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棠媽超級育兒
-
2 # 吃慢一點老闆娘
孩子總喜歡和你對著幹,期望能展示自己的意志,表現自己的獨立,會對成人的權威發起挑戰,並希望按他們的意願來控制周圍的世界。
我家兒子現在1歲7個月,雖然還沒有到叛逆期(每個孩子都會有不同年齡段階段性的叛逆),但也已經有苗頭了,凡是都喜歡自己來,而且有時候向他發出正確指令他會做相反的行為,比如說以前喜歡撕紙巾,撕完過後會自己撿起來扔到垃圾桶,現在撕完之後叫他扔垃圾桶就不扔,然後還會把紙巾故意弄的到處都是,弄的我哭笑不得。
其實我不太喜歡叛逆一詞來形容孩子,至少我覺得我兒子並不是叛逆,因為對於他來說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與其說是叛逆,還不如說是開始發展自我。他並沒有喜歡和媽媽對著幹,只是媽媽在壓迫他發展自己,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當然從一個沒有自我,受控制的寶寶到另一個不受控制的寶寶,這很容易被家長認為這就是叛逆。
很多時候家長過於控制孩子,反而會產生反效。家長都想控制自己的孩子,希望按照他們的意願成長,而有了一系列“爸爸媽媽都是為了你好”這樣那樣的光明藉口。很少家長能承認自己的自私。
我們村裡有一個出了名的乖乖女,比我大兩歲。從小她爸媽對她就很嚴厲,她也很聽話,比如說她媽媽說你明天必須怎麼樣怎麼樣,雖然她不是很情願但潛意識就會照做,因為不照做可能會有嚴厲的懲罰。我都經常被爸媽拿來跟她對比,你看誰誰誰什麼什麼的,你學學人家(童年的傷心事……),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到了初中後,她好像就變了一個人似的,翹課,染髮,打遊戲樣樣不良嗜好基本都有份,她爸媽氣的一下子老的很多。早幾年閃婚到外地去了,日子過的還不錯。後來微信聊天說起小時候她還說那時候雖然任性但一點都不後悔,因為如果當時不反抗的話,估計現在已經得抑鬱症了,以前父母總是給她安排她不喜歡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想著要打破這種局面,她覺得這就是她唯一的抵抗。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問題,孩子出現這種反抗情緒,是否最近對他壓迫,要求過度?平時孩子對你提出的想法和要求自己是否有重視和滿足?其實有時候孩子反抗也是為了讓你感受他的感受。
當你試著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和行為背後的動力,那麼和諧的親子關係就擺在你的面前。
-
3 # 李夢龍
孩子叛逆期是很正常的,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人生的第一次叛逆期在四歲左右,只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還小,也撲騰不出來多大的浪花,所以很多家長都不以為然,總覺得孩子的叛逆期出現在12-18歲左右。
四歲的左右的孩子的行為舉止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個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長大了,想要做一些對抗性的行為來證明自己和引起大人的注意。
而很多家長對於這樣的變化並不清楚其原由,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引導如何去教育,因為孩子被折騰的不輕,家長們也頭疼得很。
那麼關於孩子的第一次叛逆期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我有以下建議。
第一:尊重重視孩子。
孩子的第一次叛逆期家長一定要給與孩子尊重和重視,不要一味地批評和打壓。因為之前說過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想要的得到家長的重視,所以這一時期家長要尊重和重視孩子,做到平等對待。
第二:瞭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是具有目的的,因此想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就需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平靜的溝通,才能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只會批評和懲罰孩子是家長教育的無能。
第三:適當的冷處理。
有的孩子確定會無理取鬧,也有的孩子的行為或者要求會過於過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一定不要著急,不要去批評或者責罵孩子。可以適當的採取冷處理,等孩子和家長都平靜下來之後再去交流和教育。
-
4 # 彭華勇家庭教育
孩子長大了,越來越叛逆,本質上,孩子青春期叛逆一些,和父母關係有矛盾,很多是正常過程,過了青春期一般相對就緩和了!
但這並不是說不存在問題!因為,叛逆是家庭問題的凸顯,孩子越叛逆,家庭內部問題越嚴重!
所以,問題如果沒有超越個人、家庭的自動調節能力範圍,那麼,它慢慢會緩和,因為個人、家庭都有一個承受、調節範圍。
那麼如何才能根本上轉變這種問題呢?
