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鯨

    Mk6?

    您說的是這個Mk6?

    酋長 Mk.6,Y系 Lv.10 HT,因售價1wRMB所以被戲稱為“酋一萬”,也有人稱其為“坦克世界的顏值巔峰”(包括我本人也是這麼想的),很可惜該車目前僅存於國服。

    溯源

    像中坦一樣的重坦?

    嘛,貌似設計之初就是這樣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末之前,英軍就開始摒棄原來的巡洋坦克+步兵坦克這樣的憨憨搭配,開始學習德國、美國的中坦+重坦的合理搭配,考慮到坦克防護力問題,他們決定向火力+裝甲方向過渡,於是,百夫長主戰坦克就此誕生,後來,注重火力與裝甲的設計理念在征服者重型坦克上完成了最後的理念構建。

    進入20世紀50年代,英軍發現他們的征服者與百夫長似乎有點跟不上時代,除去蘇軍的鍋蓋頭們的優秀機動力,《歐洲主戰坦克聯合技術要求》下誕生的聯邦德國豹一和法國AMX 30都讓英軍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路,於是,軍方下達了新的要求,然而各廠還是很難完成軍方的“機動更好,但是裝甲不比現役坦克差”的要求。

    與此同時,裡蘭德公司一直在測試一個新穎的東西——無炮盾式炮塔,從最初的百夫長Action X的失敗,再到FV4202的失敗,他們認識到百夫長的改進已經沒有出路,甚至是新做一箇中坦都是希望渺茫的,於是他們瞄準了重坦,他們將FV4202測試過的一切新科技搬上FV4201,這個借屍還魂的計劃卻讓軍方大為滿意,1958年,軍方向裡蘭德公司下達了關於新式重坦的研發任務書,1959年,第一個新式重坦木製模型完成,同年年底,第一輛FV4201樣車完成,1961年,第一輛酋長主戰坦克誕生並向公眾展出,裡蘭德公司將已經完成的6輛酋長主戰坦克送往軍隊服役,反饋結果全是好評,1963年,酋長主戰坦克生產線正式啟動,由利茲皇家兵工廠與維克斯防務公司負責生產製造。

    酋長主戰坦克能獲得軍方青睞的原因很簡單——這玩意兒一下子解決了征服者和百夫長兩個問題,你想要征服者的火力,我酋長是有的,你還想要更好的機動?拜託,我這是重坦不是中坦,能達到百夫長的機動就已經很不錯了,酋長主要還是為了在歐洲大陸上作戰,本來就不打算要多好的機動,要不然咱用這種在低速越野能力上表現優秀的平衡式螺旋彈簧懸掛裝置做什麼?還有啊,為了保證有這個機動,咱們只能犧牲車體裝甲,好在車體和炮塔是鑄造裝甲,車體裝甲厚度也就是76mm~120mm,但是炮塔裝甲厚度能達到150mm~203mm,其實這個設計就是為了賣頭而準備的,在當時的世界上來說算是很棒的了,還有啊,咱酋長還有很多世界第一的東西,比如說這個馬可尼指揮與控制系統有限公司研製的改進型火控系統,打擊2000m低速運動目標都是綽綽有餘的,伊朗人買的酋長曾經試過2000m距離打靜止靶,試了九發全部命中,比當時其他國家的主戰坦克不知道高了幾個華萊士,他還有維克斯儀器公司的L20瞄準鏡,與費朗蒂公司的520鐳射測距儀合為一體,他還改進了防地雷效能、加裝了減振器、採用自動變速箱公司的TN12型自動傳動裝置,你就說這配置在60年代的西方世界算不算先進吧?

    我想你大概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這玩意兒的確是重坦,重量保持在55噸,裝甲在當時的確算是強悍的存在,主要體現在頭部,試想一下,當今的主戰坦克發展,大多數不都是從炮塔開始硬起來,然後再硬個正臉嗎?酋長只是做的比其他西歐同夥更早而已。

    像中坦也是沒辦法的,因為他要替代的是百夫長,如果光是擁有超越征服者的能力,我想這玩意兒肯定不會裝備那麼多的,所以他還需要機動,機動起碼得達到百夫長的能力吧?咱既然是選擇搞防守反擊賣頭的,那機動就這樣吧,雖然不是很好就是了。

    順帶一提,這個低矮的外形算是一個創新點,之前的百夫長和征服者都太高了,酋長範兒沒那麼高了。

    你說酋長這裝甲跟沒有一樣?

    怎麼會呢?

