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懷瑾經典語錄

    對此說法存疑的,可以看看六十年代(初版1953年,正是北韓戰爭結束之後,中美關係應該算是一個冰點)美國墨茨博士所著的《淡淡的墨痕 pale ink》,中譯本叫《幾近褪色的記錄》,查過實體書只有寥寥數本,幸好網上有pdf,講述的是她在美國按圖索驥找到所有山海經上的不存在於中國境內的大多數山脈和動物,地理的過程,那時候中美交惡,我想沒什麼討好中國的必要。

    看過她的書後,山海經中很多讓我覺得荒誕的地方茅塞頓開,舉個最突出的例子,山海經中說,有些地方的人狗頭人身,墨茨博士在那所記載的地方附近發現了喜歡把整張狗皮像帽子一樣披在頭上的部落,(有人質疑為什麼山海經的作者不走近看看清楚是狗皮還是狗頭,我就問你一句,現代文明發展了差不多三百年了,你敢在黑社會的手臂上搓一下看看是紋身貼還是真紋身嗎?)再舉個例子,山海經裡的何羅魚,一頭而十身,和烏賊相比如何?有人以為章魚叫八爪魚,所以烏賊也是八爪的,實際上,烏賊和魷魚都是有十條腕足的,它們有兩條生殖腕,請自行比較兩者。至於所在地,在上古的大洪水過後,內陸的河澤裡面有一些章魚我覺得挺正常的

    看完這本書,我深信,我們的先民曾經對這個世界充過滿好奇,並用自己的智慧踏上征途,到達彼岸的被他們視為太陽屬地的大峽谷。我們雖然嘴上說著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卻連窮遊的勇氣都沒有,我們怕吃不好,我們怕睡不好,我們三怕搭車丟臉四怕走路辛苦,我們唯獨不怕風景不好。比起我們的祖先,真是一群慫卵。我也忘了在哪裡看到,李白曾經在詩裡曾經感嘆,自己很遺憾出生得太晚,不能到日出之地感受一番,也許唐朝時這條道路上有了阻礙人們成行的政權吧,我會找出這首詩,我會找出他這麼說的原因。

    有人說,古時的亞洲人是透過結冰的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這是目前最為大眾接受的說法,因為在現代人的印象裡,我們的祖先航海技術很差,能遠距離航行是大航海時代的事情,但是,眾多考古發現表明,先民的航海技術相當先進,在山東省的東夷遺蹟考古中的發現可以證明。(下文有述)

    另竺可楨先生在《中國近五千年來 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表示:在中國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2℃左右;以後有一系列範圍為1 —2 ℃的上下襬動;最冷的時期都是從東亞太平洋海岸開始向西傳播到大西洋海岸。結尾還參照對比了挪威的雪線高低的變化,丹麥格陵蘭島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體一致的結論。也就是說,以四千年前中國人民的保暖水平,走白令海峽這條路,分分鐘變冰雕,另有一句可以作為佐證的話是大禹同志說的:帝令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另有一個說法: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出自《淮南子·墬形訓》),也就是說那個時代人們的活動範圍的極限是十萬步到百萬步這個數量級,且認為大陸大致是一個正方形,這與現在中國東西距離約 5200公里,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大致符合(周制八尺為一步,十萬步為八十萬尺,周尺約0.2米,故十萬步約160公里,簡而言之,豎亥測定的大陸是一塊東西約8000公里,南北約3500公里的土地)。也就是說,北方的極寒讓人們根本沒有勇氣前往白令海峽,更不用說白令海峽都結冰的年份了,何苦作大死,我們的祖先要是這麼二缺,能征服東北亞最宜居的土地嗎?

    印第安人說,他們是透過天之浮橋島到達美洲的,而這天之浮橋,你看看谷歌地圖上這紅線上方一串島嶼像什麼?從中國的東部一路到美洲,順便說一句,目前這一路線是一路有溫暖的洋流有利於木船從亞洲前往

    美洲的,圖上可見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簡直就是神隊友。甚至不小心被偏離航線了還能被北赤道暖流送回東亞大陸,不坐船簡直智障。雖然四千年前的洋流情況未必和現在一樣,但是鑑於四千年在地球發展史中的渺小,這裡權且算作一樣的吧。

    另外不要忘了,與商周多次戰爭的東夷就住在山東半島,這樣一個處於海邊丘陵地帶而能持續跟中原正面剛的部族(紂伐東夷而隕其身,周朝也被弄得夠嗆),航海技術幾乎不可能落後。

