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沉船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蜀漢政權的勢力從劉備奪取漢中稱漢中王時達到了頂點,然後從關羽襄樊之戰大敗開始,經孫權偷襲荊州,劉邦在夷陵之戰全軍覆沒,同時蜀漢國內叛亂四起,由此蜀漢勢力陷入最低谷,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五年後,憑藉個人能力積攢了北伐的實力與兵力,於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的六年中,發動了五次針對曹魏的北伐。
如果以當時的實力來看,曹魏佔據中原地區,擁立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擁有帶甲武力四十五萬,而蜀漢的地盤只有益州一個州,全國總兵力不到十萬人,蜀漢的實力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是整個諸葛亮北伐期間,除了曹真一次極不成熟的南征蜀漢之外,全部是諸葛亮以弱伐強,曹魏只有被動防守。
諸葛亮北伐
為何實力弱的蜀漢,佔據了戰爭的主動權,而實力強的曹魏,卻一味防守呢?這與我們的基本常識判斷完全是不同的,不禁讓人感到疑惑。
如果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也許你會明白。先大概瞭解一下當時整個天下的地緣政治情況,先說蜀漢:
蜀漢只有益州一個州的地盤,蜀漢與曹魏在漢中交界,中間隔著八百里的秦川,如果蜀漢要攻打曹魏,或者曹魏要進攻蜀漢,都只能翻越過八百里秦川進攻對方,這是他們唯一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但是八百里秦川的地理位置非常難以進行大規模打仗,有的地方甚至沒有路,只靠著裝在懸崖上的棧道才能通行。
北伐前的三國形勢圖
如果蜀漢與曹魏要進行戰爭,首先要準備的就是解決糧食及其他物資的運輸問題,這在冷兵器時代是非常難的,當年漢中之戰時,強大的曹操就是因為運輸困難,被迫退出漢中,將漢中之地拱手讓於劉備。所以蜀漢與曹魏如果要交戰,是有困難的,也正因為有困難,所以不能經常交戰,如果從公元228年開始算起,諸葛亮北伐有5次,曹真有一次未遂南征,加起來也不過6次。
蜀漢與東吳政權在秭歸與永安一線交界,也就是今天長江三峽的位置,夷陵之戰期間,雙方還是敵人,但劉備在夷陵大敗後,徹底失去奪回荊州的希望,迫於無奈,只能暫時與東吳議和,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權,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東吳再次締結同盟,所以蜀吳兩國邊境相對來說,幾乎沒有戰爭發生。
三國形勢圖
曹魏佔據了中原及北方九州,分別是冀州、幽州、幷州、青州、豫州、兗州、徐州、司隸州、涼州,曹魏在西南與蜀漢在漢中交界,在東南與孫權在荊州自西向東一直到長江入海口都交界,雙方有著幾千公里的國界線,中間只隔了一條長江,雖然長江會阻擋雙方發生進一步的深度戰爭,但是由於雙方的國界線太長,需要防備對方的地方越多,同時發生戰爭的次數也就越多,至少比蜀漢多得多,同時由於東吳政權的實力遠遠大於蜀漢,又靠近曹魏的核心地區,所以曹魏政權將主要的防備力量用來防守東吳,防守東吳的軍隊至少佔到曹魏總兵力的60%以上。
除了蜀漢和東吳之外,曹魏在西北邊境和北方過境與大量的匈奴人、烏桓人、鮮卑人交界,在公元218年就發生了烏桓人叛亂事件,同時軻比能率領的鮮卑人在一旁虎視眈眈,大有坐山觀虎鬥的意思,如果曹魏政權穩定,這些胡人也不敢侵犯曹魏,一旦曹操混亂或者與蜀漢、東吳發生戰爭時,這些胡人就會利用各種機會攻打曹魏,獲取利益和地盤,所以匈奴人、烏桓人、鮮卑人都是曹魏的潛在敵人。
孫權、曹操、劉備
此外,曹魏的東北方向還有公孫淵的遼東政權,這個政權並不完全臣服曹魏,時不時出來叛亂一下,刷刷存在感,公孫淵與胡人一樣,如果曹魏政權穩定,他們就老實,如果曹魏政權混亂,他們就出來鬧事,並且公孫淵還時不時和孫權勾結一下,公孫淵政權同樣是曹魏的敵人。
而東吳政權只與蜀漢和曹魏交界,就算是發生戰爭,東吳也只能和蜀漢與曹魏發生戰爭,但是東吳在諸葛亮掌權時期,選擇再次與蜀漢結為同盟,對抗北方的曹魏。
諸葛亮北伐
所以,整個三國時期把地圖看一遍就會明白,蜀漢與東吳政權不與胡人和遼東公孫淵交界,又因為蜀漢與東吳是同盟關係,所以蜀漢與東吳是不可能與胡人和公孫淵為敵的,總不能跳過曹魏,而在正處中原和北方核心地區的曹魏政權同乎與周邊所有勢力都是敵對關係,這樣就從地理上天然地形成了兩個陣營:一是曹魏政政,另一個就是包括蜀漢、東吳、胡人、遼東公孫淵勢力所組成的反曹魏聯盟。
