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98621533953
-
2 # 家庭教育方法派
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至於科大訊飛學習機,還是步步高學習機,我沒用過,也不知哪個好。但我覺著,工具永遠只是一個輔助,選對了是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最主要的還是要激發孩子的“內驅”。
01
訓練專注力。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怪事:兩個智力差別不大的小孩,在同樣的環境中學習,成績差距卻很大。一個經常滿分,一個表現平平。其主要原因是專注力差別。
老師的授課就像一個水源。專注力好的孩子可以一直跟著老師的思維走,能把從老師那兒流過來的水,全部接收到自己的桶裡。
可專注力差的孩子,上課愛玩、小動作不斷、愛走神。這種情況,他能從老師哪得到的水量,就可想而知了。
很大家長、老師,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沒有方法,只是口頭叮囑:“上課要注意聽講,別開小差。”可效果並不明顯。因為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呀。
專注力差,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
1、注意力不能聚焦。上課時,老師在上面講得津津有味,孩子不能把注意力“定位”到老師身上。總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
2、注意力不能持久。剛上課,聽得不錯,過了不到10分鐘,開小差了,坐不住了。
3、注意力不能快速切換。老師都講第二道題了,孩子的思維還停留在第一道題上。
怎麼辦?練唄!方法有三類:
第一類是紙筆訓練。這類方法特別多,一些專注力培訓機構常用這類方法。我用過一套《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書,很不錯,可以給孩子試試。
第二種是遊戲訓練。方法也多,自己找找,選擇適合自家小孩的。《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有這樣一個方法,在屋子裡找不同:先帶孩子去一個空間(臥室、客廳都可以),讓孩子看清裡面的佈局,然後,讓他出去,家長改變一些物品的位置,再讓孩子來找。家長、孩子輪流做。特別有意思。可以試試。
那麼,有什麼操作簡便且效果明顯的方法嗎?
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寂聽法”,且聽——
第一步:臨睡前,先讓孩子安靜下來,舒服地坐在沙發上,自然呼吸,同時,眼睛微閉,數自己的呼吸,一吸一呼算一次,共數30至100次(根據孩子情況,由少到多)——相當於古人的“靜坐之法”。
第二步:待孩子數完呼吸,保護原樣不動。家長講故事或者是有趣的科學知識。讓孩子的思維跟著故事走。
第三步:讀完一篇後,讓孩子睜開眼睛,由家長提問故事內容。最好是選擇、判斷、簡答題都有。然後,讓孩子根據故事提問,家長回答。可以帶點小遊戲,爭奪“提高之王”、“答題高手”之類的。
這個方法,簡單易行,從“靜心”、“聽故事”到“提問”,專注力的“聚焦性”、“永續性”、“轉移性”都得到訓練,還模擬了上課形式,可謂一舉多得。
效果非常不錯,不妨去試試哦。
02
第二個著力點:培養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的學習後勁會越來越足。
可是,以現在的教育形勢,依靠學校培養孩子學習興趣顯然不現實,畢竟一個班那麼多學生,老師也盯不過來,再說,學校是以教學成績為主導的,沒有精力去管這些。那麼,這個“偉大、光榮又艱鉅”的任務,只能交由家長來完成了。
怎麼辦?
