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一世上臺後,很快就面臨著棘手的財政危機,危機的原因是英國與西班牙、法國這兩個天主教國家之間錯綜複雜的宗教戰爭。而軍費全都要國王自己掏腰包。因為當時的政府和王室合為一體,除了王室自己的開支外,國王還必須為王國一切事務買單。
那麼,查理一世從哪裡獲得這些費用呢?
不幸的是,由於有《大憲章》和議會的制約,查理一世在收稅這件事上是不能隨心所欲的。
在1625年6月召開的議會上,議會沒有批准查理一世因為與西班牙和法國的戰事而徵稅的要求,而且還廢除了國王可以終身徵收關稅的特權,宣佈查理一世只可以徵收一年的關稅。年滿之後每年必須經過議會表決同意,方可繼續徵收。
憤怒的查理一世解散了議會,自行向商人徵收新稅,向鄉紳強制性貸款,但是議會反對派暗中活動,領導民眾的抗捐抗稅。於是王權和民權之間的最激烈的較量,在英國曆史中又一次開始上演。查理一世不幸成為這場較量中的的主角。
1628年,在對抗中處於下風的、財政枯竭的查理一世不得不再次召開議會。
鑑於查理此前的作為,所以這次議會一召開,就遞交給國王一份《權利請願書》,表示:願意為國王籌集軍費,但是這必須以國王承認議會的傳統權力為前提。
《權利請願書》重申《大憲章》原則,要求國王不經法律審判不得關押臣民,不經議會同意不得開徵新稅,任何人未被法庭判決有罪,國王不得剝奪他們的財產。
議會開出了35萬英鎊的價碼,換取國王批准《權利請願書》。債臺高築、急需用錢的查理一世接受了這份《權利請願書》。
但是,到了第二年,國王可能覺得這個價碼太低,他開始反悔了。國王和議會的衝突一下變得白熱化,議會當即號召民眾不要再向國王交稅。查理一世覺得向議會這隻鐵公雞要錢越來越困難,作為迴應,他派傳令兵強行解散議會。
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口袋裡沒幾個錢的查理不幸捲入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查理自己不明智地挑起來的,他因為宗教問題使自己和蘇格蘭陷入了一場宗教戰爭。
1639年,窮困潦倒的查理打不下去了,他被迫向蘇格蘭求和,雙方暫時停戰。不過,這並不符合我們這位高傲的國王的性格,以及他對上帝的堅定信仰,他要繼續打下去。事態的發展證明,這最終導致了他被砍了頭。
1640年,完全靠強制手段搜刮錢財的查理走投無路了。
不過,危機並沒有因此得到緩解,與蘇格蘭的戰爭繼續進行。不名一文的查理再也掏不出錢來支撐這場戰爭,他的軍隊面臨兵變,而不甘罷休的蘇格蘭人也在一邊虎視眈眈地等著他支付戰爭賠償。不幸的查理甚至借不到一個便士。
絕望的查理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他被迫宣佈重新選舉議會,在這一年的11月議會再一次召開了,這次議會存在了近20年,被稱為“長期議會”,被後人視為革命開始的標誌。
不過,這屆議會並沒有買查理的帳,議會召開後立即對查理的專制統治進行了清算。議會首先迫使查理逮捕了他的得力助手斯特拉福德伯爵和勞德大主教,然後又以叛國罪判處斯特拉福德伯爵死刑。
雖然查理一世作出了這麼多讓步,但是議會里面的一部分希望對王權作進一步限制,1641年11月,議會通過了這些議員提交的《大抗議書》。查理一世決心不再讓步,他要用武力捍衛國王的尊嚴。
