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跳蚤騎士

    古代的漢語發音和現代漢語發音是有區別的!在唐代寫詩是用平水韻,宋代是詞林正韻!唐代漢語讀音接近於粵語,宋代接近於閩南話!而現代漢語是由北方胡語和漢語結合的產物,所以有很多不押韻的地方!

  • 2 # 睡前讀首詩

    首先要說的是使用母語方言是可能的,這種情況在現代寫作中也是存在的。簡單的例子就是粵語歌曲和閩南歌曲。但是自秦始皇開始,就規定了“書同文”,也就是說大家通常寫作使用一個共用的標準,按照自己的母語方言應該是少數。

    其次,古代詩詞中有些字的讀音跟現代有一些差別。下面舉兩個例子,例子都是中學課本里的,大家應該也很熟悉。

    例子1.孟浩然的《過古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裡面的“斜”字,當年老師在教書的時候告訴我們讀“xia”二聲,這樣整首詩都是押韻的,而並不讀“xie”二聲,這樣就不押韻了。

    例子2.杜牧的《阿房宮賦》,其中“房”字讀“pang”二聲,而不讀“fang”二聲,雖韻律一樣,但在此引出是想說明讀音存在區別。

  • 3 # zjfaaa

    古代沒有統一語言,各民族都使用自己的方言,因此平仄押韻都是根據自己語言習慣。到秦統一文字實際上僅在中原一帶進行,但語言說話仍然是南腔北調各自為戰,直到滿清入關滅掉大明王朝,統治者為更好的奴役漢族等才開始了一系列的統一,比如服飾長袍馬掛拖著一條長辮子,而語言京片子逐漸形成大勢所趨,但仍然未形成官方定義,直到新文化革命和建國後才正式定義了官方語言為普通話,而古韻只有平仄,而拼音則為四聲,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但古詩詞的呤誦方式實質上已名存實亡,何況古時無錄音裝置,誰也無法找到古先人呤誦的真正原聲,更無法進行古今對比,因此普通話吟誦古詩文只是根據讀者自己對詩詞的理解來進行,並無標準參照,至於韻味不去復古又何必計較?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文化習俗都有自己的特點,在吟詩作對上肯定各有不同,語音、語氣、表達方式甚至地域內對漢文化的理解已是各有千秋,就拿四川來說,川南川北相同漢字但發音都不同,僅就一個“吃”字在西南地區就平仄各不相同,所以在古代詩歌的吟誦肯定是五花八門的,誰要說該這樣該那樣讀都是裝逼,當然用普通話來吟誦不失為現在的標準,至少我們能從似是而非的讀法中找到一個可以理解模式。

  • 4 # Au206495377

    有啊。偉人毛澤東的部分詩詞中,韻腳用湘潭方言念是押韻的,用普通話則不是。如“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等。如果說的不對,請見諒

  • 5 # 豫有布衣在江城

    個人感覺應該不是的。應該是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官方語言,就像現在的普通話一樣。不然以前科舉,都按各自方言押韻了。考官怎麼評判。文字還是全國相通的,意思也是全國相通的。舉個例子就像“吃”字。湖北方言讀七,湖南方言讀掐。所以應該是朝代更迭,導致漢字讀音變化出現的情況。個人感覺作詩押韻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詩的意境和天然去雕飾的那種妙哉

  • 6 # 三水三心

    在古代,人們寫詩,一般是要嚴格依據韻律來做的。所謂押韻(又作壓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統一,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

    古詩詞是否押韻,也要分時代,近體詩對押韻的要求非常高,古體詩的押韻要求就比較低。近體詩為了使聲調和諧、容易記憶,對於押韻十分講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頒佈的專門指導押韻的書,如《唐韻》、《廣韻》、《禮部韻略》、《佩文詩韻》、《詩韻整合》、《詩韻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鬱撰的《新刊韻略》最為流行,即世人所謂之【106部平水韻】。

    但在具體使用過程中,也不盡然。我這裡舉一個例子,就是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的第一首。

    斷頭今日意如何?

    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 ,

    旌旗十萬斬閻羅。

    這首詩中,需要押韻的三個字分別為何、多、羅。但仔細辨析的話,和(he)多(多)羅(luo)是不押韻的。可是,如果你知道陳易先生是四川人,而四川話中,“e”“uo”“o”三個的發音,是沒有嚴格區分的。由於使用音訊不方便,我就就不不用四川話朗讀了,只用拼音代替:

    斷頭今日意如何(ho)?

