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詞學院

    怎樣涵養人生的詩意?

    王君敏

    要想涵養人生的詩意,一是迴歸自然,以山水田園滋養心靈;二是要多讀唐詩宋詞,用詩詞提升自己的審美趣味和人生境界;三是培養自己的詩性思維,有詩性思維,就會有詩意的生活。

    那麼,如何培養詩性思維呢?

    一是打破思維定勢,用鮮活的直觀感覺,直面事物本身。就是把邏輯思維、定勢思維、職業思維等思維方式懸置起來,放在一邊,不受它們的影響和束縛,直接用自己的最初感覺,直面事物本身,把握新的思維角度、思維感觸和思維形象。跳出窠臼,見他人之未見,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

    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瀑布再長,也不過幾十米上百米而已,“飛流直下三千尺”,不可思議。但是不用“三千尺”不足以寫出詩人當時真實的感覺,正是因為它悖離常情而變生出這個新的離譜至極的思維感觸和思維形象,才生動地表現了廬山瀑布的氣勢,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驚歎,以致成為千古名句。

    二是化客觀為主觀,化主觀為客觀,創造情景相融的境界。“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境界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創造境界必須具備主觀情感和客觀物象兩個要件,情寄於象,象託於情,主客不分,心物合融一體,從而創造出境界。就像“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白居易《長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這首小令描寫一個少婦盼夫歸來的情狀。詞人把長長的流水,點點的遠山,與夜深了還在月下倚樓遠眺的結著悠悠思怨的少婦構成一幅由白日到夜間的移動著的動人圖景,少婦情寄於山水,山水託載著少婦的愁怨,此時的山水即是少婦,少婦即是那山那水,二者合融一體,不可分離。作者就是這樣巧妙而又是自然地創造出一幅深邃而幽美的境界。此小令被公認為藝術珍品,對後世產生的影響極大。

    三是張開想象的翅膀,用奇特的想象創造新的意象和境界。突破時間和空間、現實和理想的限制,把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重現剪裁、加工、改造、組合,創造出不同一般的有意味的形象或圖景。

    高適的《塞上聽吹笛》: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該詩寫詩人在塞上聽到《梅花落》笛奏曲的感想,前二句寫的是實景,為全詩定下了一個開朗壯闊的基調。三四句打破空間限制,將“梅花落”拆用,又想象梅花開滿關山的虛景,呼應雪淨月明的實景,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內心思念家鄉的強烈感情。作者想象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中帶著花香灑滿關山。這虛景又與雪淨月明的實景配搭,虛實交錯,構成美妙闊遠的意境。

    如林逋的《宿洞霄宮》:

    秋山不可盡,秋思(sì)亦無垠。

    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雲。

    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開頭是對整個環境和詩人整個心情的概括;第二、三聯進入具體寫景,頷聯突出色彩,寫得絢麗,頸聯鳥飛蟬鳴,寫得明淨;尾聯打破時間限制,想象山中過夜時枕上的情景:洞霄宮種了許多芭蕉,看天氣又快要下雨,那雨打芭蕉的音響,一定又是很有韻味的。詩人故意發問:那麼,誰能在枕上聽到呢?留下懸念,讓讀者去尋味。這也正好迴應開頭那句“秋思亦無垠”,章法極為細密。

  • 2 # 秀才說歷史

    人之初時性本善,心若靜時無雜念。

    一人獨處需泰然,耐住寂寞與孤單。

    與人相處需為善,心城則靈道路寬。

    人生在世難百年,有甚事情捨不得。

    清心寡慾度流年,心如止水看雲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述堂吉訶德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