是狹隘血脈文化的社會,強調其種族、國度優先。

    二是,狹隘血脈文化形成的律法、政體會對比自己先進的文化產生恐懼而敵對。它暫時忘記了自己可以學習先進的而進化自身,卻試圖消滅先進的而保守自我。

    但世界潮流的浩蕩,卻由不得種族文化固守不變。

    如何面對基本的“種族平等平視”,對西方社會來說是個挑戰,也是驟然蛻變的契機。

    未來社會形成真正的全球性的有邊界的最大化的自由,勢不可擋。

    那麼西方在教宗改革、律法改革上,要回到一個非常簡單的基本前提上,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當所有的教宗、律法以此為提前制定形成的時候,政體、律法就是堂堂正正的、光明磊落的文明社會。

    而不會形成只強調自由忽視自由邊界的“強勢形態”,甚至是扭曲為笑柄的“雙重人格”。

    一種普世的、廣闊的、平等和平的、自信的文明社會僅僅需要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開始就可以了。

    西方尊孔子為人類的立法者,

    其實孔子是為人類一切立法立了一個底層的根本法。

    即如何保障全人類全種族最大化的自由。

    而這個自由,不能從“我優先”開始,而是從最簡單的公約邊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開始。

    —— 垚順 2019.10.24 於重慶

  • 4 # 木正戰國

    多謝題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的“己所欲不,勿施於人”出自《論語-顏淵篇》,大致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強調“克己復禮”,屬“中庸之道”。

    其中包含的對立關係為:己所欲—己所不欲;施—勿施;人所欲—人所不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人所欲,勿施於人;

    己所欲,人所欲,施於人;

    己所欲,人所不欲,勿施於人。

    束縛之源

    “施”的標準是“禮”,其核心為“仁”,度量的標準是“義”。後世君王為了統一中央集權,將“施”篡改為為“治”,其核心為“法”,度量的標準是“刑”。後世儒家為了迎合君王,自然依此教化。

    以史為鑑

    站在當下的角度看封建王朝以儒治國,其自然是落後的,站在歷史的角度審視這個問題,不同時代的百姓對“富裕”“幸福”和“尊嚴”的理解與標準也不盡相同。分與合不同,治與衰不同,不同的歷史環境促成了不同時期的三觀。當然,階級的剝削與壓迫,在本質上沒什麼不同。

    自由與解放

    先秦稱君王為聖人,是希望君王以三皇五帝為榜樣,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代天下人守土,養天下之人。後世君王多稱聖上,聖人之上。歷朝歷代聖上為古聖先賢加封諸多名號,將其徒子徒孫收為己用。祖師爺都被強制收編了,徒子徒孫哪來的自由和解放。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權力與慾望之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做到“克己”已經是很高的標準了。

  • 5 # 閒著聊聊天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只能在一定語境下成立,屬於打醬油型格言。

    己所不欲施於人也未嘗不可。我用過的書藉、衣服、電器產品等還有七八成新,現在不喜歡了,捐給需要的人不也很好?符合當下低碳綠色生活。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講規則的,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得遵守。我不喜歡上班考勤,我是不是可以對下屬上班遲到早退聽之任之?我不喜歡英語,作為英語老師也可以對學生英語不聞不問?在工業文明時代,養成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習慣是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基本要求。

  • 6 # 紫天雲

    《論語》指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字面意思是自己所不喜歡的,就不強加於人。這一主張,集中體現了孔子關於“恕”的思想。

    《論語》中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意思是說,仁是什麼呢?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

    用現代話語來解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互利共贏的意思。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那麼如何去踐行“仁”呢?在孔子看來,踐行“仁”就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即踐行“仁”的方法。

    但是,縱觀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有幾個統治者能夠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呢?更別提什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了!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開創的儒家學派的確是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孔子本人數十年如一日,用心良苦的宣傳推廣他的“仁”道,但卻四處碰壁,儘管如此,孔子還是初心不改,堅守“仁”道,“知其不可而為之”。

    正如《論語》中“儀封人”評價孔子的那樣:“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孔子關於“仁”的主張,成為了漫長封建社會里最後的一點“良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人之下》418話劇情有什麼亮點?唐門之行順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