    創業艱難百戰多(do)。

    此去泉臺招舊部 ,

    旌旗十萬斬閻羅(lo)。

    這就是比較典型的用方言來寫詩。其實,按照十八韻來說,這裡押的是“二波,韻母 o、uo。”,如果按照十三轍,就是“梭波轍:韻母包括:e、o、uo”。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 7 # 學詩聖聲遠振聲才

    是的。詞牌名,就是方言之押(壓)韻的修辭,如譜曲節拍而奏,譜同而樂音不凡。所以有古至今都有破韻而諧和地可以朗朗上口。

  • 8 # 詩詞書院

    在音韻學上,將漢語的古音分為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

    上古音是指隋朝以前的古音。此時期的詩,基本上都是配樂演唱的,所以稱為詩歌。而這些歌曲又多源自民間,如詩經中的國風,便是十五國的民歌,楚辭源於越調。所以有理由認為當時的作者是依自己的方言本語創作的。

    中古音以成書於隋文帝仁壽元年的《切韻》為標誌,涵蓋唐宋時期,我們現在讀到的唐詩宋詞大都是依中古音體系。那唐詩的作者是否依自己的方言創作呢?那還得從《切韻》的定音方式說起。

    《切韻》是由陸法言、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等當時的著名學者集體編寫的。陸法言在《切韻序》中說:

    因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選精切,除削疏緩,蕭顏多所決定。

    這裡說的蕭該是蘭陵人,魏彥淵也是山東人,而陸法言是河北人。而《切韻》的定音方式則是由來自南北各地的眾人集體討論決定的。所以其實際是折衷了南北方言的結果,是一套擬音體系。所謂擬音,就是並非根據某一地方口音或官話而定音。如這樣,根本不需討論,直接記錄就好了。而正因為其能適應各地口音,《切韻》在唐初時被定為官韻,而後來的《唐韻》、《廣韻》都是以《切韻》為基礎進行增補重編,屬同一個音系。

    所以,唐宋詩人寫詩依的既不是方言,也不是雅語,依的是《切韻》音系。

    近代音是指由宋末至近代的語音,這階段的漢語語音,因受外族語言的影響,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詩詞創作,依的仍是《切韻》音系,但已有所簡化,如用韻從《切韻》的193韻減至《平水韻》的106韻,“四聲”也簡化為平仄兩聲,此一簡化雖然缺點很多,但尚可滿足詩詞的創作、朗讀的需要,所以一直延用。

    今日的普通話與中古音相比,不論在漢字的調值上,還是發音口型而至發音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是入聲字和閉口音字的消失。這使我們用普通話朗讀唐宋詩詞時,有一些漢字已顯得不押韻。

    深層的原因則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對傳統文化的否定,中斷了漢語音韻學的研究。也沒有依《切韻》音系,發展出新的擬音系統。更使當代音韻學的研究人才出現斷層,而一些學者在自身能力不夠的情況下,乾脆將《切韻》音系推倒,重編“新韻”,使用韻情況變得複雜混亂。

    而我則堅持個人的觀點,應該在詩詞創作、朗讀的層面,以《切韻》音系為基礎,為一些已變得不押韻的漢字重新擬音。在實踐中,已有切實可行的先例,例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漢語標準讀音是[xié],但詩詞朗誦中讀作[xiá],這便是一種擬音方式,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那為什麼不將那一百幾十個變得不合韻的漢字重新擬音呢?既能傳承傳統文化,適應唐宋詩詞的朗讀,也解決了詩詞創作者的困感,更不會出現新、舊韻的混亂。至於在律上的困惑,其實自將“四聲”簡化為“平仄”起,就僅剩“節奏”的作用了,所以也不用太顧慮。這總比重編新韻好得多。

    當然,這也只是一己之念,大家也不妨說說自己的看法。

  • 9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論,古人之韻)

    古人皆通詩之靈,押不押韻看境情。

    如果韻破其中妙,棄韻保它別樣音。

    ——)古人寫詩,任性而揮,與神共舞,不押其韻,其詩仍妙不可言。後世腐愚,強論詩韻,豈不荒唐乎。舉一詩例,讓人賞之“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此詩通篇不押韻,仍然妙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齊襄公之弒原文譯文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