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林擷英

    賣元宵

    邱立新

    初五一過,老康就拖著跛腳,蹬著三輪車走村竄屯吆喝著賣元宵,可年一過,鄉下人陸續外出打工,喧鬧的村子漸漸沉靜下來,把老康的叫賣聲襯得沒了活力。

    一天晚上,老康吃完飯坐在桌邊,數一元、五元的零散紙票,女兒小米在另一邊算題。

    米呀,鄉下賣元宵不如往年了,我明天去城裡擺元宵攤,城裡人多,要不你跟我去,也好有個照應?他邊用粗手將數好的紙票放在舊鋁飯盒裡,邊拿眼瞅著小米。

    我學習呢,沒空……小米頓了頓筆尖說。

    城裡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同學,甚至老師,讓自己這個老師同學眼裡的“好學生”站在大街上,扯著嗓子和這瘸腿老男人賣元宵,那是多丟人的事兒!上次他去學校給自己送雨傘,就有同學掩嘴竊笑,讓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了。

    米呀,欠學校的書費,加上這學期學費,還差好幾百,聽人說明天是時興的“情人節”,要是想掙錢,賣花最快啦,我想你明天跟我去,你賣花,我賣元宵,咋樣?老康目光裡藏著份堅持,仍舊說。

    我……我學習忙!小米不耐煩了,媽當初咋找這麼個沒本事的男人呢。

    夜裡,幾聲鞭炮響徹山村,震得小米心裡一陣慌亂。自去年母親患肺癌去世,小米像夜夜奔跑的風,整日泡在書堆裡,她發誓要考上最好的醫科大學,寒假裡,常從清晨學習到深夜。

    如今過了正月十五就開學了。媽得病後,家徒四壁不說,欠親戚朋友家的錢也有小山高。上學期開學前,也是學費湊不齊,自己心裡像裝了火炭一樣。後來,出去一天的老康面無血色,頭冒虛汗,拖著跛腿回來了,竟從懷兜裡掏出幾張粉色百元票!那天,小米摸出錢上有老康的體溫。

    看來,今年沒有那份驚喜了,夜的黑從頭頂壓下來,小米躺在炕上怎麼也睡不著了。

    天剛麻麻亮,老康叫醒了小米。

    米呀,饅頭在鍋裡,我去賣元宵了,我在花草大棚訂了花,捎帶著一起賣。老康說完,靜靜杵在地中央,沒走。昏黃的燈光照著他那張倦怠臉,像風乾的黑棗皮。一會兒,他又直了直腰。

    米呀,我知道我沒本事,可你學習好,不讀可惜了。雖說你不是我親生的,可我答應了你媽,供你上大學,圈裡的那三頭小豬仔,開春也要大了,如今你要是能幫襯,也幫襯幫襯我。

    老康像是在同小米商量,更像是在乞求,他一直低著頭。

    小米僵木一樣窩在被窩,看老康側歪著乾瘦的身子慢慢推門出去。一陣冷風趁勢從門縫擠進來,她打了個寒戰。

    “嘀鈴鈴”老年電話機不住聲地響,找了半天,才發現聲音來自炕梢的麻袋片底下,是老康把老年機落在了家裡,小米按了接聽——老康麼,我們血站今天上班,你過來吧。

    過去?去幹什麼?小米問。

    這是老康的電話吧,他前幾天不是一直打電話,著急賣血麼,前幾天春節放假,今天上班,你捎信兒告訴他過來吧。對方聽出接電話的不是老康,解釋著。

    小米僵在了老康剛才站的地方,更冷的風從門縫鑽進來,吹得人直激靈。她穿上棉襖棉褲,揣起老康的老年機,騎上腳踏車往老康出村的方向追去……

    那天,小米把美得讓人心動的一大筐玫瑰花全賣掉了,和老康頂著白月亮回家時,老康身上背的小挎包裡,裝了一沓厚厚紙票。

    第二天,第三……城裡的熱鬧市場上,一個高三女生和一個乾瘦跛腳老頭兒,每天起早貪黑賣起了元宵。

    正月十六早上,小米把頭一天從銀行換回的一沓百元票小心放進書包裡時,老康憨笑著。

    米呀,這幾天讓你跟我挨累了,耽誤你學習了吧。

    米呀,其實我還有個辦法能搞到錢,可是,可是我突然找不到能搞到錢的電話號碼了……

    你……

    那個號碼永遠也不要用了!今年考完大學,上學前我幫你養豬,下個寒假咱們還賣玫瑰花、元宵!

    7.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小米總是以學習忙為藉口拒絕老康提出的要求,表明她看不起老康,也表明她此時並沒有真正在心裡承認過老康是自己的父親。

    B. “風乾的黑棗皮”這一比喻,既是對老康外貌的刻畫,也暗指了老康身體的衰弱和生活中的種種艱辛。

    C. “一陣冷風趁勢從門縫擠進來,她打了個寒戰”一句藉助環境描寫寫出了小米看老康側歪著乾瘦的身子慢慢推門出去後內心的觸動。

    D. “出去一天的老康面無血色,頭冒虛汗,拖著跛腿回來了”與下文血站來電話情節相互照應,使得小說情節圓合完整。

    8. 什麼老康一再堅持要小米去賣花來幫襯自己?請根據原文分析其理由。

    9. 請結合小說內容,分析小說以“賣元宵”為題的用意。

    【答案】

    7. C

    9. ①從人物形象上看,賣元宵是老康賴以維持生計的營生,以“賣元宵”為題突出老康對這個家庭的付出,有利於表現老康濃濃的父愛。②從情節設計上看,賣元宵串聯起小說的故事情節。小米從“與這瘸腿老男人賣元宵,那是多丟人的事兒”到“每天起早貪黑賣起了元宵”“下個寒假咱們還賣玫瑰花、元宵”,表明父女兩人由隔閡到相互理解。③從主旨上看,小說正是透過小米最終與老康一起“賣元宵”,共同克服家庭困難,寄寓了中華民族家庭和睦、團團圓圓的主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管理者該如何避免責任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