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以魏碑為主功的書體。
14
回覆列表
  • 1 # 中州耕牛堂主

    據我瞭解,當下寫魏碑書法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啊!怎麼說越來越少了呢?

    (上圖為孫伯翔魏碑書法作品)

    孫伯翔就是魏碑大家,他剛剛辦了一次魏碑書法大展,其反應是十分強烈的。可以說,孫伯翔的魏碑書法在書界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八十多歲辦魏碑書法個展,真讓人敬佩啊!

    (上圖為孫伯翔魏碑書法作品)

    當代書法家李松老師也是魏碑書法大家啊!就目前來看,李松老師的魏碑書法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可貴的是,李松的魏碑書法已有創新的成分,且已形成自己的魏碑書法風格。

    (上圖為李松魏碑書法作品)

    (上圖為李松魏碑書法作品)

    上圖為孫伯翔魏碑書法作品

    上圖為李松魏碑書法作品

    上圖為李松魏碑書法作品

    上圖為孫伯翔魏碑書法作品

  • 2 # 烽煙九歌

    當今社會寫魏碑的還是不少的,為什麼會給大家造成寫魏碑的越來越少的現象,我想還是因為大眾審美的問題。從大眾審美觀點出發,工整的楷書,流暢的行書,看不懂的草書與篆書更容易讓大家接受,從而會書者呈現給大家的更多的是這些作品。

    魏碑,其趣味性和可變化性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稍顯簡單的筆法,近乎隨意的字型結構,在書寫時給書者帶來的快感是很難替代的。僅僅因為魏碑字型不夠工整,又沒有行草書的連貫流暢,而受到冷落是不應該的。

    我也是從魏碑開始接觸書法,愛上書法,時常也會寫一寫,寫的比較多的還是行草書,比較慚愧。希望多一些人練習魏碑,推廣魏碑,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魏碑的魅力。

  • 3 # 告別玉樹臨風

    個人愚見,請拍磚:1、立心:不要質疑碑上的字是刻出來還是寫出來,喜歡就拿起筆來開寫,不喜歡就去寫別的;2、立技:多看多寫多想,將碑石上刀痕轉為紙上筆痕;3、立新:提高魏碑書寫性,注入行書技巧於其中可否?可!

  • 4 # 心無掛礙208049949

    尤其是寫楷書的書家,魏碑能夠擴大視野,提高見識,汲取營養,突現風格,創造輝煌。如果盲目照臨,就會寫野,審美扭曲。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 5 # 剖析與建構

    魏碑挺有味道,個人覺得。

    宋人反感唐人,罵他們:“安排費工。”

    魏碑裡不乏精品,尤其元氏墓誌,真的是精彩絕倫。

    之前剛學書法,覺得唐人的楷書已經很美了,但隱約覺得這樣的楷書,並不是自己喜歡的,寫來也束縛手腳。

    後來見到眾多的魏碑名品,又看了一些隸,篆後,眼界漸寬,才理解魏碑美的地方,始覺愈看愈妙。

    後人說唐楷是楷書的極則,個人不這樣認為,如果非要拿唐楷和魏碑做一比較,那麼它倆是平行的關係,而不是前後優劣的關係,因為各有千秋。

    學魏碑的人不少,只是,您沒有去深入書法這個領域,大多數自己業餘的,大都從唐楷入手,時代風氣使然。若是進入學院派,你會發現,魏碑,篆書,隸書,魏行等,被挖掘取法的極廣。

    隨便說說,沒什麼乾貨。若要得真東西,非得自己去實踐,才會出真知。

    亂謅了!