1642年1月,查理一世親自出馬,帶著他的手下闖進下院,以叛國罪的罪名要抓捕與他對抗的5名反對派議員領袖。但議長針鋒相對,慷慨陳詞,說他只聽從議會的指令,斷然拒絕交出這5名議員。查理一世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地離開下院。議員們在議會會場高喊:“特權!”、“特權!”,以抗議查理一世的粗暴行為。查理一世發現他在首都已經失去了支援,就離開倫敦撤向北方。內戰從此拉開了序幕。
當倒黴的、窮得連軍餉都發不出來的查理一世被克倫威爾這個來自民間的梟雄,以及他的充滿革命熱情的軍隊打得落荒而逃之後,他的厄運還沒有結束。受軍隊和民眾影響的下院通過了一項決議,宣稱“人民是一切公正權力的源泉,人民選舉的代表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下院宣佈或制定的任何法案都具有法律效力,所有人都不得違背,即使這些法案沒有得到國王或上院批准。”從而架空了上院,為審判國王鋪平了道路。
不過,克倫威爾先生和下院議長佈雷德肖先生需要的並不是公正的審判,而是要儘快地砍下這個傢伙的腦袋,否則他們的安全和利益就難以保障,況且,他們也需要砍下這顆腦袋以滿足狂熱和憤怒的民眾對鮮血和殺戮的嗜求。但是,將國王付諸審判的動議在議會中卻遲遲不能透過,等得不耐煩了的軍隊決定親自出馬,1648年12月6日,軍隊在一個魯莽大膽的軍官普萊德上校的率領下,將議會中的長老派議員驅逐出議會,普萊德先生就下一個小學教師懲罰遲到的學生一樣,他手裡拿著一份名單,堵住議會的大門,宣佈凡是名單上的長老派議員都不允許進去。這就是著名的“普萊德清洗”。
議會在經過軍隊對議會的清洗之後,這個“殘缺議會”終於通過了審判國王的議案。隨後形成了判決國王死刑的死刑執行書。
因此,查理一世的悲劇在於他過於專注國王的權力,以至於過分地侵犯了貴族和民眾的權利,從而喪失了國王的寶座和自己的頭顱。但是,這場悲劇英華人民也有責任,他們在這次革命中還沒有發展出足夠的政治智慧,以應對這千古未有之變局
查理一世上臺後,很快就面臨著棘手的財政危機,危機的原因是英國與西班牙、法國這兩個天主教國家之間錯綜複雜的宗教戰爭。而軍費全都要國王自己掏腰包。因為當時的政府和王室合為一體,除了王室自己的開支外,國王還必須為王國一切事務買單。
那麼,查理一世從哪裡獲得這些費用呢?
不幸的是,由於有《大憲章》和議會的制約,查理一世在收稅這件事上是不能隨心所欲的。
在1625年6月召開的議會上,議會沒有批准查理一世因為與西班牙和法國的戰事而徵稅的要求,而且還廢除了國王可以終身徵收關稅的特權,宣佈查理一世只可以徵收一年的關稅。年滿之後每年必須經過議會表決同意,方可繼續徵收。
憤怒的查理一世解散了議會,自行向商人徵收新稅,向鄉紳強制性貸款,但是議會反對派暗中活動,領導民眾的抗捐抗稅。於是王權和民權之間的最激烈的較量,在英國曆史中又一次開始上演。查理一世不幸成為這場較量中的的主角。
1628年,在對抗中處於下風的、財政枯竭的查理一世不得不再次召開議會。
鑑於查理此前的作為,所以這次議會一召開,就遞交給國王一份《權利請願書》,表示:願意為國王籌集軍費,但是這必須以國王承認議會的傳統權力為前提。
《權利請願書》重申《大憲章》原則,要求國王不經法律審判不得關押臣民,不經議會同意不得開徵新稅,任何人未被法庭判決有罪,國王不得剝奪他們的財產。
議會開出了35萬英鎊的價碼,換取國王批准《權利請願書》。債臺高築、急需用錢的查理一世接受了這份《權利請願書》。
但是,到了第二年,國王可能覺得這個價碼太低,他開始反悔了。國王和議會的衝突一下變得白熱化,議會當即號召民眾不要再向國王交稅。查理一世覺得向議會這隻鐵公雞要錢越來越困難,作為迴應,他派傳令兵強行解散議會。
