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銘蘇先生

    俄羅斯與美國之間關係的改善,不是靠換一兩個總統就能解決的。我們可以反過來看這個問題,普京執政20年來,美國總統從克林頓變成小布什、再從小布什變成奧巴馬,再從奧巴馬變成特朗普,美國換了3個總統,美俄之間的關係依然處於對抗狀態。

    俄羅斯從蘇聯解體開始,也換了三個總統,先是葉利欽,再是普京,然後是梅德韋傑夫,再到普京。雖然葉利欽曾拿熱臉去貼美國的冷屁股,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並不領情,並不接納俄羅斯融入西方世界,這就是現實。

    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矛盾衝突,屬於結構性矛盾,是兩個世界級大國之間的利益衝突。蘇聯解體以後,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想做世界的霸主,那麼其他國家就必須要順從美國的領導。在以美國利益為先的時代,美國在任何方面都不想吃虧,那麼這就意味著其他國家利益的受損。

    各個國家,自身實力比較弱的,自然要跟隨美國,做美國的跟班,美國吃肉,最起碼自己可分點湯喝。但是對於自身實力比較強的國家,比如俄羅斯,擁有世界最大的核武器庫,軍事實力依然位居世界第二,難道俄羅斯甘心做美國的小跟班嗎?美國吃肉,俄羅斯甘心喝湯嗎?顯然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國要維護大國的利益和地位,就必然會與美中國產生利益衝突,因為這個世界就那麼大,美國做了世界老大,那麼就不可能允許俄羅斯再做世界老大,也不會允許俄羅斯威脅到美國自身的利益。所以,美國對俄羅斯採取的是軍事圍堵、經濟制裁、政治孤立政策,俄羅斯面對美國的打壓和制裁,自然會動用自身的能力和資源與美國博弈,這就產生了美俄之間的對抗碰撞。

    美俄之間的這種矛盾,是對世界利益格局的爭奪,不是靠換個總統就能化解的。所以,俄羅斯不管換誰去當總統,俄羅斯的實力擺在那裡,美國和西方國家依然不會接納俄羅斯,也不可能任由俄羅斯做大,他們之前的對抗博弈還會繼續。

  • 2 # 蘇綻

    普京執掌俄羅斯已經有二十多年了,目前也被譽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反美總統。不過,普京並不是一直都是反美的。在普京剛上臺的時候,還是願意加入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的。當時的普京,不僅在經濟上維持著與西方國家組成的“G8”格局,在軍事上還曾三次提出加入北約。不過,普京的殷勤,換來的是美國的利用和打擊。因此,普京才不得不走到了美國的對立面。

    為了應對美國,俄羅斯不得不重新與美國對立,葉利欽時期及普京早期幻想融入西方國家的打算成為泡影。此後,在與美國的對峙中,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俄羅斯實力的提升,也更加深了與美國的對立。

  • 3 # 大將軍威武K

    有和解的可能,前提是這位下屆總統是戈爾巴喬夫或者是葉利欽一類的人,亦或是國際格局發展到美國、俄羅斯同時受到第三國的威脅,到了不得不抱團取暖的境地。

    美國和俄羅斯的矛盾是傳統西歐國家和俄羅斯矛盾的一個延續!美國的母體是英國,200年前圍繞陸權和海權之爭,海權大國大英帝國和陸權大國俄羅斯帝國在歐亞大陸展開對抗。俄羅斯雖說是陸權大國,卻也十分重視海洋的地位,自彼得大帝時期就確立了打通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黑海出海口的戰略。從那時起直到蘇聯時期,俄羅斯人完全按照這四個方向制定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然而大英帝國下海較早,俄羅斯人的四個出海口還沒有完全打通,大英帝國早已經在全球各大洋建立起了殖民地,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包圍態勢。為了應對大英帝國這一招數,俄羅斯人確立了“以陸制海”的策略,重點在歐亞大陸,佔住幾個水陸要衝,以此遏制大英帝國的進一步擴張滲透。

    於是,俄羅斯爆發出了病態一般的領土慾望,與歐洲各國戰爭不斷,仇恨也越結越深。

    美國的母體是大英帝國,在其崛起的過程中國家戰略深受大英帝國影響。特別是到了19世紀中葉美國完成南北統一後,大英帝國和俄羅斯的角逐愈演愈烈,孤懸美洲大陸的美國越來越感覺到自身的不安全性。如果自身被歐亞大陸各大國孤立

