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冒牌東方朔
-
2 # 小楊品史
之所以沒有出現七國復辟,原因有三:
首先,經過周亞夫的軍事打擊,齊國不敢輕舉妄動。周亞夫僅僅用了三個月,就平定了叛亂,各個諸侯國被打怕了,認識到了中央政府的實力,之後不敢輕舉妄動。
其次,漢景帝、漢武帝都是很優秀的皇帝,國家處於上升期,諸侯沒理由也不敢反抗。漢景帝、漢武帝都是非常優秀的帝王,國家處於上升期,諸侯沒理由反叛;漢武帝時期,匈奴都敢打,區區的幾個小諸侯又算得了什麼?
最後,漢武帝實施推恩令,諸侯實力不斷減小。推恩令是溫水煮青蛙,對諸侯的削弱是一步一步進行的;況且有的諸侯還很願意: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後代淪落街頭,希望他們都過上好日子;等回過神來後,已經完全不是中央政府的對手了。
綜上所述,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後,大漢王朝一直在走上坡路,之後政策溫和、合理,諸侯國就不願也不敢再反叛了。
-
3 # 溫和的長者
應該說華夏大一統文化的認同在漢代得到了重建和鞏固,秦朝之前數百年的春秋戰國時代是華夏分崩離析的苦難,在那之前,有繁榮昌盛的大一統的商周兩個中原王朝,那是何等壯觀高貴文明時代,漢人終於可以好好恢復和發展華夏文明瞭,這是當時整個華夏民族的人心所向。
-
4 # 國史春秋
七國復辟的可能被劉邦消滅在種子狀態,芽都沒有發,談什麼復辟!
七國指的是戰國七雄,即齊、楚、燕、韓、趙、魏、秦。
公元前221年,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秦國的統治地位岌岌可危,原六國貴族蠢蠢欲動,隨後紛紛復國。
然而,隨著項羽西楚政權的崛起,為了便於號令諸侯,又將各諸侯勢力重化分。
由於秦國是眾矢之的,秦王子嬰投降後被殺,原秦國關中之地被一分為三,分別由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佔領,秦國徹底滅亡,自沒有復國的希望。
其餘五國只有魏王豹被封西魏王,臧荼被封燕王,韓成被封韓王,田都被封齊王,但是它們原勢力範圍都被分化,現勢力縮小。趙國不在項羽的封分之列。
隨著楚漢戰爭的發展與結束,天下勢力重新劃定魏國被劉邦消滅。
西楚國滅亡。
齊國最終由劉邦長子劉肥掌管。
張耳被封為趙王。
韓王信被調往馬邑,抵禦匈奴。
韓信被封為楚王,都下邳之地。
燕王臧荼仍統領燕地。
到此,原七國除秦國、魏國外,其餘五國以不同的形式與性質,又一次悉數登場。
劉邦稱帝之後,除齊國不變,餘四國又重新洗牌。燕王臧荼謀反被滅,燕王之位先是由其盧綰繼承,後改為劉邦七子劉建。
韓王信投降匈奴,後被劉邦消滅。
張耳之子張敖因罪,封國被除,趙國由劉邦三子劉如意掌管。
楚王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後以謀反罪被殺。
至此,原戰國七雄的陰影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劉室宗親,也就是劉邦的兒子紛紛成為新的諸侯王。按年齡排列如下:即劉王劉肥、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外加唯一的異姓王——長沙王吳芮。
如此一來,漢朝徹底擺脫了原七國陰影,天下完全由劉邦把控,所謂的七國已經成為歷史塵埃。
-
5 # 百家悅讀者
跟當時的漢朝統治政策有關……
畢竟對於老百姓而言,只要日子過得還可以,誰願意去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為那些所謂的貴族奮鬥呢?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所涉及到的應該是出現在“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這場在西漢初期所出現的“諸侯王”叛亂事件。
當時,西漢在位的皇帝是“漢景帝”,而直接導致“七國之亂”發生的導火索,便是當時擔任“御史大夫”的晁錯提出了“削弱諸侯王的勢力以加強中央集權”的諫言。
於是,就在漢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便採納了晁錯後來所呈上的《消藩策》,先後下詔削奪了楚國、趙國等諸侯國的封地。
