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梅花雪4689
-
2 # 曼陀羅729
追求你的興趣愛好,比如 旅遊,美食,歷史,琴棋書畫,養花種草,養狗遛鳥,攝影 完成你想做的事,去過你想去的地方,品嚐過各種美味,欣賞過各種美景,家庭美滿幸福,孩子健康快樂有出息,夫復何求
-
3 # 單雲鶴
這個問題就大了去了,你不管追求啥都得先生存吧。只有你的生存質量上去了,你才可以去追求其他的東西,比如高質量的生活,愛好,家庭的穩定,孩子的健康成長等等等等。
單身的時候,我們追求啥,追求事業,追求工作的穩定,收入的提高,而這些都是在為進入婚姻做準備。這並不是說物質,你想要結婚,你就得有這些基礎吧,不然,結婚後,你們怎麼生活,怎麼養育孩子。可能會有人說,少給自己的物質虛榮找藉口。自古以來,人們就講究“門當戶對”,會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你能說這沒有一點道理嗎?
說到婚姻,當我們走入婚姻後,意味著身上的責任、擔子走在加重。設想一下,如果你有了我上面所說的物質基礎,你是不是就能再追求其他東西。婚姻裡一個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為了我們的孩子,我們覺得多數人都會改變自己的追求。比如單身的時候你想追求更浪漫的生活,你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有了孩子後,你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培養好我們的孩子。
為了孩子,我們可能會放棄很多很多追求,這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樣也沒有錯,別人也挑不出你啥毛病來。可是你對的起別人的眼光了,你對的起你自己嗎?捫心自問。
對孩子,我們要盡到養育的責任,對父母,我們要盡到養老的責任,對公司,我們要盡到給公司帶來最大利益化的責任。人這輩子有太多的責任要負,但是我們往往對自己是最不負責任。
我們忘了小時候自己有過的夢想,忘了自己嚮往的精神世界,忘了自己以前有過的追求。那就從此刻起,繼續拾起來吧!要知道,如今的中國,只要你不懶惰,生存還是可以保障的,有了這到保障,我們繼續追求我們曾經想要的吧!
-
4 # 禪茶書童
人到中年,很多人都會思考這個問題,說大點,這個問題已經上升到人生觀的層面。這幾年,經歷了一些事情,也看了一些書,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慢慢清晰了。
《遙遠的救世主》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最終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生存問題,另一個是生命價值的問題。對於今天的華人來說,絕大多數人,已經解決生存問題了,國家提出三大攻堅戰,就有精準扶貧。說明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絕大多數華人,已經解決了生存問題,國家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根本變化,這個問題不多說,相信大家都會認可。
至於生命價值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這裡面有個開悟的東西在裡面。曾仕強教授曾經說過,人這一輩子要過三關,金錢關、權力關、美色關。我看過周邊太多的人,到死都沒有過得了第一關,金錢關。我終於明白,原來歐也妮葛朗臺是真實存在的。從這個層面來說,像葛朗臺這樣的人,到死那一天都沒有開悟,這不得不說是人生的一種悲哀。
生命價值,說通俗點,就是人為什麼而活著?我所有過往的經歷,以及我讀的書,都告訴我一個真理!生命的最高價值是,利他精神!從老子的《道德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到佛學倡導的普度眾生的思想,還有我們看的《泰坦尼克號》,《變形金剛》,最後的結局也是以犧牲自我,成就別人為主旨。如果我們認真思考,理解,就會發現,古今中外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利他精神!這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最高價值!
你看,佛學倡導眾生平等,佛學的修行是,"發菩薩心,行菩薩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最終達到無餘涅槃的境界!心學上說的"致良知",就三個字,其實內涵是一樣的,道家的很多思想,表面上是消極的,其實是積極的,是更高層面的大智慧,比如老子說,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和佛家的發心,和心學的致良知,其實內涵也是一致的,因為你有不爭的發心,就一定可以做到莫能與之爭的結果!你不為名利,只為天下蒼生,和佛學大慈大悲的思想也是一致的。這些思想都是利他精神的體現。
-
5 # 投基女俠
這是個哲學問題呢老鐵!