    要跟中原正面剛的首要條件就是糧食充足,東夷恰恰是一個靠海吃海的部族,由於膠東半島大陸架比較平緩,隨著潮起潮落,會有大量的貝類和和沿海淺灘隨季節性季風較適合於貝類生存的“灘塗”、“潮間帶”,東夷人一般住在離海不遠的高地上,開始可能是無意識的到附近的“灘塗”揀些貝類、魚類,並開始嘗試食用,慢慢的這些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海產品就成為東夷人不錯的食物,開創了膠東風味以海鮮為主要烹飪原料的先河。據發掘出土的“白石村文化遺址”和“邱家莊文化遺址”表明,先民們當時除了主要以採集植物作為食物外,主要以捕撈海貝等海產品為食,他們食餘的海產遺骸堆積如山,形成了具有明顯沿海特點的“貝丘文化”。隨著東夷人對海洋認識的不斷深入,他們把目光投向深遠的大海,開始就近從山中攫取天然石塊進行加工,再到沿海進行漁業生產活動。從考古發掘出土的魚類骨骼分析,當時東夷人類捕獲的魚類不僅有鱸魚、黑鯛等近海魚類,還有真鯛(棲息深度:10-200米)等棲息海域較深的深海魚類。更令人驚奇的是,當時東夷人已經瞭解了有毒魚類的知識,並掌握了清除有毒部分的方法。例如,紅鰭東方豚屬於劇毒魚類,因為它的肝臟、卵巢和面板有劇毒,吃時須先除去內臟和血液,洗滌乾淨,方可食用。從出土的紅鰭東方豚魚骨的實物來看,當時的東夷人,已經能夠很好清除有毒部分,進行深加工後再放心地食用了,到今天日照青島煙臺濱州等市都漁業發達。

    下面是一些《幾近褪色的記錄》的PDF的截圖裡讓我覺得十分可信的片段。

    圖3就是墨茨博士認為是犰狳的負鼠,兔面鳥喙(臉像兔子,嘴巴像鳥一樣突出)䲭目蛇尾(鴟屬貓頭鷹一類的鳥,叫聲淒厲,性情兇狠。古人視它為惡鳥,以之比喻惡人。)對這個說法感覺牽強附會的可以查一下鷂鷹的圖片,負鼠簡直就像被鷂鷹強姦過的老鼠生的,眼睛一模一樣,(想想真是太汙太屈辱了)負鼠的習性中有這麼一條(對應見人則暝):負鼠的天敵很多,比如狼、狗等等,但是在遭遇敵害的時候,它們還是有一些絕活的,否則也無法生存到今天。負鼠在來不及躲避敵害時,往往裝死,有人曾認為負鼠的“裝死”並非騙術,而是它們在大難臨頭時真的被凶神惡煞的猛獸嚇昏過去了。科學家們運用電生理學的原理對負鼠進行活體腦測試,揭開了這一謎底。針對負鼠身體在不同狀況下記錄在案的生物電流的資料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負鼠處於“裝死”狀態時,它們的大腦一刻也沒有停止活動,不但與動物麻醉或酣睡時的生物電流情況大相徑庭,甚至在“裝死”時,負鼠大腦的工作效率更高。

    我相信寫這條百度百科的人沒看過《淡淡的墨痕》,這畢竟是一本冷門書。

    另外 今天查了一下State of North Dakota white earth town(北達科他州白土鎮),得到結果如下圖(圖中文字兩個 北達科他州 的小孩解釋bakken boom ,下面是一段在 白土鎮 拍攝的關於他們的經歷的影片影片)。此地確實存在。以上

    第n次更新:山海經的誕生,和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文化事件是相關的,即王子 朝奔楚,王子朝(周景王庶長子姬朝,多稱為王子朝) 因為奪取周朝王位失敗,帶著周朝的典籍圖書逃奔到楚國,這一做法是有先例的,夏太史終古見桀迷惑,載其圖法奔商;商內史向摯見紂迷惑,載其圖法奔周,典籍圖書在那個時期是王權的基礎,和後來蕭何得秦之典籍圖書為漢朝奠定基礎如出一轍。而楚國得了這些典籍之後歸納整理出一個山海經出來是比較符合邏輯的。

    可以作為佐證的有兩點,

    一.經 不是可以隨便用的一個字,經書是作為思想、道德、行為等標準的書,或稱某一方面事物的專著。四書五經中五經以外,可以用經字作為書名的,不過黃帝內經,道德經等寥寥數本,山海經以經字為書名不僅未遭駁斥質疑,反而留傳下來,始皇焚書和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沒有把它劃入禁絕的範圍,足以證明,當時的官方不像今天的很多人一樣,認為此書荒誕不經。

    二.山海經用詞不包含個人觀點,感情,公認是一部述圖之作。彼時著書,不像而今錢夠就可以,當時著書主要目的就兩種,一是個人及流派表達政見觀點。二是國家彰顯自己的軟實力。山海經明顯是後一種,楚國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後起之秀,武力夠格和最強大的秦晉兩國叫板之後,文化實力的提升就迫在眉睫了,山海經成書於楚也就不足為奇,山海經不僅成書於楚,而且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楚國官方的面子工程,政績工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朝花夕拾》段落仿寫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