  • 6 # 李老闆著臉

    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你看國展還有各種書法比賽、展覽什麼的,哪個沒有幾幅魏碑作品?魏碑已成為書法界的時尚,有幾個臨帖的人沒練過魏碑?只是魏碑種類繁多,各人欣賞好惡各異,千人一面、萬眾一帖的來臨習不多而已,又不是田門。孫伯翔也只專攻始平公而巳。

  • 7 # 狂喜淡墨a

    寫魏碑者而從之而少了,沒有統計少還是多,而對魏碑體理解如下:

    魏碑是以北魏時期的碑文刻字,具有古典樸拙,奇特多變,姿態類化,古代偶出之體,自有其發展的緣由,生命極短,那時期多為碑刻,石刻而遺留至今,清代重整一振,抖擻時興而摹臨,出名的有趙之謙,何紹基,近代康有為。

    現代人也有過惜之愛之臨摹其狀貌,孫伯翔老師有些許味道。也是幾乎一生的付出獲得大家公認。

    無論如何狀貌樸拙X-Trail變化萬千,我個人看法,所謂魏碑是刀割刀鑽,刀刻印跡,當然也是寫成後被雕刻者給予加工,那麼軟筆與硬刀之間存在很大不同的效果,因此寫碑體永遠寫不出北魏石碑之雄奇,軟筆刻意筆鋒的刀切之形狀,或許費勁費心耗時,若此難度有點象山頭陡峭,不好入帖。

    另外碑帖也不是書法淵源的主流,屬於小刀之術,而在後來的歷史百科書也未找到魏碑書家,僅僅有清代趙之謙等少數學習者,亦乃臨摹而已,後運用到自己的行書或楷書中。當今趨之若林,扎堆一忽,也未看到成就。

    我感覺?作為研究魏碑或喜歡,可以決心習練。總感覺其意義不如書寫二王唐楷,依然入帖從容,歷史會告訴我們,只有便利快速才是時代的主旋律。百年以後,可能哪些玄妙莫測之理論,屬於玄虛,反虛無縹緲無用的糟粕,是今人務實而追求藝術文化者,為真正的書者。

    所以說碑體所臨摹者有少的趨勢。

  • 8 # 千年蘭亭

    我不覺得寫魏碑的少,恰恰相反,我感覺寫碑的泛濫。

    要是不信,你隨便翻一本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的作品集,入展的楷書基本上都是寫碑一路。

    唐楷的沒落,其實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說其沒落,並不是唐楷不好,而是它不受現在審美感所待見。

    唐楷作為楷書的主流,千百年來一直佔據重要地位,但自清代碑學崛起,看慣了唐楷的人們開始將興趣轉向了更富趣味的魏碑。

    這也正應了那句話,老婆是別人的好,審美疲勞後總想換換口味。

    但學碑是應該慎重的,其中很多東西並沒有得到認可,且其中錯誤較多,故學碑一定要選擇得到認可的碑版。

  • 9 # 不二齋

    寫魏碑書法的越來越少了,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對於魏碑書法鼎盛時期的清朝,現在練習魏碑的書法家的比例可能降低了,但是總數未必減少了。

    而這幾年相對於前幾年來說,寫魏碑的人數還是不斷在增加的,八九十年代以來,中書協舉辦的書法展覽,絕大部分作品都是行草書,有一部分是隸書,篆書和楷書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

    中書協其實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逐漸增加展覽中楷書的比例,由於唐代的楷書太過於標準,投稿的書法家們開始另闢蹊徑,從魏碑入手投展覽,從展覽中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書法家,受展覽的影響,社會上也興起了魏碑書法熱。

    先是《張猛龍碑》、《鄭文公杯》、《石門銘》,後來是《張黑女墓誌》、《元懷墓誌》,再到現在流行的《李壁墓誌》,經歷了這三個階段。現在比較出名的魏碑書法家也都在40歲以內,還沒有能夠走進公眾的視野。

    當今書法的整體風氣還是受清朝書法影響的,碑帖的融合依然是現在的主流風格,隨意但凡練習書法,就要去了解和學習一下魏碑,至於要不要超這個方向發展,好看個人的興趣,瞭解式的學習還是非常重要的。

    你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昆蟲的古詩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