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小皮球的飛飛

    襄垣習俗

    習俗文化又稱民俗文化,是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襄垣習俗屬於晉東南地區民俗圈,是上黨地區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一脈相承,但又有著自己的特點。

    一、 生活習俗

    服飾 服飾是的民俗形式之一,亦是形成地方生活習慣和人性特徵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制度的變革,各地服飾習慣都有很大變化,襄垣也不例外。過去人們一看打扮便知是哪裡人,現在卻難以區別。但是一些傳統的至今仍存在,包括:布腰帶、兜肚肚、兒童的虎頭鞋等等。

    民居 襄垣一帶的鄉村,一般蓋房都習慣於坐北朝南,一個村莊,往往由許多坐北朝南的院落並排構成,採用單一的縱長平面的四合院式,結構簡單,排列整齊。農村的院落,一般都是封閉式,進大門,住住要建一個照壁,居住的房屋仍以窯洞(磚)為主。院子裡,往往要安排一定的地方做雞舍、豬圈,也有的人家要修個兔窩、狗窩什麼的,不盡相同。還要劃出一定的地養花種樹。

    飲食 早飯以小米飯、饅頭、玉米麵疙瘩為主,中午飯以麵條、大米為主,並且有吃野菜的習慣。但是隨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逢年過節或親朋好友團聚,都要做十幾道菜的酒席,雞、魚、木耳等海味山珍,屢見不鮮。同時,襄垣有自己的特色名吃:襄垣拉麵、葷湯素餃、掛麵湯、半疙瘩、官腸。

    稱謂 襄垣人稱曾祖父為老爺爺;曾祖母為老奶奶;曾外祖父為老姥爺;曾外祖母為老姥姥;祖父為爺爺;祖母為奶奶;外祖父為姥爺;外祖母為姥姥;父親為爹、大大;母親為娘;伯父為大爹;伯母為大媽;叔叔依次為二爸、三爸、小爸或二爹、三爹、小爹;叔母為二媽、三媽、小媽;姑母為姑姑;姑夫為姑夫;姨母為姨;妗母為妗子。其他稱謂與全國相同。

    二、 婚喪習俗

    婚嫁習俗:據《襄垣縣誌》載,襄垣縣舊時婚嫁須經議婚、定婚、納聘、迎娶、初戚、叫九、回九等程式。後隨社會進步不斷變革,但新俗源於古禮,一脈相承。現在婚姻禮儀大致為議婚,定婚,出嫁,迎娶,婚禮,拜堂,洞房,回門等八個階段。在議婚後要請陰陽先生“合婚”,審看男女雙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定婚時講究互換“龍鳳帖”,準備婚嫁前,要舉行送彩禮儀式,女兒在出嫁前,有“哭嫁”的習俗,在婚禮中還有“抓富貴”和“撒草”的習俗,結婚時都要邀請八音會前來助興。“婚後第三天有回門的習俗。此外,本縣還有招婿、再婚、瞑婚等婚姻習俗。

    祭祖習俗:襄垣的祭祖方式有家祭、墳祭兩種,以墳祭為主。家祭是逢年過節時在家裡向族譜和祖輩的木(紙)牌位燒香祭奠。墳祭除春節與週年忌日之外,主要在三次,即清明節、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和下元節(農曆十月初一日)。每次祭掃方式也有不同。清明祭掃要給墳墓添上,壓紙條,在墓堆撒豆芽、滾饅頭。中元祭掃要獻面羊,下元祭掃要送寒衣。三節之中,中北部地區偏重清明節和下元節,中南部地區則尤重中元節。少數縣也有特殊,如陵川縣的部分地方,一年只能上一次墳,而且掃墓人要同去同歸。一些人已燒祭過了,別的親友就不能再進墳墓。

    三、 節慶活動

    高蹺 一般8-12人為一隊,表演者腳踩高1.3米的蹺板,各扮角色,構成戲劇故事,表演時有音樂伴奏,踩蹺者載歌載舞,做出各種逗人發笑的動作,有踩蹺技術嫻熟的,高蹺高達二三米,表演特技動作有大翻身、朝天登、雙腳並躍、金雞獨立、跌八叉等,1961年開始又發展了單腳高蹺和多人連蹺(蹦蹦高蹺)。

    旱船 旱船用竹木、綵綢紮成船樣,表演者化裝成《許仙遊湖》、《遊龜山》、《奪阿斗》、《百萬雄師過大江》、《海港》等劇中人物,在場地上緊跑慢行,隨波起伏,加上音樂伴奏,鑼鼓合鳴甚是好看。

    獅子舞 獅子舞是元朝年間西城莊農民從外地學來的一種舞蹈,這種舞蹈是3人表演,1人扮演訓獅武士,2人扮獅,由武士手拿繡球燈,打踢腳、翻筋斗,引獅子隨著繡球起舞。今發展有雙獅、大獅帶小獅多種,表演形式更加豐富。

