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可以做個試驗。
把“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換成“在我的後園牆外,有兩棵棗樹”,傳遞的資訊一樣,然而文字上就是差點意思。
第一是所謂“移步換景”。“院子裡有兩棵棗樹,有天空,有粉色的小花”,這種寫法是靜態的。相反,由棗樹向上看到天空,由天空向下看到小花,則是動態的。靜態的寫法是拿一張畫放在你面前,讓你自己去看;動態的寫法則是作者把眼睛借給你,讓你看他所看。為什麼在這裡動態的寫法好呢?因為由著景物,作者是有情要抒,有議論要發的。就好像帶著你散步,走到一處,說上幾句;再到一處,又說幾句。你隨著作者的目光走,於這情、這議論理解才能真切。
大框架上是這樣,小處也是如此。“有兩株棗樹”是靜態的,“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是動態的。抬眼一看,先看到有兩棵樹,細看其中一棵,是棗樹;再看另一棵,也是棗樹。這裡邊就有目光的移動。這種寫法,《公羊傳》裡就發明過。
《公羊傳·僖公十六年》:“霣石於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曷為先言霣而後言石?霣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
第二層意思,得看你的共情能力。古龍的《歡樂英雄》裡邊有個情節,幾個主角在早就當賣一空、空有其名的“富貴山莊”裡邊閒得五脊六獸的。冬天來的時候,實在沒事幹,就數屋簷底下的冰溜子。
郭大路坐在簷下,已坐了很久。只要還有一樣別的事可做,他就不會坐在這裡。有人寧可到處亂逛,看別人在路上走來走去,看野狗在牆角打架,也不肯關在屋子裡。郭大路就是這種人。但現在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坐在這裡發怔。簷下結著一根根的冰柱,有長有短,也不知有多少根。郭大路卻知道,一共有六十三根,二十六根比較長,三十七根比較短。因為他已數過十七次。天氣實在太冷,街上非但看不到人,連野狗都不知躲到哪裡去了。他活了二十多年,過了二十多個冬天,但卻想不起來哪一天比這幾天更冷。一個人真正倒黴的時候,好像連天氣都特別要跟他作對。他常常都很倒黴,但卻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倒黴過。倒黴就像是種傳染病,一個人真的倒黴了,跟他在一起的人也絕不會走運的。所以他並不是一個人坐在這裡。
燕七、王動、林太平,也都坐在這裡,也都正在發著怔。
林太平忽然問道:“你們猜這裡一共有多少根冰柱子?”
燕七道:“六十三根。”
王動道:“二十六根長,三十七根短。”
郭大路忍不住笑了,道:“原來你們也數過。”
燕七道:“我已數過四十遍。”
王動道:“我只數過三遍,因為我捨不得多數。”
郭大路道:“捨不得?”
王動道:“因為我要留著慢慢地數。”
你說人得閒成啥樣、悶成啥樣才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也是一樣。生活得沉悶成啥樣,內心得憋屈成啥樣,才能說出這麼一句話來。起首一句話,整個文章的感情基調就奠定好了。後面看天、看花、聽鳥叫、看月亮,到最後打呵欠、抽菸、敬奠小飛蟲,所有這些事的意義,連帶作者的感情,都是從這一句裡生髮出來的。要是換成“有兩株棗樹”,這層意思就出不來了。
第三呢,則是個語言節奏的問題。“我後園牆外,可以看見兩株棗樹”,然後呢?這棗樹咋了?結果下句就接天空了。那為什麼還要說有兩株棗樹呢?豈不成了廢話。問題的實質就是,這樣寫的話,這句話就太短,撐不起感情的一個節點來,古人講就是文氣不足。需要稍作搖盪,才能轉到下一步的天空。然而文章的基調本就是沉悶的,這個搖盪又不能太細緻花哨,用這兩句淡話稍作敷衍,恰到好處。“有兩棵棗樹”雖短,卻是無效語言,是多餘的;“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雖長,卻是感情的一節,是有效的。有效的語言才能在文章中存在,才能和下文的轉向天空連起來。
其實上面所說的這三點,魯迅先生當年也未必就如此費心思安排過。只不過文字上的見識高,下筆就是這樣;不這樣寫,自己的表達慾望就滿足不了。他估計也沒想過把要把這文章列在教材裡,供後人分析研究、做閱讀理解。文章就是讓讀者看的,你不能把它想成個盒子,老覺得裡邊裝了點啥,認為盒子不值錢,裝的東西才值錢。散文就是語言散步,高明的作者,領著你走完這一程,你的感情、思想自然就被他調動到位了。體會“微言大義”、讀書要看沒字兒的地方,確實是讀書的重要方法,但那是讀四書五經,本來就是個思想母本,讓你去推衍聯綴的。要是讀散文也照著這個方法來,讀成個索隱派,那乾脆別讀了。
