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2

    樸素表達下的衝突力量

    《一次別離》故事很簡單,講述了一次伊朗式的分居引發的種種矛盾。妻子西敏得到簽證想要出國,丈夫納德不願拋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親而選擇留下,兩人因此而分居。納德不得不僱傭女工瑞茨照顧父親,但瑞茨卻在其間意外流產,瑞茨和她的丈夫將流產的原因歸結為納德對她的推搡而摔倒,並將納德告上法庭,一場激烈的爭吵就此開始,每個人都很善良,但每個人都在這場爭吵中說了謊。

    《一次別離》就是這種風格的印證,導演阿斯加法哈蒂的這部電影對整個伊朗社會進行了一次白描。豆瓣網友評價說,影片透過一對夫妻的離婚間接反映了現代與傳統、道德與法律、誠實與謊言、婚姻與愛情、父母與子女、移民與留守等眾多問題的離別。影片以紀錄片式的攝影手法,用長鏡頭和非職業演員的表演最大化地還原了生活的真實面貌。

    但樸素的表達之下,卻絲毫沒有掩蓋住戲劇的衝突。因為每個人都說了謊,納德究竟知不知道女工瑞茨懷了孕、瑞茨為何將納德的父親綁在床上、那個時候瑞茨究竟出去做了什麼、瑞茨到底為什麼會意外流產、納德的女兒會不會幫父親圓謊,一系列的疑惑將電影推向了高潮,也吊起了觀眾的好奇心。最終導演層層撥開迷霧,將答案一一道來,但是這時候結果似乎已經不再那麼重要,因為階層與階層的分離已經在爭執中表露無疑。

    嚴苛審查制度下的好電影

    和中國電影動輒過億的投資相比,這部獲獎無數的影片才只花了不過30萬美元。也確實,電影中的場景不過是納德家、西敏孃家、女兒的學校、醫院、法庭和幾個車上的街景,全片甚至沒有一處大全景的運用。在審查制度同樣嚴苛的情況下,《一次別離》的確只用了30萬美元完成了一部高水準的作品,這不得不讓怪罪審查制度、投資匱乏,卻拍不出好作品的國內電影人汗顏。

    去年底,一部《三個傻瓜》讓人驚豔,原本印象中只會唱歌跳舞的印度電影,已經能夠在嬉笑中闡釋深刻的道理。而《一次別離》再一次說明,即使有審查制度,也可以拍出好電影,也可以揭示社會現實。電影中,只一句不經意的“在薩珊王朝時期,人們被劃分為兩個階層:上層特權階層和平民百姓”,就已經把伊朗的社會等級問題說明。正如片中的這兩個家庭,就是兩個階層的寫照。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在接受採訪時,曾談起伊朗嚴格的審查制度,阿斯哈說:“在伊朗,導演們不會跟審查制度作對,我們都在努力地尋找新的拍攝方法。”

    文藝範兒下的曲高和寡

    儘管影片打動了不少觀眾,但是似乎並沒有說服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一次別離》在成都影院的場次已經逐漸減少,甚至出現了一人“包場”的窘相。業內人士認為,缺少商業元素,缺乏娛樂性可能是主要原因。

    在成都,《一次別離》的場次已經從上映首日的近200場下降到目前的130場,比上映了一週的港片《寒戰》少了600個場次。“影片的場次佔比遠遠低於票房的產出比例,因此院線不得不減少場次。”四川太平洋院線業務部經理秦立為說,“國內尚沒有形成觀賞文藝片的氛圍,此前《鋼的琴》也遭遇過這樣的尷尬,影片打動了院線,卻打動不了觀眾。”

    觀眾湯先生說,影片整體不錯,但是和好萊塢影片相比,兩個小時的影片還是略顯沉悶,缺少激烈的場面,沒有明顯的興奮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陽光玫瑰的價格是6-8塊,大家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