第一、藉助趣味閱讀。前兩天,我有事出外,恰逢兒子生日,電話上,我給他說:“我要送你兩本書做為生日禮物。”兒子聽了很開心。其中一本是《馬小跳玩數學》,二年級版。拿回家玩了幾道題,兒子的興趣一下子上來了,每天回家,都逼著我和他一起玩,非常開心,還要我給他買全套。
第二、在生活中引導。孩子透過觀察生活、看動畫片,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會產生興趣,這時,家長要適機引導。我家小孩上幼兒園時,有一天,他找來一根針、一張紙,還讓我給他弄來一碗水,他要按照動畫片上的教程,做一個指南針。做了很久,沒有成功,他氣餒了,不願做了。我鼓勵他:“你沒有成功,肯定是有原因的,你再想想,看是不是缺了什麼環節?科學家要取得一項成果,可能會經歷成百上千次的失敗,你這不算什麼。”他聽了繼續去做。過了一會,他驚奇地大叫:“爸爸,快來看快來看,我把紙壓到水底,針漂在水面上了!”我過去一看,果然。他被自己發現驚呆了,興奮不已。我就引導他:“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他就不斷探索,終於明白,水是有表面張力的。當時,他做指南針失敗的原因,我也沒告訴他,鼓勵他自己去探究。過了很久,他透過看動畫片,明白了指南針沒有做成功,是因為針沒有磁化。
第三、及時迴應孩子的發問,並加以引導。孩子在上幼兒園時期,會有一個特別愛問“為什麼”的階段。這其實是孩子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探究欲開始甦醒的表現。這個時期,是培養孩子“興趣”的最佳時機,可惜被很多家長忽視了。
孩子經常問為什麼,次數多了,家長就煩了。往往以“不知道”、“去看書”、“去問你媽媽”、“我忙完告訴你”這些話敷衍孩子。一次兩次不要緊,時間長了,孩子從家長身上得不到迴應,沒有感受到探究的樂趣,探究欲就弱化了,對身邊很多事就熟視無睹了,沒有興趣了。
所以,面對孩子的提問,家長的迴應很重要,哪些問題適合直接告訴答案,哪些問題適合帶著孩子去探究,哪些問題適合鼓勵孩子獨立探索,要分而待之。
第四、必要的工具輔助。
比如,孩子開開心心看《超級飛俠》時,會問:“爸爸,香港在哪兒?巴黎在哪兒?”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地球儀來幫他認識世界,同時激發他的興趣。
再比如,當孩子開始背詩時,不明白“唐代”、“宋代”是什麼區別,就需要一個“中國歷史朝代表”來幫他。
當孩子問“樹葉是什麼組成的?”、“樹葉的裡面是什麼?”時,需要我們給他一個顯微鏡。
當孩子問“月球上有什麼”,有條件的話,可以給孩子一個天文望遠鏡。
其實,這些小工具鋪成的路上,很有可能會走出一個大科學家。
03
學習方法指導。
要做成一件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方法和功夫。
以練武為例,兩個不會武功的人,有一天,其中一個掌握了一些關節技,他就能輕鬆制服對方。這是方法的作用。
關於“功夫”。我小時候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武師收了一百個弟子,其中一個家境貧寒,且生性愚笨,不受師父待見。整日只做些端茶送水、灑灑掃掃的事。待出師之日,九十九位師兄都得到了真傳。只有他一無所獲。臨走,他跪在師父面前,乞求師父能教授一兩招本領。師父白了他一眼,順手操起一根棍子,掄了幾下,往地上一頓,說:“去吧。”這呆徒弟如獲至寶,謝過師父回家去了。自至,日日練習,從輕巧的木棍練到粗壯的鐵棍。直到有一天,鎮上來了個擺擂臺的,打敗了他的師父和九十九個師兄,沒辦法,他出馬了。上得擂臺,將把鐵棍掄幾下,大叫一聲:“去吧。”望擂臺上一頓,沒想到把擂臺砸塌了,對手跌了出去,呆徒弟上前幾步,掄幾個鐵棍,大叫一聲:“去吧!”朝那人胸口砸去。那人就這樣掛了。
關於方法和功夫的關係,金庸先生在他的小說裡也多次“探討”過。比如,《笑傲江湖》中的華山派,就分劍宗和氣宗。劍宗對應的是方法,氣宗對應的是功夫。令人不解的是,在金庸先生的表述中,好像劍宗武功比氣功更厲害。
其實,要有所成就,方法和功夫缺一不可。
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事半功倍。小孩到了一年級,都會遇到一個識字關。我當時是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造字法給他教認字的,他很快掌握了規律,遇到新字,也能用相應的方法去拆解學習。比如鳥字旁的字,肯定與鳥有關;魚字旁的字與魚有關;王字旁的字與玉有關。
學習數學,更需要方法。加減乘除的意義,可以聯絡生活實際,用數蘋果、分蘋果的方法給孩子解釋清楚。
遇到應用題,怎樣用分析法、怎樣用綜合法,要讓孩子心裡明瞭。
還要教給孩子一些記憶方法。比如數字法、口訣法、諧音法,等等。
回覆列表
前段時間孩子他爸出差回來,給買了臺科大訊飛學習機帶回家,孩子開始還有一點牴觸,以為和他以前用的步步高學習機一樣,不好用,但是在簡單操作了科大訊飛學習機之後,就明顯已經喜歡上了,每天放學都會捧著它輔導學習,而且不用再去做大量重複的試題,深陷題海,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真人工智慧學習機,孩子學習成績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