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可見證
-
2 # 而知而行的歷史
蘇軍和美軍,在二戰中的戰爭理論迥然不同,這與他們所對陣的敵人是分不開的。
蘇軍在1930年代就開始對大縱深作戰理論的研究,並在二戰爆發前在烏克蘭、白俄羅斯進行了多次戰爭演練,初步論證了大縱深作戰的正確性。與德國的閃電戰,講究“批亢搗虛”不同,大縱深作戰理論針對一戰中各參戰國陷入塹壕戰,久拖不決,造成戰爭物資和人員的極大損耗的情況,相對應地在寬正面擊中優勢兵力的以殺傷兵器,同時壓制敵方整個防禦縱隊,在選定防向上突破其戰術地幅。然後將發展勝利的梯隊(坦克、摩托化步兵、騎兵)投入交戰,並以空降兵實施機降,迅速將戰術勝利轉變為戰役勝利,以求儘快達到預定的目的。因此,蘇聯軍隊對戰爭的定義,是一種奇正相合的戰術。每次戰爭都集結了百萬以上的兵員和數以萬計的殺傷兵器(自行火炮、坦克、飛機),對德軍正面進行全面壓制。然後選擇一個突破口,撕裂德軍的防線,分割包圍德軍。
(血腥的城市攻防戰——斯大林格勒戰役)
蘇軍在1941年6月至1942年11月間,處於戰略防禦的態勢,大縱深是進攻戰役理論,蘇軍此時正被動挨打,因此沒有發揮的餘地。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後期,朱可夫調集了125萬生力軍反包圍圍困斯大林格勒的德軍,堪稱是大縱深進攻戰役理論的實踐戰。雖然部分德軍得以逃脫,但其最精銳的第六集團軍被圍投降。軸心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共傷亡85萬人,其中75萬人陣亡或受傷,9.1萬人被俘,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損失了東線南翼兵力1/4,大縱深戰役理論取得了輝煌戰果。此後爆發了一系列的大規模的戰役,德軍已經由於後勤補給困難,已經難以發動閃電戰,被迫進入了蘇聯掌握的戰爭節奏。雖然能依靠戰術勝利給蘇軍造成大量殺傷,但是蘇聯的恢復能力驚人,使得蘇聯每次都能組織起大縱深作戰所需要的兵力和裝備。在1944年的十次斯大林突擊戰役後,德軍被全部從蘇聯國土上趕出去了,蘇德戰場進入到了蘇軍戰略反攻階段。
(十次斯大林突擊)
二戰結束後,蘇軍在大縱深作戰理論上進行了發展,並發展出了“諸兵種聯合作戰”的理論,在1970年代風行一時。直到1991年,海灣戰爭以美國的“精確制導”開啟了戰爭的新理論,俄羅斯軍隊也進行了相應的軍改,針對現在的恐怖襲擊和城市巷戰多發的特點,執行了“模糊戰爭”的理論,不戰而屈人之兵。
美軍在1941年12月之前還是一個生意人,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華人迸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組織了一支1100萬的軍隊,主要戰術為歐洲的海軍登陸作戰、亞洲的“蛙跳”戰術。美軍在二戰爆發前的1939年,全國只有33.5萬人的規模,戰爭經費只有10多億美元。靠著兩大洋的阻隔,美國沒有歐洲國家戰爭危機,因此美軍的戰爭理論並不發達。這也是日本認定美國軍隊是一群少爺兵的原因。美軍參戰後,其龐大的工業實力,使其迅速成為了盟軍的兵工廠,美軍不僅自己參戰,還給世界各個戰場輸送給養和物資,有名的“滇緬公路”、“駝峰航線”都是美國支援東亞戰場的例子。
(駝峰航線:1500美軍航空兵犧牲)
日本在開戰前,兵器裝備的在技術上有一些優勢,如“零式”戰鬥機的機動效能要比美軍當時服役的戰鬥機效能要好的多。然而美國強大的技術儲備和工業實力,使得在戰爭後期,不管是技術實力,還有數量,美軍都遠遠超過日軍。在歐洲戰場,美軍依靠數量優勢也抵消了德軍的技術優勢。
因此,美軍的作戰方式一貫凌厲而霸道,用讓德軍和日軍都羨慕的裝備優勢,在戰場上做充分的炮火準備,逼迫日本和德軍都放棄了在灘塗(美海軍強大,很多戰役都是登陸作戰)決戰的想法,不得不把戰場擺在了內陸。然而,美軍的陸航一樣掌握著制空權,使得德軍的“閃電戰”沒有辦法奏效——閃電戰的前提要求是充足的給養和制空權。德軍最後的“阿登反擊戰”即是因此而後繼乏力,沒有再現敦刻爾克的戰場奇蹟。
(美軍統帥部的軍官)
德軍評價美軍的戰法是一線平推,沒有任何的戰術可言。言談中不乏輕蔑,也有羨慕的成分。這樣的戰爭,也只有美軍能打的起,因為美軍有佔據碾壓優勢的國力,美軍打的起一線平推的戰術,讓德軍無隙可乘,被迫進入了美軍的節奏。在亞洲戰場的日本軍隊也同樣如此,美軍對日本本土的“地毯式轟炸”讓那一代的日本人一直都有心理陰影。這樣的戰爭已經失去了指揮的藝術,美軍的五星將軍們只需要把物流工作做好,把攻擊次序安排好,一鍵A(ttack)過去就可以了。
