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明朝的詩人。2、人物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仙華生、元貞子、元貞道士、仙華道士、幅子男子、無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宮散史、禁林散史,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徵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享年七十二歲。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為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3、人物評價張繼之:是子天分非凡,當令從名師,即有成爾。陳旅:辭韻沉鬱,體裁簡嚴。歐陽玄:氣韻沉雄,如淮陰(韓信)出師,百戰百勝,志不少懾;神思飄逸,如列子御風,翩然騫舉,不沾塵土;辭調爾雅,如殷彝周鼎,龍文漫滅,古意獨存;態度多變,如晴霽終南,眾騶前陳,應接不暇。非才具眾長,識邁千古,安能與於斯?柳貫:吾邦文獻,浙東為盛,吾老矣,不足負荷此事,後來繼者,所望惟景濂耳。楊維禎:①入青蘿山中,不下書屋若干年。得鄭氏所蓄書數萬卷,無不盡閱,閱無不盡記,著書凡千萬言,文師性,性師道,道師先聖先王,未嘗以某代家數為吾文之宗,某人格律為吾文之體。②文浩博淵,深聲鏗蔚,如春江之濤,湠漫無涯涘,如平沙漫漫,鐵騎數萬,縱橫馳逐,不可控馽,如武庫一開,千珍萬寶,光采爛然,如尋河源,至於底柱,至於龍門,至於積石,至於崑崙,不得不止焉。
1、是明朝的詩人。2、人物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仙華生、元貞子、元貞道士、仙華道士、幅子男子、無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宮散史、禁林散史,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徵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享年七十二歲。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為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3、人物評價張繼之:是子天分非凡,當令從名師,即有成爾。陳旅:辭韻沉鬱,體裁簡嚴。歐陽玄:氣韻沉雄,如淮陰(韓信)出師,百戰百勝,志不少懾;神思飄逸,如列子御風,翩然騫舉,不沾塵土;辭調爾雅,如殷彝周鼎,龍文漫滅,古意獨存;態度多變,如晴霽終南,眾騶前陳,應接不暇。非才具眾長,識邁千古,安能與於斯?柳貫:吾邦文獻,浙東為盛,吾老矣,不足負荷此事,後來繼者,所望惟景濂耳。楊維禎:①入青蘿山中,不下書屋若干年。得鄭氏所蓄書數萬卷,無不盡閱,閱無不盡記,著書凡千萬言,文師性,性師道,道師先聖先王,未嘗以某代家數為吾文之宗,某人格律為吾文之體。②文浩博淵,深聲鏗蔚,如春江之濤,湠漫無涯涘,如平沙漫漫,鐵騎數萬,縱橫馳逐,不可控馽,如武庫一開,千珍萬寶,光采爛然,如尋河源,至於底柱,至於龍門,至於積石,至於崑崙,不得不止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