其實可以做個試驗。
把“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換成“在我的後園牆外,有兩棵棗樹”,傳遞的資訊一樣,然而文字上就是差點意思。
第一是所謂“移步換景”。“院子裡有兩棵棗樹,有天空,有粉色的小花”,這種寫法是靜態的。相反,由棗樹向上看到天空,由天空向下看到小花,則是動態的。靜態的寫法是拿一張畫放在你面前,讓你自己去看;動態的寫法則是作者把眼睛借給你,讓你看他所看。為什麼在這裡動態的寫法好呢?因為由著景物,作者是有情要抒,有議論要發的。就好像帶著你散步,走到一處,說上幾句;再到一處,又說幾句。你隨著作者的目光走,於這情、這議論理解才能真切。
大框架上是這樣,小處也是如此。“有兩株棗樹”是靜態的,“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是動態的。抬眼一看,先看到有兩棵樹,細看其中一棵,是棗樹;再看另一棵,也是棗樹。這裡邊就有目光的移動。這種寫法,《公羊傳》裡就發明過。
《公羊傳·僖公十六年》:“霣石於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曷為先言霣而後言石?霣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
第二層意思,得看你的共情能力。古龍的《歡樂英雄》裡邊有個情節,幾個主角在早就當賣一空、空有其名的“富貴山莊”裡邊閒得五脊六獸的。冬天來的時候,實在沒事幹,就數屋簷底下的冰溜子。
郭大路坐在簷下,已坐了很久。只要還有一樣別的事可做,他就不會坐在這裡。有人寧可到處亂逛,看別人在路上走來走去,看野狗在牆角打架,也不肯關在屋子裡。郭大路就是這種人。但現在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坐在這裡發怔。簷下結著一根根的冰柱,有長有短,也不知有多少根。郭大路卻知道,一共有六十三根,二十六根比較長,三十七根比較短。因為他已數過十七次。天氣實在太冷,街上非但看不到人,連野狗都不知躲到哪裡去了。他活了二十多年,過了二十多個冬天,但卻想不起來哪一天比這幾天更冷。一個人真正倒黴的時候,好像連天氣都特別要跟他作對。他常常都很倒黴,但卻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倒黴過。倒黴就像是種傳染病,一個人真的倒黴了,跟他在一起的人也絕不會走運的。所以他並不是一個人坐在這裡。
燕七、王動、林太平,也都坐在這裡,也都正在發著怔。
林太平忽然問道:“你們猜這裡一共有多少根冰柱子?”
燕七道:“六十三根。”
王動道:“二十六根長,三十七根短。”
郭大路忍不住笑了,道:“原來你們也數過。”
燕七道:“我已數過四十遍。”
王動道:“我只數過三遍,因為我捨不得多數。”
郭大路道:“捨不得?”
王動道:“因為我要留著慢慢地數。”
你說人得閒成啥樣、悶成啥樣才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也是一樣。生活得沉悶成啥樣,內心得憋屈成啥樣,才能說出這麼一句話來。起首一句話,整個文章的感情基調就奠定好了。後面看天、看花、聽鳥叫、看月亮,到最後打呵欠、抽菸、敬奠小飛蟲,所有這些事的意義,連帶作者的感情,都是從這一句裡生髮出來的。要是換成“有兩株棗樹”,這層意思就出不來了。
第三呢,則是個語言節奏的問題。“我後園牆外,可以看見兩株棗樹”,然後呢?這棗樹咋了?結果下句就接天空了。那為什麼還要說有兩株棗樹呢?豈不成了廢話。問題的實質就是,這樣寫的話,這句話就太短,撐不起感情的一個節點來,古人講就是文氣不足。需要稍作搖盪,才能轉到下一步的天空。然而文章的基調本就是沉悶的,這個搖盪又不能太細緻花哨,用這兩句淡話稍作敷衍,恰到好處。“有兩棵棗樹”雖短,卻是無效語言,是多餘的;“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雖長,卻是感情的一節,是有效的。有效的語言才能在文章中存在,才能和下文的轉向天空連起來。
其實上面所說的這三點,魯迅先生當年也未必就如此費心思安排過。只不過文字上的見識高,下筆就是這樣;不這樣寫,自己的表達慾望就滿足不了。他估計也沒想過把要把這文章列在教材裡,供後人分析研究、做閱讀理解。文章就是讓讀者看的,你不能把它想成個盒子,老覺得裡邊裝了點啥,認為盒子不值錢,裝的東西才值錢。散文就是語言散步,高明的作者,領著你走完這一程,你的感情、思想自然就被他調動到位了。體會“微言大義”、讀書要看沒字兒的地方,確實是讀書的重要方法,但那是讀四書五經,本來就是個思想母本,讓你去推衍聯綴的。要是讀散文也照著這個方法來,讀成個索隱派,那乾脆別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