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者李楓
-
2 # 第七營養一糖尿病科普
糖尿病的治療應該是在綜合治療,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自我管理、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任何型別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需由熟悉糖尿病治療的營養(醫)師指導下依據治療目標接受個體化醫學營養治療。多大學術的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伴有代謝綜合徵的其他表現,如高血壓、血脂異常以及血尿酸異常等,所以糖尿病的治療還包括降糖、降壓、調脂和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戒菸等措施的綜合治療。
一.飲食治療的原則
長期高血糖是導致糖尿病一系列併發症的基礎。因此飲食是治療就是保持合理體重,做到均衡營養,還要控制好血糖。調整飲食,增加體力活動量,控制體重,是2型糖尿病治療重要環節。有些人錯誤的認為,糖尿病飲食控制就是,“不能多吃糧食、不能吃水果”,寧可捱餓,也不敢多吃一口。其實糖尿病飲食並不是不能吃不能喝,而是要科學地飲食。既要充分享受飲食的樂趣,同事有獎血糖控制好。由於糖尿病患者的體重、體力活動、病情、併發真以及用藥情況不同,不可能適用於所有患者的統一飲食食譜,但飲食原則是共同的,控制總能量、低糖、低脂、適量蛋白質、限鹽、富含膳食纖維的飲食。一般來說,糖尿病飲食控制制定要做到“1個平衡,3個兼顧”,即平衡飲食,兼顧控制血糖、血脂、血壓、體重,兼顧併發症的防治,兼顧個人生活習慣和飲食愛好。
飲食方面做好兩件事是關鍵:
1.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對照了理想體重及活動強度,計算並確實每日應攝入,的總能量,即每天應該吃多少量。
二.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掃吃多懂,控制體重。每餐八分飽,晚餐飲食要清淡易於消化。少葷多素,不暴飲暴食。不宜飢一頓飽一頓,不經常在外就餐。多吃就要多運動,運動不多就不要多吃,要維持體重在十一範圍內。觀察自己的體重及腰圍,如果一段時間內體重及腰圍繼續增加,說明還是吃的太多,飯量還可以減適當減少。
三.決定每天應該吃多少
要想弄明白每天應該吃多少,也就是進食量,要弄懂兩方面的問題:全天的總攝入量和主副食如何搭配
1.計算理想體重:理想體重=身高(釐米-105)
2.判斷自己的體型:計算體重指數(BMI);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
3.理想體重和體型確定之後,計算一天所需要的總能量:一天所需要得總能量=理想體重(千克)×每千克理想體重所需要的能量。
四.糖尿病患者運動時在飲食上需要的問題。
1在進餐後半小時至1小時進行運動,不要再進餐後立即進行運動。
2如果運動時間較長,已在運動前和運動中途適當進食,以防止運動過程中發生低血糖。在進行體育鍛煉時,不宜空腹。
3根據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在運動結束後的2小時內可增加進食量。晚飯後至睡前如工作或活動時間過長,要適當增加食物。當活動強度有較大的變化,如游泳、打球等,也應增加少量食品。
4 如果您的體重在理想體重範圍內,而不需要控制體重,那麼運動消耗的能量應該從飲食中補償,原則是消耗多少補充多少以維持理想體重。
第七營養-糖尿病科普,專注醫學營養傳播,專注膳食營養與代謝性疾病的生活方式干預,為肥胖與糖尿病人群提供醫學營養解決方案。
-
3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長期血糖增高,會導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損並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糖尿病發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這些併發症會極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減少其壽命。
老爸糖尿病8年了,這糖尿病併發症我該怎麼幫他預防?有啥好辦法嗎?儘早做到對糖尿病併發症的認識和預防,可抑制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進展,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及預後極為重要。
1. 提高對糖尿病早期訊號的警惕。
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出現前,還有一些早期訊號應引起重視:如飯後還經常感到餓渴;就餐前容易出現心慌、出虛汗、乏力等;傷口感染不易癒合;近期視力明顯減退;無明顯原因的手足麻木、疼痛、發涼等感覺異常現象;容易激動,疲勞等情緒變化;小便次數增多等,應想到可能己是糖尿病早期。
2. 提高對運動的認識。