    老漢送閨女 有三種形式,一是閨女騎驢,老漢趕驢,同跑驢相同;二是老漢推小車,閨女坐車,平路飛跑,上坡下坡、拐彎、過河、兩人配合默契,做出各種舞姿;三是一人扮兩人,臉譜和上身化裝閨女,下身和上肢化裝成老漢,再在胸前扎一老漢頭和上身,腰間扎一雙閨女腿腳,構成老漢背閨女的形象,翩翩起舞,表現出背女走路的各種艱辛和女兒疼爹的種種表情。

    花燈 正月十五鬧花燈,是本縣古老的習俗,花燈的形制爭奇鬥豔,主要有圓、方、八角、菱形和各種動植物造型。除大紅宮燈外,其餘燈上多畫有山水人物,或題寫詩詞歌謠,還有燈內旋轉的“走馬燈”。農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為正燈,燈節期間機關、商店、家戶門前花燈高懸,入夜一街兩行,燦若群星散落。

    焰火 本縣自古就有元宵節夜裡放焰火的傳統,焰火種類繁多,小型的起火、鞭炮、各種花,大型的有老杆、火馬、火傘。老杆規模最大,在十多米高的木杆上懸掛各色焰花,由火藥導線連線,點燃後火樹銀花,璀璨奪目,燃放到一定層次會展現出“四門斗”、“金童撒尿”、“雙羊抵角”、“箭射人物”等影象,使焰火活動推向高潮。

    四、 襄垣鼓書

    襄垣鼓書以坐唱為主,在演唱長篇書時,由多人分任其中的主要人物角色,以獨唱、對唱、齊唱等形式來表述情節和刻畫人物。演唱者分操樂器伴奏,絃樂有京胡、二把、胡胡、月琴等四大件。人數再多時可加三絃、二胡、中胡等。

    清代末年產生於屯留縣西南的西流寨鄉和尚頭村,後流傳於長子、壺關、長治縣等地。流行於晉東南的沁縣、武鄉、沁源、襄垣,晉中的榆社、左權以及晉南的安澤、浮山等地。

    五、 襄垣秧歌

    襄垣秧歌是馳名于山西省東南地區太行山麓上黨盆地的一個地方小劇種,現已編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國家重點保護文化遺產之一。

    襄垣秧歌產生於明末清初的襄垣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裡,它經過幾代藝人的精心錘鍊,不斷髮展,使它逐漸成為一個板式齊全,唱腔優美,內容豐富,通俗易懂,行當獨特,表演幽默,鄉土氣息濃厚,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小劇種。

    六、襄垣龍燈舞

    龍燈舞是襄垣縣具有歷史悠久的傳統舞蹈之一。據《襄垣縣誌》記載:早在公元712年春,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別駕時,到襄垣濁漳河畔觀“魚潮”,千百條鯉魚飛躍水面,掀起巨浪,竟將他乘坐的龍舟擺得上下顛簸,十分壯觀。隨行的官員便齊賀曰:“鯉魚來朝拜,王駕定有兆運!”李隆基即興吟出著名的千古絕唱《鯉魚賦》,不久,果然他回朝當了太子、皇上。當時亭寨溝舉子恰在場親睹其景,值潞州官府為祝李隆基登基令各縣文娛進京祝賀, 亭寨溝舉子便製出巨龍一條,用20多人挑之進京,得到玄宗皇帝親自封其為龍舞狀元,從此亭寨溝老龍譽滿神州,後來朝神祈雨龍燈舞成為主要文藝形式。

    解放前龍體內安裝的是蠟燭,有了電後安上電燈更為壯觀。解放後襄垣每年過元宵節進行龍燈舞大賽,金、黃、白、紅、綠色各彩龍上下騰飛,穿雲破霧,連綿起伏如長河滾滾,似追星趕月,十分壯觀,令人目不暇顧,心曠神怡。

    七、 古會民情

    襄垣縣城南7公里處的西里村,有座古剎叫涼樓寺,是襄垣古八景之一。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是涼樓寺一年一度的祝壽會。此會素以“暮春神會冠五省,婦姑童叟進香靈”而聞名於晉、冀、魯、豫、陝廣大地區,是襄垣歷史悠久、規模最大的古廟會之一。現今古廟會已變成了物資交流大會。每年會期趕會人次逾10萬,成交金額超百萬,而且規模還在一年年擴大。

    八、特殊習俗

    在上黨各縣中,黎城縣和襄垣城有一種特殊的習俗,就是黎城人和襄垣人互稱“親家”。不管是黎城人見襄垣人,還是襄垣人見黎城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生人、熟人,都是開口便罵,並動手打鬧。黎城人開口就叫襄垣人是“小舅子”、“小妻侄”襄垣人則叫黎城人是“小外甥”,但從來都是罵不翻臉“打”不記仇。一提“親家”二字,馬上和好,甚至互相間可以吃飯不算賬,住宿不付錢,就如一家人一樣,如遇與其他地方的人爭鬥,還可一致對外,互相袒護。這種習俗至今仍有保留。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民俗涵養一方文化。民俗文化是一個地域的靈魂和精神所在,是其豐富的文化資源,是其經濟發展的基礎和生命源。所以我們應該讓我們古老的民俗文化鮮活起來,既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又能使我們的民俗文化得到推行和發展。這才是我們每個人最願意看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衣服上錨圖案有什麼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