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口袋裡沒幾個錢的查理不幸捲入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查理自己不明智地挑起來的,他因為宗教問題使自己和蘇格蘭陷入了一場宗教戰爭。
1639年,窮困潦倒的查理打不下去了,他被迫向蘇格蘭求和,雙方暫時停戰。不過,這並不符合我們這位高傲的國王的性格,以及他對上帝的堅定信仰,他要繼續打下去。事態的發展證明,這最終導致了他被砍了頭。
1640年,完全靠強制手段搜刮錢財的查理走投無路了。
不過,危機並沒有因此得到緩解,與蘇格蘭的戰爭繼續進行。不名一文的查理再也掏不出錢來支撐這場戰爭,他的軍隊面臨兵變,而不甘罷休的蘇格蘭人也在一邊虎視眈眈地等著他支付戰爭賠償。不幸的查理甚至借不到一個便士。
絕望的查理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他被迫宣佈重新選舉議會,在這一年的11月議會再一次召開了,這次議會存在了近20年,被稱為“長期議會”,被後人視為革命開始的標誌。
不過,這屆議會並沒有買查理的帳,議會召開後立即對查理的專制統治進行了清算。議會首先迫使查理逮捕了他的得力助手斯特拉福德伯爵和勞德大主教,然後又以叛國罪判處斯特拉福德伯爵死刑。
雖然查理一世作出了這麼多讓步,但是議會里面的一部分希望對王權作進一步限制,1641年11月,議會通過了這些議員提交的《大抗議書》。查理一世決心不再讓步,他要用武力捍衛國王的尊嚴。
1642年1月,查理一世親自出馬,帶著他的手下闖進下院,以叛國罪的罪名要抓捕與他對抗的5名反對派議員領袖。但議長針鋒相對,慷慨陳詞,說他只聽從議會的指令,斷然拒絕交出這5名議員。查理一世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地離開下院。議員們在議會會場高喊:“特權!”、“特權!”,以抗議查理一世的粗暴行為。查理一世發現他在首都已經失去了支援,就離開倫敦撤向北方。內戰從此拉開了序幕。
當倒黴的、窮得連軍餉都發不出來的查理一世被克倫威爾這個來自民間的梟雄,以及他的充滿革命熱情的軍隊打得落荒而逃之後,他的厄運還沒有結束。受軍隊和民眾影響的下院通過了一項決議,宣稱“人民是一切公正權力的源泉,人民選舉的代表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下院宣佈或制定的任何法案都具有法律效力,所有人都不得違背,即使這些法案沒有得到國王或上院批准。”從而架空了上院,為審判國王鋪平了道路。
不過,克倫威爾先生和下院議長佈雷德肖先生需要的並不是公正的審判,而是要儘快地砍下這個傢伙的腦袋,否則他們的安全和利益就難以保障,況且,他們也需要砍下這顆腦袋以滿足狂熱和憤怒的民眾對鮮血和殺戮的嗜求。但是,將國王付諸審判的動議在議會中卻遲遲不能透過,等得不耐煩了的軍隊決定親自出馬,1648年12月6日,軍隊在一個魯莽大膽的軍官普萊德上校的率領下,將議會中的長老派議員驅逐出議會,普萊德先生就下一個小學教師懲罰遲到的學生一樣,他手裡拿著一份名單,堵住議會的大門,宣佈凡是名單上的長老派議員都不允許進去。這就是著名的“普萊德清洗”。
議會在經過軍隊對議會的清洗之後,這個“殘缺議會”終於通過了審判國王的議案。隨後形成了判決國王死刑的死刑執行書。
因此,查理一世的悲劇在於他過於專注國王的權力,以至於過分地侵犯了貴族和民眾的權利,從而喪失了國王的寶座和自己的頭顱。但是,這場悲劇英華人民也有責任,他們在這次革命中還沒有發展出足夠的政治智慧,以應對這千古未有之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