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iz彬兒
-
2 # 使用者3447577067325
因為“卒”字的草體(卆)形似九和十,合在一起為“卒”字 遂稱九十歲大壽為卒壽。
61歲的壽辰稱為還歷壽,因為在干支紀年法中,60年視作為一轉,而61歲正好是新一轉的第一年,所以人稱還歷。
77歲壽辰被稱為喜壽,因為“喜”字的草書形似七七七。
80歲壽辰被稱為傘壽,因為“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
88歲壽辰被稱為米壽,因為“米”字從上而下可以被拆寫為“八十八”,同時也寓意著老人隨年事已高,但是仍然很有食慾。
99歲的壽辰被稱為白壽,因為“白”與“百”相比較,只差了上面的一橫,只差一歲就到百歲,顧稱白壽。
擴充套件資料
60歲的老人可以成為花甲。花甲一詞出自中國古代曆法,以六十年為一迴圈,一迴圈稱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號繁多且相互交錯,又稱花甲。
80歲到90歲的老人可以稱為耄耋(mào dié)之年
耄耋之年出自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六十曰耆;耆,指也。不從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頭髮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鐵也。面板變黑色如鐵也。 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或曰黃耇,鬢髮變黃也。耇,垢也。皮色驪悴,恆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雞胡也。
九十歲為什麼叫卒壽?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中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