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布的分享

    這有樣一個職場段子: 一個人跑去問老闆:我都有十年工作經驗了,為什麼您還不給我漲薪水呢?老闆回答說:你是有十年工作經驗呢,還是一年工作經驗用了十年呢?說一句刻薄又現實的話,“人到中年,不如狗”。

    工作10年以後,剛好就碰到了職場35歲牆, 在這裡,企業覺得你貴, 開始考慮是不是要換血, 所以已經不是漲薪的問題,而是被裁員的問題了。

    如果重新去找工作,還要被人挑剔,“工作這麼多年了,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這種能力,比我們去年招的畢業生都不如。 ”

    雖然沒有人真正喜歡一年工作經驗用十年,但是一年工作經驗用十年也是悲哀。在職場上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 被動成長

    有一種人,從小到大都是被安排長大的,他們的人生被他的爸爸媽媽安排的,上學,補習,上父母的認為有用的興趣班,高考填志願,父母給報的,然後到了大學,忽然父母不管了,頓時他們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隨著大流畢業找工作,他們也沒有自己的目標,找到那家算那家。到了公司,安排做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公司發展快,他的進步就快,公司發展慢,他也就不發展,反正朝九晚五,老婆孩子熱炕頭。

    他們不會過多的思考怎麼可以更多成長,也就是一年經驗,後面都在重複。

    2) 一直在做低水平重複的工作

    還有一種職位,這個職位事情瑣碎重複,比如大公司行政,定機票,貼發票,列印,叫水,一條龍,每天都可以安排的很滿,但是都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於是就一直就沒有成長。

    這一類工作做的再好,也沒有發展空間,成長得只是年紀,而沒有經驗。

    驢拉磨

    3) 碰到困難就退卻,沒有挑戰的困難的勇氣

    還有一類,分配工作的時候,簡單的任務爭著要,從來不主動爭取重要的任務,因為重要的任務都相對複雜,即使安排過來了,也則推三阻四,說怕完不成。於是久而久之,放棄了成長的機會,就一直做簡單的任務。

    這就是俗稱的,沉溺在自己的舒適區,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只做自己熟悉,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對於自己有點困難事情,連想都不想。所以自己的能力圈一直不擴大。

    所以,一年經驗用十年的最大原因就是,大多數人已經不能工作中學到東西了,已經不能獲得新經驗了。也許這樣的情況正發生在你的身上,想想你已經多長時間沒有從正在做的專案中學到東西了,工作無非就是走流程,一天又一天不斷的重複。那應該怎麼讓自己成長起來,而不會停滯不前, 一年工作經驗用十年呢?

    有關“經歷的歷練”,經歷本身並沒有價值,重要的是否能從經驗中總結經驗,從而獲得持續的成功,著名管理學大師詹姆斯·馬奇《經驗的疆界》曾經區分好出高智學習和低智學習兩種模式。

    高智學習是從經驗中能夠提煉出規律,具備這樣學習能力的人可能只需要很短的經驗的歷練可以獲得對規律的洞見,就能夠透過這些經驗驗證出做事的規律所在。而一些人雖然有很多經驗,但是隻是時間的積累,只是在做低智學習,在低水平簡單重複,這樣的人,即便能夠獲得成功也是靠運氣,但偶然因素退去,是難以持續成功的。

    1) 你應該使用雙環學習

    要做到高智學習,需要改變我們的學習方法, 使用雙環學習。 一般我們在經驗中學習,有三種方式,見招拆招,單環學習,還有雙環學習。

    見招拆招, 他們的經驗積累和學習成長來自環境,只有自己的沒有達到環境的要求,才會主動去學習積累,當自己的能力達到了環境的要求的時候,他們就停止學習了。小的環境的變化已經不能改變他們的,他們日復一日重複自己,一年工作經驗用十年。只有當環境鉅變,比如說裁員, 他們才會改變。

    而單環學習和雙環學習則是主動學習, 有問題,他們會解決問題,主動學習,沒有問題, 他們會觀察結果和目標的差距,開始思考新的解決方案,會試圖改變自己的行為來改良結果。他們會嘗試新的方案,看看新的方法的可行性,或者引入外部方法,爭取最好的記過。

    所謂單環學習,只是透過一般的學習,尋求行為和結果之間的匹配,以保證組織的正常運轉。從本質上講,單環學習可以保證學習行為的進行但不能保證取得優異的效果。

    比如說,最近我們在做一個報告,這個報告的資料需要處理,最快的方法是把資料複製到Excel裡面, 根據我們演算法,手動處理這些資料,生成圖表,手動把結果放到我們的PPT上。

    問題是:生成報表

    對策是:Excel生成圖表

    結果是:可以正確生成報告, 但是手動處理中間可能出錯

    在我們中在做的過程中,發現手動處理,只要一不小心複製資料的時候出錯,就有可能整個報表都是錯誤的。 也就是沒有辦法保證報表的正確性,為了教研正確性,把資料進行重新統計,所以要一個人做,一個人檢查。也就把事情解決了。