    於美洲一隅,將會落得和大清帝國、奧斯曼帝國沒什麼兩樣的下場。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美國確立了進軍歐亞大陸的國家戰略。有大英帝國在歐亞大陸西側控制著大西洋,自然沒有美國的機會,鬧不好還會將其惹毛,那就只剩下從東面太平洋一側進入。而要從東面進入,勢必會和俄羅斯迎頭相撞。

    經過從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中期近一個世紀的艱苦奮鬥,美國敏銳的把握國際局勢,小心謹慎的運作著踏入歐亞大陸的國家戰略。而這一個世紀內歐亞大陸上無數次血與火的戰爭使得大英帝國灰飛煙滅,俄羅斯也元氣大傷,其他諸國一蹶不振的狀態。美國於是從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三個方向同時踏上了歐亞大陸。大英帝國因為喪失了大部分殖民地,本國國土面積狹小,徹底淪為二流國家。俄羅斯雖說傷痕累累,然而地跨歐亞大陸的龐大領土和地緣戰略優勢使其迅速恢復元氣。同時也敏銳的發現了美國是遠比過去大英帝國、德意志帝國更難對付的對手。而美國要想在歐亞大陸立足、維持全球霸權,自然就繞不開俄羅斯。於是,美國的霸權夢和俄羅斯的復興夢迎頭相撞!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因素。斯大林和赫魯曉夫時期是俄羅斯民族遭遇二戰浩劫最為虛弱的時候。這時候美國丟擲橄欖枝,用全球第二把交椅的位子請俄羅斯人就坐。斯大林自然清楚美國的把戲,美國人把對待西歐國家那套用在了俄羅斯身上——提供美元貸款,實行金融滲透,進而達到掌控本國經濟命脈的目的。對於俄羅斯來說,這無疑是飲鴆止渴。

    與其自欺欺人的接受美國人給的第二把交椅,倒不如自強起來與美國人爭奪世界霸權,帶動本國的恢復。東西歐國家傳統的矛盾和滿目瘡痍的現實使他們死心塌地在冷戰中為美國人和俄羅斯人賣命,俄羅斯民族藉助冷戰的機會加上國家戰略運作得當,很快從一個廢墟國家成長為可以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歷史證明當年斯大林這一戰略何其英明,時下普京政府的國家戰略又與之何其相似。

    但是自從勃列日涅夫時期開始,國家戰略開始出現滑坡,美國的戰略收縮將100年前俄羅斯人那種病態的領土慾望再度刺激了起來,結果給整個歐亞大陸帶來恐慌。與此同時,蘇聯高層對歐美人紙醉金迷的生活極其嚮往,逐漸走上了敵我不辨的道路。最終在美國人經濟、政治、軍事多管齊下的打擊之下,在上世紀最後十年裡俄羅斯民族又一次遭遇了浩劫。

    從戈爾巴喬夫到葉利欽,盲目實行美國開出的“休克療法”方案和盲目的市場經濟制度,不僅使國民經濟陷入全面崩潰狀態,國家領土也大面積淪喪。蘇聯解體後多個加盟共和國倒向西方,讓俄羅斯民族幾百年來浴血奮戰換來的地緣安全格局破壞殆盡。時至今日,波羅的海已經完全淪為北約的內湖,黑海如果不是2014年普京收復克里米亞恐怕也早已淪為北約的內湖。

    因此,出身於蘇聯時代優秀特工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於美國的凶狠奸詐有著刻骨銘心的認識。時下的俄羅斯與當初二戰後的蘇聯極為相似,而美國對俄政策卻比當時更為強硬。美國的霸權夢和俄羅斯的復興夢再度迎頭相撞!