運動可以減輕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抵抗,提高肌肉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調節糖代謝,降低血糖,減少尿糖;促進脂肪組織分解,糾正脂肪代謝紊亂,減少體內脂肪,降低血脂,調節體重而減肥;提高體力,促進健康,預防和控制感染及其它併發症的發生。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非常有益。
3. 提高對營養選擇的知識。
糖尿病患者在飲食安排上要做到定時定量,清淡少鹽,粗細搭配,易於消化吸收。患糖尿病並不意味著要完全和糖類(碳水化合物)說再見,可選擇一些消化較慢、能提供穩定能量的糖類,如全穀類、豆類、堅果、新鮮蔬菜和水果。關鍵是要控制好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4. 控制體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素。透過運動和飲食來實現減肥,特別要關注腹部脂肪,因為腹部減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
5. 控制血壓。
高血糖就是血壓增高的原因,高血壓又是糖尿病死亡率的一個顯著獨立因素,因此兩病治療要齊頭並進。應當從血壓大於等於130/80毫米汞柱開始干預,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調整降壓藥。
6. 控制血糖。
空腹血糖應低於6.0mmol/L,至少應低於7.8mmol/L;餐後血糖應低於8.0mmol/L,至少不高於10mmol/L。凡是已經發生了併發症的患者,說明糖尿病治療很不理想。
7. 控制膽固醇。
糖尿病患者每年應檢查血脂一次,低密度膽固醇(LDL-C)應小於等於2.6毫摩爾/升。調脂藥物治療後6~8周複查,如達標後每半年複查一次。患者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是減少冠心病危險性的重要措施。
8. 控制感染。
感染對於糖尿病人,是一次嚴重的應激。應激就是一次打擊,將會促使胰島素的拮抗激素異常分泌,這時血糖也就異常升高,加重了糖尿病病情。糖尿病一旦遇到感染,哪怕是感冒發熱都要及時接受治療,必要時使用高效抗病毒或抗菌藥物,及時遏止感染的發展。
9. 控制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Ⅱ型糖尿病人中有74%存在胰島素抵抗,其對人的危害是相當嚴重的。要減輕胰島素抵抗,就要改變原來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要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積極減肥;二甲雙胍是肥胖型糖尿病人的首選藥,不僅能降糖,也能降低胰島素抵抗和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10. 控制不良生活習慣。
如限酒,戒菸,可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吸菸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不吸菸者高出三倍。
11. 做到“三勤”
勤看醫生:每年應看2~4次醫生,打胰島素者就診頻率還應增加;勤查糖化血紅蛋白:一年查2~3次糖化血紅蛋白,該指標可反映患者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勤做相關檢查:每年做一次眼底、心電圖、腎臟及神經系統、足部檢查,爭取早期發現糖尿病併發症,早期治療,以防不測。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糖尿病以2型即非胰島素依賴型為常見。2型糖尿病最顯著的病理特徵就是胰島素抵抗,即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迫使身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確保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使得組織細胞可以獲得足夠的能量。當胰島素功能衰竭之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血糖自然升高。
必須指出:胰島素抵抗不僅僅會出現血糖代謝的異常也會導致血脂代謝的異常,其結果一定會出現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如動脈硬化、冠心病、眼底血管受累、腎臟受損、高血壓、高尿酸血癥等,控制糖尿病出現併發症的關鍵在於控制高胰島素血癥。
從本質上說,控制了胰島素抵抗的問題,基本就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出現併發症的機率。教科書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糖尿病的併發症難以避免,這種說法個人認為是有失偏頗的。
胰島素為何會升高?簡單地說就是我們進食了糖或含澱粉的食物。大幅減少這些食物胰島素抵抗自然緩解,各種糖尿病併發症自然就會大幅減少。寫到這裡,有人一定會問:身體組織細胞如何獲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