二戰後,由於核武器的問世,恐怖平衡被建立。美軍也適時發展了“有限戰爭”的理論,將戰爭視作政治的延續。比如越戰,美軍謀求的事“擊退北越的侵略,提高南越的生存能力”,因此就沒有出現二戰中對德國、日本法西斯的“無限戰爭”的情況,這也意味著美軍願意通談判達成和平。因此,即使美國有讓對手無條件投降的能力,也會“犧牲軍事勝利”以換取戰爭的政治解決,出現“勝利者妥協”的情況。因為一旦出現失敗者被徹底擊敗,或被要求無條件投降,他們很容易選擇放棄限制戰爭的政策,而導致戰爭升級。
回覆列表
二戰按歐美國家的計算方式,全面爆發以德國入侵波蘭為起始點(中國1931年9.18就受倭寇入侵、德國此前吞併奧地利和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被歐美國家無視了。而波蘭更是與德國共同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後來被德國入侵也是活該)。英法終於綏靖不下去了向德國宣戰,前蘇聯出於自身擴大戰略縱深及清算曆史恩怨的目的無恥的與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
如果說斯大林對德國會把攻擊目標對準蘇聯及英法會縱容甚至鼓勵德國向蘇聯進攻一無所知的話,那其實根本不符合實際情況。所以斯大林才會與德國共同瓜分波蘭,目的就是把對德戰線儘可能向西推進,以爭取對德戰爭中有更廣闊的戰略空間。
雖然,前蘇聯很想把德國的進攻入侵擋在國境線外,但也做好了以空時換時間的準備。而且也透過與德國簽訂條約的方式儘量把德國的入侵時間推後。其實希特勒的主攻方向在《我的奮鬥》中早已說明白了,那就是向東歐要日爾曼民族的生存空間。這點前蘇聯心知肚明、英法也同樣明白。然而讓斯大林開懷、英法大驚失色的是希特勒在向蘇聯進攻前選擇了優先向西線的英法聯軍發動了進攻,希特勒如此做一是為了掃清後路英法的虎視眈眈、二是為報一戰時的一箭之仇。
當德國在歐洲大陸上打敗了法國、消耗了英國的力量之後,果然轉頭撲向了蘇聯這個希特勒真正要侵略的目標。斯大林在償試禦敵於國門之外無果後,果斷以西面前線的拼死抵抗換來的時間將主要的工業都搬到了更東面的戰略後方。同時在東線挫敗了日本的進攻後,馬上與日本簽訂和約好專心應對希特勒德國的全面進攻。並與英國結成的共同對付德國的軍事同盟。
除了在戰略上以空間換取時間外,蘇聯基於自身資源和生產能力考慮,奉行武器裝備僅保證最低要求效能即可的原則,即降低了武器裝備的生產成本又大大提高了產量。實現了以自己的技術裝備數量來抵削德軍裝備上的技術優勢(實際上德國的精良裝備也確實被蘇聯的數量優勢所抵消了)。
正由於蘇聯的以空間換時間、以低標準的裝備數量來對抗德國的裝備質、穩住東線專心應對西線德國及與英國結盟等這些措施,最終迎來了美國的參戰和二戰的勝利。
而美國其實對德國迅從一戰戰敗後速恢復,會再次發動戰爭是心知肚明的,並且用8億馬克的貸款為德國走出財政困境給德國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一戰使英國國力受到了重創、從債權國成為了債務國,美國了大財,使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國倫敦轉到了美國紐約。除積極支援一戰後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來削弱英國外,美國同樣樂於看到另一次Continental大戰來徹底把從日不落帝國擊下神壇,以使美國能取英國而代之。
當英法德俄終於開啟了大戰時,美國先是用一戰故智大發戰爭財,當歐洲的參戰各國的血都快耗盡時,美國決定要直接出兵以獲取二戰果實了。然而,與蘇聯相同的是如果要專心參與二戰,同樣要面對此時正在全面侵略中國的日本。美國很清楚,日本要保證戰爭的進行,那麼鋼鐵、橡膠、石油等戰爭物資就會有大量需求。於是美國試圖以切美國供應為手段,強制要求日本在東方能安份守己。然而美國低估了日本要稱霸亞洲的戰略決心、也低估了日本的瘋狂賭性。最終美日間的戰爭還是以被日本先行偷襲的方式拉開了序幕。
但是美國並不但憂,因為美日間隔著遼闊的太平洋,美日間的戰爭基本危脅不到美國本土。以美國的龐大的生產能力,美國完全有能力與盟國一起在歐亞同時耗死德日兩國。
事後,也充份證明了蘇聯和美國二戰中的措施的正確性。二戰後蘇聯崛起,而美國也如願以償的替英國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