    那估計是因為沒有斯蒂爾布魯附加裝甲吧?這可不是超徵的那一層鐵皮那麼簡單,出口用的酋長900還有喬巴姆裝甲呢,啥?你說的是坦克世界的酋長Mk.6?那還是算了。

    看了一下酋長的資料,

    好像沒什麼毛病的樣子?

    說回正題吧

    我已經說了,這玩意兒只有在國服出現,

    那為什麼至今還沒辦法實裝到所有大服裡?

    首先,這個玩意兒的資料獲取好像不是從英國博文頓博物館那裡拿到的,也不是從俄羅斯庫賓卡那裡拿到的,貌似是因為英方不願意這個“大英驕傲”被WG這個憨東西東削西砍最後落得一個壞名聲。

    酋長的資料其實是WG委託KDW去拿的,別忘了北京201所有個咱們之前從伊拉克手裡買到的人家的戰利品,的的確確是酋長Mk.6。

    既然是國服運營的功勞,先給國服試一試,自己這裡隨口一提,也就算了,就按照這個資料,稍微符合坦克世界化一點,比如說這個炮,穿深咱不搞太高的,就整個310穿的APDS我自豪。

    資料一出來,得了,還真就是個打著重坦旗號的中坦啊喂!

    其實正是因為這個憨東西的存在,才有了後來KDW得寸進尺找WG要這個超測車那個超測車然後公然售賣的悲劇。

    既然都是人家超測出來玩玩的,那又有什麼問題呢?

    我測出來是這樣的,我的資料平衡出來是這樣的,大家都還是有得玩的,不會因為我這臺超測車然後整的大家玩不了,問題不大,不是嗎?

    我就整一臺中坦一樣的重坦,我說這很歷史,對,確實很歷史,你這玩意兒在兩伊戰爭中基本上都是玩遠端輸出的,被T-62貼個600m~700m距離你就沒了,在坦克世界裡,500m交戰距離都算遠距離了,那你酋長的裝甲不也就那德行?

    啊,那個FV4201/T95是個意外,其實也很正常,那傢伙的頭有350mm等效,那是因為這車本身就不會有多少持有量,而且這玩意兒是軍團戰獎勵,本身就是獻給優秀玩家的獎勵,自然要做的很強很給力讓他們都願意來換才行。

    後話

    發現一個好東西

    酋長可是裝備了煮茶器的坦克,準確的說,他叫做車載加熱器,他的名字是VBE No.3 電熱鍋。

    這個玩意兒能將車載發電機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熱能,為車組乘員加熱食物或燒水泡茶。

    這玩意兒的誕生並不是沒道理的,人家就是喜歡飲茶搞茶點,但是戰車裡的空間狹小,根本沒辦法好好喝茶,大家只能在路邊稍作休息,用餅乾桶改出來的班加西火爐熱茶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就是因為這樣的“傳統”害的他們被德軍整的死去活來,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波卡基村戰役,德軍之所以得手,其實是因為當時英軍都還在喝早茶,甚至都沒人注意到德軍已經滲入據點,這充分證明人車分離對進攻效率、部隊警戒、統籌指揮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的隱患,當世界進入冷戰後,大家都想著給坦克上三防好讓坦克也能打核戰爭,但是對於時不時就要飲茶的英軍而言,保護車組成員不僅僅是上個三防那麼簡單,1946年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的報告就提到了二戰期間英軍坦克成員有37%死於車外,如果他們還得繼續在車外飲茶,那麼核戰爭一旦爆發,英軍就得面對自家坦克沒人開的尷尬局面。

    就是因為這種隱患的存在,他們就搞出了車載加熱器(實際上就是個使用車輛電源啟動的方形的電熱水壺,只不過在外層套了個隔熱層罷了),這下,成員可以在車裡飲茶了。

    第一代車載加熱器被安裝在了百夫長坦克上,從此以後,每一代坦克都會有這種車載加熱器用,光是酋長,就已經用上了第三代,迄今為止,僅有總生產量的萬分之五的車載加熱器因為質量問題要求廠家換貨。

    其實這個煮茶器多多少少還是起作用的,至少,美軍從英國這裡買了一萬臺回去裝在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M2佈雷德利步兵戰車、M109自行火炮等現役戰車上,畢竟這玩意兒確實能提供相對優質的軍用食品,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這玩意兒的確能提升士氣,尤其是對英軍而言,當年美國邀請北約各成員國來看自己新出的M1艾布拉姆斯的小展覽上的那名英國軍官說的那樣,當他得到“這臺車並沒有安裝車載加熱器”的回答的時候,他扭頭就走,還留下一句話:“這坦克真辣雞”,或許這個煮茶器就是靈魂的所在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喉嚨裡生瘡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