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歷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當時的英國,如前所述,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而《哈姆雷特》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劇中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的鬥爭,象徵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的封建王權代表的鬥爭。

    透過這一斗爭,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地主階級與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

    擴充套件資料:

    後世影響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聞名的劇作,也是他四大悲劇中最早、最繁複而且篇幅最長的一部。該劇三幕一景中哈姆雷特有一段獨白,無論原文或譯作均膾炙人口。

    《哈姆雷特》被譽為歐洲四大名著之一。從問世至今被多次改編成舞臺劇、歌劇、影視等作品。

    《哈姆雷特》之所以成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不僅僅在於作品最後的悲慘結局,同時還在於作品帶給人們沉重的反思,對哈姆雷特命運的反思,對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社會背景的反思。而主人公哈姆雷特最後的結局,則是整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個人犧牲也是作品發展的最終結局。在某種程度上,悲劇不是不幸,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美。

  • 2 # 使用者1844319796352

    如果說莎士比亞戲劇是西方文學的一座高峰,《哈姆雷特》就是這個高峰上最耀眼的明珠。其主題之豐富深刻,語言之絢麗精妙,人物之鮮明生動,皆可做如是觀。它創作於莎士比亞的盛年,是其四大悲劇中的代表。如果說《麥克白》探討的主題是野心,《李爾王》關注老年,《奧賽羅》嘆息嫉妒這一人性的弱點造成的悲劇,《哈姆雷特》則很難找到一個明確的主題。

      按照故事講,它說的是丹麥王子復仇記。經由莎士比亞的妙筆,《哈姆雷特》寫出了多維度的人性,涉及了方方面面的人生:親情舍離、別恨情仇、個人命運、家國前途。由於哈姆雷特特殊的王子身份,家事亦國事,家與國相關聯,個人存亡與國家前途結成一體。由於他思之深,慮之遠,欲窮究天地人神命運之問,又探求無限細微的兒女私情,父子、母子、夫妻、叔侄、兄妹等人倫關係。按照主題,人們會聯絡到自古希臘以來的命運觀,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個人情仇與家國命運的關係。還有人專門關注哈姆雷特對人生的感慨嘆息、復仇路上的遲疑猶豫,更有人把他的拖延歸結於戀母情結。所謂說不盡的莎士比亞,是指他的博大精深。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指《哈姆雷特》的紛繁複雜。

      其實,莎士比亞寫作的初衷只是給自己的劇團演員當指令碼來演出用,而不是給讀者寫來閱讀的。莎士比亞的戲劇當時面對大眾,誰都可以去看,票價便宜,在劇場裡坐著站著都可以看,各個階層的人們都可以欣賞到他的作品在舞臺上演出。他去世之後,他的兩個同事幫他把作品整理出來,出版了第一對開本。經過批評家的註釋、校對、評論,確立了他作品的經典地位,使本來演出用的指令碼成為可供閱讀的經典作品。

      闡釋的複雜永遠不能取代閱讀的快樂。回到當下,就經典名著的閱讀而言,我們最常想到的問題是:為什麼今天還讀《哈姆雷特》?換言之,讀這部劇對於我們自己的人生和對世界的理解有何益處?

      首先,哈姆雷特是一個堅定的思想者。一個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大學生,突遇家庭變故。父王暴死,叔父繼位,母后改嫁叔父。可以說,他的世界徹底顛倒。他需要重新整理他對父親的形象記憶,對叔父、對母親的看法,以重建他的世界觀、人生觀。當他的國王叔父當眾親切稱他“我的侄兒,我的孩子”的時候,哈姆雷特在劇中的第一句話是“超乎尋常的親族,漠不相干的路人”。在顛倒的個人世界裡,他看到了顛倒的乾坤和危機四伏的處境。他說丹麥是一座大監獄。劇中的其他角色都在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道白表演,哈姆雷特卻不為表象所遮蔽,總能夠一語中的,道出表象背後的實質。