    還有比如說,上班的時候,特別是下午,覺得困,於是就買咖啡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就是單環學習。

    雙環學習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瞭解產生現象的根本原因和假設,從原因和假設處進行校正,最後再去得出最優解決方案。

    對於報表,我們反思了手動生成報表, 如果是臨時的報表,員工手動生成是沒有問題,但是對於常用的報表,就應該是要有長遠的解決方案,於是我們讓IT人員根據資料,自動生成報告,一次性從根本解決問題。

    而對於喝咖啡解決困的問題,我們覺得理所當然,可是你看一部,人喝了咖啡是可以清醒,當不是直接後果,原來,咖啡裡面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快了新陳代謝以後,人就精神了,所以如果你要人清醒,可以不僅僅是喝咖啡啊,提高人的新陳代謝就可以了。

    所以要學些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使用雙環學習,可以讓我們對於事情又更深的洞察,你看到的東西比別人多,得到的經驗和思考比別人多,那你的經驗就是比別人豐富。使用雙環學習,可以讓你跟別人一樣幹活,得到的經驗比別人多。

    2) 提高自己的可遷移能力

    職場上,我們使用的能力,在不同的工作之間,有70%的能力是通用能力, 你的職位越高,通用的人力越多,這些能力就是可遷移能力。

    在《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一書中,作者將可遷移能力簡單為三大類:資訊和資料處理能力、人際能力、事務處理能力。

    你可以看到, 簡單的技能在下面,複雜的技能在上面,當你的技能越低,你的被支配的程度越高,當你技能越高,你的自由度越高。

    而對於越高的技能,通用性越高,這是你可以遷移的能力。 所以我們要注意培養我們的通用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他跳槽,換了行業,但也混的風生水起,這就是遷移能力強的人,他的能力不是用十年,是用一輩子,而且是有效的。

    而有的人,跳槽以後,發現越跳越差,他的經驗不可遷移,前面的經驗對於他來說沒有辦法繼續用,他的經驗就是歸零重來。

    3) 降低自己的“哇薩比”指數

    這個指數是這樣的,每個人說“我SB”的次數,如果你經常說,說明你經常遇到難題,遇到挑戰,你的指數低,如果你很久沒有說了,說明你很久沒有遇到挑戰了。

    當一個人再一個公司呆久了,對於公司的業務已經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這個時候,每天來了就是打卡,開電腦,工作2個小時,然後其他時間就是看網頁,刷手機,這個時候, 你會發現日子挺好過。

    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聲音來提醒自己,你的哇薩比指數太大了,危險,危險。

    前幾天我跟朋友吃飯的時候,跟他聊起工作,他憂心忡忡的說:“我去年剛加入這個公司的時候,每天都過得很難,我發現大家都比我厲害,我沒有辦法超過他們, 我天天說哇薩比。而現在我發現,已經沒有什麼挑戰了?”這個朋友在這家公司混的不錯,我告訴他,你應該把業務撿起來, 思考工作是否有改進的地方,還有就是建立一個副專案,讓自己忙碌起來。

    古羅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將軍,總是在他面前吵吵著要提升。他報告:“我應當進入更重要的領導崗位。因為,我經驗豐富,參加過10次重要戰役。”哈德良皇帝隨意指著周圍的戰驢說:“親愛的將軍,好好看看這些驢子,它們至少參加過20次戰役,可它們仍然是驢子。”你不能成為這之驢子。

    在職場中,如果你被動成長,一直在低水平重複工作,呆在自己的舒適區,那以後那會出現一年經驗用十年,為了讓你的經歷成為經驗,你需要雙環學習,培養自己的可遷移能力, 時刻提醒自己跳出舒適區。

  • 2 # 範範聊職場

    這個問題更像是:工作經驗和工作年限為何不能劃等號。

    在跳槽求職的時候,我們通常發現招聘啟事上會寫:要求**年工作經驗以上,接下來相匹配的對應那**年的具體工作能力。同時,我們也發現,雖然有的人工作了10年,但工作能力並沒有多麼厲害,甚至誇張一點只有1年經驗,為什麼呢?

    1.把同樣的工作內容重複工作了10年。

    說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的確有的工作就是這樣,比如行政人員,如果不能升職再多涉及一點人事內容,基本幹一年和十年沒有太大差別。

    2.不思進取,永遠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裡。

    只做自己瞭解並擅長的活,即使不斷的增加工作年限,稍微有挑戰的任務都會推諉給其他同事或是外包。

    3.停止學習,跟不上時代發展節奏。

    時代變化太快,很多人從進入職場那天,一直都是吃老本,不更新迭代知識,更別說主動去尋求改變和發展,新的事物不開放接受,只會抱怨,那無論工作多少年,都是被動讓時代推著走,還是像剛畢業大學生一樣,做著基層的崗位,做著基礎的工作。

    總之,你的工作能力是否和你的工作年限匹配是每一個職場人都要考慮的問題,切不可“工作十年如一日,職場天天都重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築控制高度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