    既然是迎頭相撞,彼此都不會輕易退讓,至少俄羅斯不會退讓,“俄羅斯雖大,已無路可退,背後就是莫斯科”這句蘇德戰爭期間的名言同樣也是當下俄羅斯最真實的寫照。而民族情結深厚、一生致力於國家和民族復興的普京,無論如何不會把政權交到戈爾巴喬夫、葉利欽這類人手裡,只會交到和他自己一樣人的手裡。

    因此,俄羅斯沒有完成國家和民族崛起的任務亦或是美國人不拿出誠意,美俄之間便沒有和睦的可能性。

  • 4 # 大東北的小豆包

    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目前正在進行他的第四個總統任期,這將持續到2024年,而2024年按照俄羅斯現行憲法,普京將無法繼續競選總統,只有等到2030年才有機會繼續競選總統。而那時候的普京雖然已經78歲,但是這樣的年齡顯然仍是世界政治家的正當年。

    政治強人普京已經統治俄羅斯20年,並仍將繼續統治俄羅斯

    所以2024年的也就是下一屆總統期間,大概率仍舊是這種模式,退一萬步講,即使普京不採用這種模式,那麼只要普京活躍在俄羅斯政壇,那就仍然是能夠執俄羅斯政壇的牛耳,左右俄羅斯政局,而這樣的情況之下,俄羅斯與美國關係的和解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而且對於俄羅斯而言,與美國和西方對抗,是俄羅斯能夠在世界範圍內保留話語權和大國地位的唯一法門,換言之如果俄羅斯完全與美國實現和解,那麼就是俄羅斯徹底跌下神壇,走向衰落的開始。

    1945年蘇軍攻克柏林,維持俄羅斯大國地位一直俄羅斯與西方分庭抗禮的政策

    二戰後蘇聯帶著一幫小弟,跟西方的美國陣營進行全球冷戰,也正是這種對美國的全面對抗,讓俄羅斯人走上了自己的歷史巔峰。

    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新獨立的俄羅斯在葉利欽的領導下曾經一邊倒的投向西方,他們期待西方的“民主、自由”能給他們新生活,然而俄羅斯迎來了卻是經濟上斷崖式衰退,軍事上大停滯,政治上的孤立,西方不想要一個富強的俄羅斯,只想要一個號稱“民主”,但是被閹割武力的俄羅斯。於是俄羅斯人被趕出了巴爾幹半島,俄羅斯人組織的獨聯體被西方滲透,東歐原來的俄羅斯的小弟國都成批的加入歐盟和北約,俄羅斯則是北約防備的唯一目標。

    敘利亞戰場上的俄羅斯軍隊

    而如果俄羅斯一旦徹底倒向西方,那麼俄羅斯對外軍事大國的地位將會崩坍,而對內經濟也不會有所進步,而真到那個時候,俄羅斯能否繼續維持住它龐大了聯邦體制,都將是十分困難。

  • 5 # 人稱黎叔

    題主說的不對。不是下屆,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就一直希望俄美關係能恢復到正常狀態。現階段俄美關係不好,主因在美國。

    (2018年7月,首次特朗普和普京的正式會晤在赫爾辛基舉行)

    特朗普上臺以來,希望恢復美俄關係的立場與其前任奧巴馬大相徑庭,且至今沒有改變。普京因此一直在期待,而且表示,“將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機會去落實相關計劃”。

    但無奈的是,此前有“通俄門”一說,穆勒報告2019年4月公佈後,特朗普卸掉了這一“莫須有”的罪名。可面對普京向自己伸出的橄欖枝,特朗普的難處在於,美國國內反俄勢力強大,總統一人無法說了算。

    對此,非常有說服力的例子是,2017年8月2日,特朗普簽署了對俄、伊等三國制裁法案。但同時,他卻稱該法案有“嚴重缺陷”。特朗普所指的是,法案中加入了美國國會有權限制總統解除對俄製裁的條款。

    就是說,你總統今天簽字了,卻不可以日後隨意又解除對俄製裁。

    特朗普簽署後表示,美國期待看到俄羅斯採取行動增進與美關係,期待未來美俄兩國在全球重大問題上尋求合作,從而讓制裁法案沒有存在的必要。

    美國國會眾參兩院對該項制裁法案是一致通過了的,而且,特別加入限制總統隨意解除制裁的條款,就是看到了特朗普有此傾向。

    這不能不說是美國權力制衡體制在美俄關係上的一絕體現。

    但特朗普也並非一心想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他領導的政府做出的一些決斷,讓人有些看不懂美國究竟是要改善對俄關係,或是相反。

