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被囚禁的王者

    辛棄疾一首“東風夜放花千樹”的《青玉案·元夕》,深入人心。它常被認為是婉約派的“情詞”,描述一種遲遇心上人的惋惜之情。特別是“眾裡尋他千”一句,讀來讓人不禁聯想起尋找夢中戀人的漫長與艱辛。乍一讀這後四句,整個給人的意境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一聲嘆息和不期而遇喜相逢的一絲欣慰。 是這樣的嗎?辛老真的是看見了生命中的一見鍾情而後寫下了此詞嗎?答案是否定這裡,辛老要說的是他一直追求的志向,如同每一個人的戀人,如同元夕夜的“暗香”,都曾是那麼美好的東西,讓他千的尋。直到有一天的“驀然回首”,他有了新的發現。 “眾裡尋他千”是一種意境,一種努力之後的淋漓境地。句中的“他”是人而非人。是人,是因為“他”指出了一種形象,讓你感覺這是實在的,發生於生活中的,活生生躍於眼前的。而非人,是因為“他”又意指一種情操,一種精神上的追求,是高於物質的生活的。如此讀出此句,非但琅琅上口,並且合乎上下文邏輯,更妙的是,用一種異常簡單的方式盡了抒情之極——每個人讀的時候,“他”都是不一樣的。 “驀然回首”,可以理解為類似於禪宗中的頓悟,一種精神上的豁然開朗,因為辛老開始從完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那個“他”了!於是緊接著,他所得到的自然也是豁然不同的感悟: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迴應前句的“他”,“燈火闌珊”迴應上片的花樹星雨、鳳簫玉壺。整首詞渾然一體,大氣磅礴地抒發了一種惆悵之情。 再來細讀這首詞。上下闋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境:元夕的繁鬧和燈火闌珊處的他。他就是辛老本人,辛老本人就站在燈火闌珊處。 可能有些糊塗了:剛才還說,這“他”是意指,可以指代任何精神上的追求,怎麼現在又成了辛老本人了?沒有錯,因為這是來自兩個不同層面的理解。說“他”是意指,那是站在去體會像你我一樣的讀者在誦讀時候的感受這一層面去理解的。你讀此詞至此句時,就會有你理解的“他”出現,換一個人讀來,可能就大相徑庭。而說“他”是辛老本人,卻是站在去體會當時辛老在寫詞時候的心情這一層面去理解的。兩者並不矛盾。讓我們想象一下:熱鬧的元宵節晚上,歡歌笑語。一個老人獨自站在街市的一隅,偶然感觸到眼前的一切是那麼的熟識而又陌生。熟識是因為這決不是第一次過元宵節,同樣的主題每年都發生。而陌生的卻又是每次主題中的角色——蛾兒雪柳,尤其是老人自己,每次心情迥異。一個落單的身影,一顆孤寂的心靈,和一個永不放棄的志向。於是他寫下了這首詞。感嘆道:美好的事物啊,你一直就在發生,我亦不曾停止過對你的追尋。驀然間,回首望:望見了自己那幽獨的身形走過的卻是那麼一條惆悵的路啊……我看到了:我不僅看到了自己的心靈,我還看到了同路上許多似曾相識的心靈。儘管這一切的共鳴和慰藉來得那麼突然,去得那麼匆匆,但我從無倦悔於這多年來千的追尋之路。我依舊相信,如同這元夕一般,這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即如梁啟超對此詞所評: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你會不會執著,繼續喜歡還是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