      其次,在危險的處境中,他是一個審慎的求證者。為了探尋父親的死因,他在深夜等候與亡靈對話,透過給宮廷表演加詞加戲探試叔父,厲聲質問母親,佯裝瘋癲,應對大臣的刺探,甚至對自己心愛的人出言不堪,以掩飾情感。他步步驚心,審慎求證,理清了真相,決定了行動的方向。

      再次,在真相明白之後,他是一個果敢的行動者。待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所在,置身險境時,果斷處理了國王派出和他一道去英國的兩個使臣,隻身返回祖國。在戀人的葬禮上,與戀人的哥哥衝突之後,勇於迎戰。在決鬥中了斷一切,結束紛亂局面。在臨死之前又為國家的前途做好了安排。真的勇士,勇於迎戰,敢於犧牲。

      這是一個成長故事。哈姆雷特的生命以學子始,以鬥士終。面對家仇、情愛、國事,他有過猶豫,他有過延宕。他的成長中包含了對個人得失和家國命運的考量,包含了對親情愛情的舍離斷,包含了對命運順承與違逆的思辨,包含了對人性的洞察,包含了人的覺悟,包含了慷慨就死的勇氣,包含了捨生取義的決心。這是一個思想者的生命,也是一個覺悟者的命運。

      這部戲劇最迷人之處在於:哈姆雷特發出了一個永恆之問。“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默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透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朱生豪譯)哈姆雷特之問提出:人生之出路一是默默忍受,二是挺身反抗,力圖改變。第三種選擇則是自行結束生命,這看似是最為輕易的選擇,卻因為對死後世界的無知而最為困惑。他的問答思路是:生也艱難,卻要生;死雖容易,卻不能。每一種選擇都要承擔相應的後果。“生存還是毀滅”,放在哈姆雷特的身上,在國難家仇中,要面對要求自己復仇的亡父靈魂,面對殺父娶母的叔叔,面對心靈、道德、人倫、責任等方方面面的拷問與掂量。這個問題貫穿了《哈姆雷特》這部戲劇的始終。

      哈姆雷特之問類似屈原的“天問”,是人對生命、命運、天地和世事之問。天地永恆,世事流轉,人生短暫。生命的保全與捨棄,命運的順承與違逆,不能不引發感慨。“死生亦大矣”!《哈姆雷特》寫出了心靈的考驗、命運的追問、家國的情懷,人效能夠達到的高度、人生能夠面臨的困境,以及面對困境的態度、勇氣和必要的犧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天才的最大呈現。哈姆雷特之問是人類思想能力、探索勇氣、思辨論證和果敢行動的證明。

      “生存還是毀滅”(“To be or not to be”),這句話的意思很多,這是其中一種譯法。把它譯為“生,還是死”可能更為直接。它的意思還可以引申為是“要這樣,還是那樣”等等。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這也是一個可以進行不同選擇的問題。比如找個單位上班還是自己創業,繼續上學還是工作,戀愛婚姻要繼續下去還是該做個了斷等,當我們面臨這些選擇的時候,都可以套用這句話。面對這一問,我們能否獨立地思想,做出我們獨一無二的回答;能否審慎的思辨、求證、探尋,探尋真相的過程中能否承受得起不同的代價和犧牲,承受種種矛盾、利益的權衡取捨,甚至親人好友的背叛以及心靈意志的考驗,等等。

      每個人都是哈姆雷特,因為哈姆雷特之問每個人都要面對。讀好書增長智慧,閱讀《哈姆雷特》增加我們對自己、對家國、對命運的瞭解,幫助我們做一個堅定的思想者,審慎的求證者,果敢的行動者。行動才能帶來改變。本·瓊斯說莎士比亞,“他不僅屬於這一個時代,他也屬於所有的時代。”所謂經典,就是一代又一代經常被閱讀的作品,而且每一代人都能讀出新意,每一個讀者都能讀到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ota2好漢杯,由yao領銜的TR2:0戰勝ehome獲得冠軍,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