    其一,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釋出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把俄、中一起列為美國的“頭號威脅”,這意味著,俄美關係短期內根本無法得到實質性改善。

    其二,2018年3月,英俄關係緊張,起因是俄羅斯前特工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在英國遭神經毒素毒害。美國不僅支援英國立場,還驅逐了60名俄羅斯外交官,關閉俄羅斯駐西雅圖領事館。作為對等迴應,俄羅斯也驅逐了60名美國外交官,關閉美國駐聖彼得堡領事館。

    (2016年G20峰會上奧巴馬與普京的“死亡對視”)

    縱觀蘇聯解體後的俄美關係,美國借俄羅斯國力不支,搞北約東擴擠壓俄戰略空間在先,然後才有俄羅斯為保最後的戰略緩衝區,出兵佔領克里米亞的舉動。但這又成為俄美關係緊張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從此至今,俄美關係不僅未見好轉,反而因為美國的制裁、戰略報告中的公開敵視和首先驅逐俄外交官及關閉領事館等系列行為,進一步加深了兩國關係的裂痕。

    黎叔的結論是,掌管俄羅斯已近20年的普京一直想改善和美國的關係,但美國不這麼想。小布什是有一搭沒一搭,奧巴馬是完全做敵視狀,特朗普有改善的基本意願,但受制於國內反俄力量的強大,暫無作為。

    因此,俄美關係改善近期看不到樂觀的前景。且球在美國一方。

    普京最新已表示,“俄羅斯不會請求西方減輕對俄方的制裁”,因為關係的正常化需要雙方相向而行,而不是依靠其中一方的請求。

  • 6 # 雲中史記

    可以和解,只要俄羅斯親美派上臺,主動棄核,然後把自己大卸八塊,美國就願意“和解”了。

    但是,美國說了:咱是和解了,不過開會你得做後面,五常席位你也不要坐了,一些大國參加的會議你也不要參加了,你就好好過日子吧。

    俄羅斯懵了:憑什麼啊,我是五常啊。

    美國眼睛一瞟:你說你是五常,你就真的是五常了啊,你還有啥配得上五常的位置的?一邊去!

    如果美俄和解,俄羅斯得到的必然是這個非常屈辱的待遇,屈辱的程度會讓很多俄羅斯人恨不得殺到莫斯科幹掉那個賣國的總統。

    西方這“趁你病要你命”的損招,讓俄羅斯真正見識了美國人的“友誼”,從此,尤其普京之後的俄羅斯對西方不再抱有任何信任。

    所以普京上臺20年,不管西方在俄羅斯做了多少“努力”,反普京的反對派力量總是隻有那麼一點點,因為實在沒有民意基礎,這個也不能怪反普京力量不努力,實在是當年這些西方人太缺德了。

    葉利欽當年是典型的愚蠢,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地位,不僅屈尊降格和美國談“友好”,還要一次次被美國羞辱打臉,把整個國家折騰的半死不活,最後還是被老美一頓暴打趕出了門。

    普京之後,出於各方的利益,美俄之間也不可能和解。

    目前,以普京為首的俄羅斯執政集團被稱為希拉維克集團,由俄羅斯各強力部門中高層組成,囊括了目前俄羅斯的軍隊、警察、情報、司法體系,核心成員主要是前克格勃成員。他們在1990年代末期上位,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鞏固了權力,而普京,只能說是這個集團的代表人物。

    目前整個俄羅斯的經濟、金融、軍事、政治、安全等等領域都在這個統治集團的絕對控制之下。

    而對美國保持強硬,必然是這個新總統的基礎風格,不然在這個統治集團裡就混不下去,考慮到俄羅斯的政治鬥爭比較激烈,這個能上來的領導人性格必然得強硬。

    如果美俄和解了,就像當年美國拉俄羅斯進了G8,歐盟馬上就開始反水,搞起了歐元和統一市場,日韓等等也搞起自貿區等,大家開始對老美愛理不理了,最後,得,老美只得把俄羅斯再踢出G8,重新和俄羅斯鬥起來,這才略微收了收盟友們躁動不安的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熱車啟動的時候怠速比冷車啟動還高,這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