我曾經輔導的一位家長,她兒子讀初二了,厭學,在家玩遊戲,沉迷手機。不能多管、也不能多說,說多了就著急,惡語相加。
之後,有好幾次,老師反映孩子逃課,下午不上課,批評沒啥用,回家反思了一週。最後,還是家長求著老師,好說歹說,給他機會。
後來,聽學校小賣部的老闆說,她才知道兒子初一就抽菸了,經常買,而且煙癮比較大。這位媽媽不禁常吸一口涼氣。
自己從小對兒子管教比較嚴格,不準兒子嚼檳榔、吸菸,沒想到,兒子全乾了,而且自己還矇在鼓裡這麼久。
和兒子大吵一頓,差點就動手打起來,兒子摔門而去。這位媽媽好無助,自己一直辛辛苦苦帶著兒子,老公常年在外面工作,一年才回來一兩次,想不到兒子卻變成了這樣!
經過和這位媽媽的溝通,發現家庭關係存在比較大的矛盾。由於爸爸常年在外,媽媽一個人撫養孩子,對孩子期望又比較高。
所以,媽媽情緒波動比較大,從小對孩子要求也嚴格,而爸爸很少和孩子溝通。而且,夫妻關係也不太好,有些矛盾。
所以,解決孩子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調整家庭關係。
健康的家庭關係就像一個倒立的等邊三角形,彼此平衡穩定;孩子出現問題後,家庭關係就是銳角三角形,甚至是鈍角三角形了!
這個過程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為每一個成員都需要調整,尤其是溝通方式,而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學習。
其次,就是教育方法的調整。孩子之所以出現教育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過去教育方式嚴重錯誤,所以全面學習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我也強調了孩子出問題,家長與其到處求醫問藥,不如先狠狠地看十本家庭教育書籍。比如正面管教細節、PET父母效能等。
最後,就是疏導釋放家庭的負面情緒。孩子教育出問題,很明顯的特徵就是這個家庭負面情緒爆棚,所以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有必要及時疏導釋放情緒。
這個家庭經過調整,一年後,孩子情況好多了,雖說成績一般,但和媽媽關係好了,家裡也沒那麼多矛盾了,學習也正常了,總體上是非常好的。
改變是困難的,尤其是成人,孩子改變的過程中其實最難的點就是大人的改變。家長有些是完全不知道,覺得孩子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問題。
有些是知道孩子的問題需要家庭改變,但認識不深刻。有些是明白,但永遠落實不到行動。沒有行動,改變就永遠不可能發生!
回覆列表
在全世界,有無數的家長正在接受這個挑戰。孩子叛逆是家家戶戶都會遇到的事,每個人都有過叛逆期,我們也曾叛逆過。
除了十幾歲青春期孩子會叛逆,6-7歲孩子會出現叛逆外,有的2-3歲就出現叛逆,和大人對著幹,不讓做偏要做,要麼哭要麼打人賴地板上打滾。
看到這些是不是感覺很燒腦,煩躁呢?沒想到做父母是那麼的不容易,因為我們不懂孩子,內心缺方法。
孩子叛逆的行為因年齡不同,行為反應也不同。
2-3歲普片表現為:動不動發脾氣、摔東西、打人、哭鬧等。
6-7歲叛逆行為表現:故意惹煩別人、常常與人發生爭執、發脾氣等。
青春期叛逆表現為:逃學、怨恨、把自己的過錯嫁接給他人、公然和大人反抗等。
孩子叛逆分為多方面原因導致:
001.經常被指責和命令
002.被控制和打壓
003.與父母間缺乏親子連線
004.不被傾聽和理解
005.孩子有情緒不知道如何處理,沒人引導
006.總被父母貼負面"標籤"
007.感覺不到自我價值
008.體驗不到被愛
009.父母脾氣暴躁
010.總是被父母威脅
011.內心感受被否定
012.被人嘲笑
013被忽視
……
當孩子體驗不到尊重、鼓勵與愛,他身體裡沒有能量時,往往是最需要愛和鼓勵的時候。當想要的得不到,或從來沒有得到,他會不斷地出現各種行為來引起你的關注,要麼出現報復、反抗行為,要麼破罐子破摔,自我放棄等。
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所有的不愉快,都來自於方法不得當。叛逆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只有放棄高高在上的控制權,不再強迫孩子一定按你說的去做,學會傾聽,學會懂孩子懂愛,孩子才會傾聽我們,他也學會了如何愛自己愛他人。
隨著愛的增加,叛逆行為會逐漸減少和消失。
因為真正的愛,可以化解孩子和家長成長中的所有問題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