要知道,削奪封地也就意味著,諸侯王就只剩下了一個“空架子”,完全沒有了實權,更進一步來說的話,那就是侵犯了當時各位諸侯王的既得利益。
在這樣的情勢之下,那些被削奪封地的諸侯王當中,自然會有人忍不住站出來“搞事情”,也果不其然,在被削奪封地之後不久,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了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除了被剝奪了既得利益,叛亂的七國之所以能夠迅速地抱團,主要源自於自劉邦以來“混亂”的“封王”政策。我們都知道劉邦在入主關中,建立西漢王朝之後,為了嘉獎有功之臣便大肆封王,除了自家“劉氏皇族”依照倫理綱常進行“封王”之後,還封了很多的“異姓王”。
但是,在經歷了“英布之亂”後,劉邦便收回了所有之前封過的“異姓王”的封地,並且留下了“異性絕不封王”的祖訓。
所以,在劉邦去世以前,分散在各地的諸侯王基本都是“劉氏皇族”,然而,讓劉邦所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後,強勢的“呂后”又佔了出來,她不僅大權獨攬,還大肆地封賞她的“孃家人”為諸侯王。
因此,在呂后干政的那段日子裡,又出了大量的“呂姓”諸侯王,而且這種局面直到漢文帝劉恆登基稱帝之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因為,劉恆當時是以“庶子”的身份登基稱帝的,而他在稱帝之後,手中並沒有很大的實權,所以,也沒有足夠的能量立刻調整當時的“諸侯王”局勢。
而也正因為劉恆是“庶子”,所以,當時由劉邦所分封的那些“諸侯王”大部分跟劉恆都不是直系血親,而是屬於不同的“分支”,因此便不會跟劉恆“一條心”。
而且,在漢文帝當政時期,也出現了很多“諸侯王”叛亂的事件,只是都沒有“七國之亂”的規模大而已。
漢文帝透過平定叛亂,削弱甚至徹底剷除了一些諸侯王的勢力,讓權力和底盤有過新一輪的“洗牌”,即便如此,那些選擇明哲保身的“諸侯王”們對劉恆而言,在政治上仍然是不夠可靠的。
而等到“漢景帝”登基稱帝之後,又經過了一代人,各地“諸侯王”的勢力變得越來越大,大到甚至連“天子”的話都可以不聽,或者軍力和財富都可以跟朝廷想抗衡的程度,而這也“漢景帝”的父親所沒有能夠收拾好的“爛攤子”。
當然,那些“諸侯王”在政治方面,必然也是有自己野心的,只是由於他們當時“各自為政,互相提防”,並沒有實現“抱團”,所以,便呈現出了一種“相安無事”的局面。
而等到,他們當中一些的既得利益一起被剝奪的時候,為了爭奪失去的利益,他們自然便能夠“抱團”反叛。
殺晁錯以平七國之怒,大錯特錯,太尉周亞夫率領三十六位將軍力挽狂瀾面對來勢洶洶的“七國聯軍”,原本下了極大的“消藩”決心的漢景帝也慌了,於是,他便向大臣詢問對策。
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並且由他來坐鎮京城,要知道,御駕親征並不是一件小事,所以,漢景帝並沒有立刻採納晁錯的建議。
後來,漢景帝在召見曾經在吳國當過丞相的袁盎時,袁盎便向漢景帝獻策讓他殺掉“晁錯”以滿足七國聯軍所提出的“清君側”的要求。
而沒想到的是,漢景帝還真的就採納了袁盎的建議,腰斬了晁錯,然而,結果卻是並沒有讓“七國聯軍”停下反叛的腳步,甚至七位諸侯王全都恥笑“漢景帝”軟弱無能。
見此狀況,漢景帝才知自己走了一步“錯棋”,並且下定決心要“出兵平叛”,於是,便派遣太尉周亞夫率領三十六位將軍以及朝廷大軍,分別去抵禦分散開來的“七國叛軍”。
最終,朝廷大軍先是擊敗了吳楚聯軍,而後又平定了齊、趙等各個諸侯國,這場歷時兩個多月的叛亂,終於以漢景帝劉啟和朝廷的勝利而告終。
叛亂平定之時,直接領導叛亂的七位“諸侯王”皆被誅,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了僅儲存楚國另立了新的“諸侯王”之外,其餘的六個諸侯國皆被廢除,諸侯國的封地也全部收歸西漢朝廷所有。
說到這裡,也就可以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了,參加叛亂的“七國”,僅有楚國得以保留,而且另立的新王,也就是元王子劉禮,跟之前叛亂的楚王劉戊還不是“直系血親”,那麼自然就不存在為劉戊報仇雪恨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