其實人都不是主動要來人世間的,都是爹媽自己想生孩子了,根本沒問過你願不願意,就把你帶來了。有些人活著很痛苦,想死又死不了,就像羅曼羅蘭說的:“有些人二三十歲就已經死了,他變成了自己的影子,重複著自己。”相信這句話很多人有共鳴吧,大多數人,不管普通不普通,都是結婚,生孩子,帶孩子,上班,下班,這日子過的,就像影印機似的。
這樣的生活為了什麼呢?只是為了生存嗎?仔細想想,好像是這麼回事,或者也只是為了生存而已。那麼除了生存,活著還能為了什麼呢?我告訴你一個答案:為了快樂!春天欣賞百花齊放是免費的;夏天大汗淋漓的時候能吃個大西瓜也花不了多少錢;秋天呼吸著滿溢著落葉香氣的清新空氣是免費的‘’冬天如果有一天有難得的大太陽,曬個太陽聞著烤蟎蟲的味道也很幸福。活著,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我想,既然只能活,不能死,就讓自己為了開心而活吧!
我不知道問題裡的“普通人”是什麼意思,不普通的人是哪些人?國家領導,億萬富翁們?你如果認為這些人活著追求的東西跟普通人不一樣,我持不同意見。他們可能確實精神境界跟你不一樣,比如想要拯救地球?拯救人類?除了精神方面不一樣,其實吃的好一點差一點,住的好一點差一點,穿的好一點差一點,拉出的不都是一樣的嗎?!
-
6 # 一盞燈2019
首先,世界上的人都是普通人,包括那些所謂“成功人士”。只有極少數一些人,比如,孔子、老子、佛陀、基督等那些人另當別論。
其次,命,分為生命和慧命。您的問題指的是除了生命,也就是“肉身命”,人活著還為了什麼。答案是“慧命”。
那麼,什麼是“慧命”? 就是“明白我來自哪?到哪去?我是誰?”。按佛陀的語境,即是“覺悟”。
而如果想要“覺悟”,即要做六門功課“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根據這六門功課的學習成績,“慧命”呈現十種境界(分為十個年級)。而畢業的時候,也就是功德圓滿成佛的時候。只有到了那時候,人才真正懂得“我是誰?我從哪來?我到哪去?”。
結論,人除了生存以外,還要不斷學習,最終畢業成佛。
-
7 # only週週
關於這個問題,我相信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思考,也會隨著對生活的閱歷加深不斷修正
把一個宏觀的哲學問題縮減到個人身上,問題的難度並沒有降低,因為這世間能夠知世又知己的人,真的是絕少數。
小時候的我們就覺得只有有錢就行
後來我漸漸發現,所謂的追求知識,不是他人強加的,而是歷史進步的階梯,即便沒有學校,也會有求知的人們;所謂的結婚,也不是父母期盼的,根源上是繁衍,本質上是寂寞,人是群居動物,孤獨是難以抵抗的,除非一個人的心裡已經被各式各樣的事情充滿了。
等長大畢業一切生活都在掌控中後,你會發現人生最重要的是返璞歸真,走自己想走的路,不後悔,就像小時候執意玩泥巴,惹得一身髒也能樂呵呵的追趕夕陽。你是什麼樣子的人,過什麼樣子的生活,追求什麼樣子的人生,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只不過這個答案只存在於你心中罷了。
在這裡我想馬洛斯的需要層次理論可以作為一部分解釋:
好 我們來看下以上這種圖:從底層到頂層,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也就是說我們活著這一生,要先追求吃得飽,穿的暖;然後是自己的生命健康,環境安全;接著是追求愛的需要,友情、親情、愛情等等,這能讓你感受到你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一個人,你從不孤單;再接著是尊重;最後在所有需要的基礎上實現自己的理想。
其實我個人覺得 人活著 這一生能有幾個志同道合的知己,一起努力奮鬥打拼,結婚生子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最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然後一起去做做公益事業,幫助更多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安慰渡過這一生,也挺好的。
-
8 # 二牛144548898
六十多歲的老王一天忙得要死,活得很累。早上六點起來,給兒子一家做好飯,然後把兩個小孫子送到學校。回來後,趕緊穿上工作服,去一家小區做清潔員,不停地打掃衛生,運送垃圾。晚上還要幫兒子料理商店直到夜深人靜。老王身體也不太好,腿上做過手術,走路一瘸一瘸的,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看著老王累的坐在商店裡直打盹,我問老王,你這麼辛辛苦苦,圖了個什麼?老王不加思索的回答,圖啥了,兒子一家活的好,娃娃們快長大就行了。
這大概就是老王一生的追求。
回覆列表
同意健康是生存的最大條件。作為一介草民,布衣下士,也有追術和想往:那就是毛澤東思想!儘管有人不高興,但我要一如即往!僅毛主席的不搞貪腐,兩袖請風就讓我配服的五體投地!沒有任何理由不追求,不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