事實上,諸葛亮北伐期間就是這麼做的,他不僅聯絡了東吳政權共同進攻曹魏,同時策反了投靠曹魏的孟達,並且還聯絡了西北的鮮卑人首領軻比能,希望共同出兵曹魏,所以從政治上看,曹魏政權處於不利的局面,因為周邊都是敵人,就算曹魏的勢力再強大,也不能五線作戰,就連兩線作戰都只能勉強,還要看戰爭規模。
諸葛亮
所以,諸葛亮所代表的蜀漢政權儘管實力弱小,但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有著多家政治同盟,儘管這個政治同盟很脆弱,但是基本利益是一致的,也讓曹魏產生震懾感,儘管諸葛亮實力弱小,但是曹魏仍然要分出精力來防守最大的敵人東吳孫權,以及西北的胡人和東弱的公孫淵等人,這就是曹魏政權一味防守諸葛亮的原因所在。
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原因,就是蜀漢與曹魏交界的八百里秦川實在太難走了,運輸問題實在太難解決了,從蜀漢成立到滅亡,曹魏只有三次大規模攻蜀,一次是公元230年的曹真南征蜀漢,由於天氣原因而放棄,第二次就是曹爽在公元244年發動的興勢之戰,被蜀漢利用地形所擊敗,曹爽手下士兵死傷慘重,第三次就是公元263年魏滅蜀之戰,憑藉鄧艾偷渡陰平滅亡了蜀漢。
-
3 # 沉睡中的夢
諸葛亮深知,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為何這麼說呢,好比玩星際爭霸,別人5個基地,你只有一個基地,如果安心發展,你怎麼都錘不過5個基地的。但是你頻繁主動出擊,騷擾對方基地,對方為了防守,就拖慢了發展速度,從而有取勝的可能。再說說曹魏和吳蜀,吳國有天然屏障河流,蜀國有地理位置優勢。蜀國地盤小,人口增長慢,發展明顯不能和魏國相提並論。所以諸葛亮數次北伐,以少數人進攻牽制大量魏國的發展,延緩了魏國發起總攻的時間。可見古人的智慧,你我不及啊。
回覆列表
諸葛亮北伐擁有戰略優勢,《孫子兵法》載【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戰爭次序從來都是以謀略為上,其次是外交戰略,再就是出兵攻伐,最後是強攻敵人城池。諸葛亮如何北伐,不能只把關注點放在蜀漢與曹魏的戰區,要放眼三國。
蜀漢的北伐建立在孫吳作為盟友之上,以一州之力搏九州都是蜀漢粉絲為誇大諸葛亮悲情的說詞。諸葛亮大多與孫權相約出兵,彼此牽制曹魏。當年劉備和孫權就頻繁東西進攻曹操,使曹操奔波不停,戰略一再出錯,內部又發生叛亂,可見蜀漢和孫吳聯手對曹魏的壓力何其之大。曹丕即位以後,曹魏內部相對穩定,所以北伐的趨勢就更為艱難。
諸葛亮其次考慮還有北方的公孫淵和軻比能,公孫淵三代經營,他在諸葛亮北伐前一年上臺,公孫氏舉兵七萬,號稱十萬,已具有半個蜀漢的實力,儘管公孫氏表示臣服,曹魏也不得不在幽州安排兵力防守。鮮卑的軻比能經過兼併戰鬥,已有逐漸統一鮮卑部落的趨勢,若放任不管,軻比能的威脅不亞於蜀漢。
《三國志》記載:【後鮮卑大人軻比能複製御群狄,盡收匈奴故地,自雲中、五原以東抵遼水,皆為鮮卑庭。數犯塞寇邊,幽、並苦之。】——盡收匈奴故地這一句何其可怕?好在幽州刺史王雄派人刺殺軻比能,使鮮卑再度分裂。但是想想一百年後的南北朝,北方盡是鮮卑人天下,這不過是暫緩了鮮卑崛起的時間而已。
所以在大局勢之下,其實是諸葛亮、孫權、軻比能、公孫淵四對曹叡。蜀漢舉兵十餘萬,孫吳舉兵二十餘萬,曹魏的巔峰兵力約五十萬。曹魏把兵力分散在各州郡,留常備軍戒備公孫淵和軻比能,那麼投入到與孫權、諸葛亮作戰的兵力,實際也跟敵國差距不大。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兵力還在魏軍之上。諸葛亮正如《孫子兵法》的謀攻一樣,透過謀略改變了雙方實力差距。
後來諸葛恪舉兵二十多萬北伐,姜維引兵數萬在西部牽制,司馬師只拿得出二十萬與諸葛恪對敵。可惜姜維準備不足,因缺糧很快就撤退,沒達到牽制的效果。由此能看出蜀漢、孫吳聯手時,與敵人兵力相若。
還有一個問題,曹魏初期對諸葛亮防備不足,在曹魏眼中孫吳才是最大敵人,所以在雍涼地區部署的兵力不足。《晉書》記載司馬孚認為諸葛亮每次入侵關中,邊兵不能防禦,都必須要從中央調軍增援,提議給關中增加二萬預備軍,又遣冀州農民到雍州屯田,調整了邊境的國防。
諸葛亮的大思路是期望跟劉備時期一樣,透過頻繁的戰爭使曹魏內部混亂,結果是夏侯淵戰死,關羽北伐圍攻曹仁,已經打開了新局面。諸葛亮、孫權北伐的某場戰役也能取得突破性成功,例如諸葛亮成功割據涼州,孫權打破合肥、襄陽,都有可能引發當年的連鎖效應,大大增強北伐的成功率。這時北方的軻比能、公孫淵也會趁機作亂。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軻比能就引兵為他牽制曹軍,而孫權一直在跟公孫淵結好。
這就是所謂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