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法拉斯加

    肝細胞產生膽汁

    正常狀態:肝細胞膽汁→肝左、右管→肝總管→膽囊管→膽囊

    進食狀態:膽囊收縮, 膽囊膽汁→膽囊管→膽總管→肝胰壺腹→十二指腸大乳頭→十二指腸腸腔

    膽汁約75%由肝細胞生成,25%由膽管細胞生成。成人每日分泌量約800~1000ml。 膽汁是一種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不含消化酶。 膽汁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膽汁中的膽鹽、膽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張力,使脂肪乳化成許多微滴,利於脂肪的消化;膽鹽還可與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結合,形成水溶性複合物,促進脂肪消化產物的吸收,並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在非消化期間膽汁存於膽囊中。 在消化期間,膽汁則直接由肝臟以及由膽囊大量排至十二指腸內。

    膽汁除水分和鈉、鉀、鈣、碳酸氫鹽等無機成分外,還有膽色素、膽鹽、膽固醇、卵磷脂、脂肪酸、磷脂醯膽鹼、黏蛋白等有機成分。膽汁中沒有消化酶,但膽汁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膽汁中的膽色素是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主要為膽紅素,其氧化物為膽綠素,膽色素的種類和濃度決定了膽汁的顏色。

    膽汁的作用主要是膽鹽的作用。膽鹽、膽固醇和卵磷脂等均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張力,使脂肪乳化成許多微滴,從而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積,有利於脂肪的消化;膽鹽可與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結合,形成水溶性複合物,促進脂肪消化產物的吸收。並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的吸收。

  • 2 # 使用者8177908709493

    又稱為腸肝迴圈(enteroheptic cycle)。指經膽汁或部分經膽汁排入腸道的藥物,在腸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經門靜脈又返回肝臟的現象。此現象主要發生在經膽汁排洩的藥物中,有些由膽汁排入腸道的原型藥物如毒毛旋花子苷G,極性高,很少能再從腸道吸收,而大部分從糞便排出。有些藥物如氯黴素、酚酞等在肝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後,水溶性增高,分泌人膽汁,排入腸道,在腸道細菌酶作用下水解釋放出原型藥物,又被腸道吸收進入肝臟。動物實驗顯示,抗菌藥物抑制腸道細菌後,可降低某些藥物的肝腸迴圈。肝腸迴圈的意義決定於藥物在膽汁的排出率,藥物在膽汁排出量多時,肝腸迴圈能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如果能阻斷該藥物的肝腸迴圈,則能加速該藥物的排洩。如洋地黃毒苷 中毒,服用考來烯胺可在腸中與之結合,阻斷其重吸收,增加其排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和殿的作用與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