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山細雨獨遊人

    如果可以兩個都用,如果選一個當然是變焦鏡頭了,因為70--200已經涵蓋了200焦段,還有70可以讓角度更為廣闊一些。

    1、 舞臺攝影選好背景突出前景

    2、利用樂感抓拍

    3、利用慢門突出主題

  • 2 # bbcore

    我覺得70-200,F2.8比較合適,舞臺拍攝並不需要很高質量的照片,200mm,F2定焦鏡頭拍攝,構圖需要來回的移動,不方便,小白兔邊角鏡頭就方便多了,拍的照片絕對滿足要求。

  • 3 # 大貓影界

    感謝邀請!對於這個問題,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說到過我認識的一個專門跟拍活動的老攝影師,他每次跟拍活動都用兩臺機,一臺配廣角,另一臺就是配70-200這個鏡頭!這個鏡頭對於拍攝特寫最為實用,很多時候現場的拍攝條件讓攝影師沒辦法靠近舞臺,只能遠距離拍攝舞臺,這個時候,就更加體現這個鏡頭在舞臺拍攝中的作用;其2.8的最大光圈值也一般足夠用了,這個鏡頭對於喜歡看演唱會的人來說,也是一個利器!

  • 4 # 周曉剛攝影

    毫無疑問!選擇70-200是最好的

    1,舞臺拍攝需要看舞臺的環境,如果狹窄的地方,200的鏡頭可能根本無法拍攝,70-200焦段靈活,畫質呈現也已經很好了。

    2,200的頭因為太重,不適合長時間手持拍攝。

    3,70-200的頭12000元左右,200的頭35000元左右,價格差很多。

  • 5 # 蘇州三憶影像

    對於舞臺拍攝,佳能200 f2和70 200 f2.8該選哪個?

    首先我想說的是舞臺攝影其實是很難的。一般演出現場都是弱光環境,而且舞臺的燈光變換十分頻繁,演員們的動作以及姿態瞬息萬變。所以舞臺攝影對攝影師的基本功要求比較高,而且需要有一定的舞臺攝影經驗。

    至於對鏡頭的選擇,我個人覺得從單純的實用性來看,無疑是70-200mmf/2.8鏡頭佔優。因為舞臺表演的場景瞬息萬變,我們有的時候需要用長焦端拍攝特寫,有的時候又需要用廣角端拍攝整個舞臺的場景。而70-200mm變焦鏡頭正好就滿足這種要求。而且這支鏡頭最大光圈達到f2.8,在弱光環境下也能應付,加上鏡頭的對焦速度也還可以可以很好的進行抓拍。所以綜合衡量下來,70-200mmf/2.8這支鏡頭比較適合記錄整個演出過程。

    當然如果從鏡頭成畫素質方面考慮,200mmf/2絕對以壓倒性的優勢領先70-200mmf/2.8。無論是成畫素質還是最大光圈200mmf/2都是非常優秀的。只是定焦鏡頭在舞臺拍攝中確實有點尷尬。不能隨時變換焦段,就限制了攝影師在構圖方面的發揮。當然,如果攝影師想創作一些舞臺藝術的片子,那選擇這支定焦鏡頭也是非常好的。綜合衡量下來,200mmf/2這支定焦鏡頭比較適合進行一些舞臺創意的拍攝。

  • 6 # 雪石雪月

    這還用問!肯定200F2,這是專業拍舞臺表演的鏡頭,出來的畫質不是70200可以比的,也是很少有人用過的,價格也是貴得多的好吧

  • 7 # 拍客張光林

    舞臺攝影現在不同於過往,遇上的機會比過去多得多了。

    舞臺攝影,人物形象鮮明,燈光璀璨夢幻,造型多姿多彩,魅力非常,“引無數攝手競折腰”,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員。

    舞臺攝影用什麼鏡頭好?這個要具體看場合。歸納一下,大致有以下這麼幾種,結合具體情況來做些分析。

    第一種,露天廣場。這一類的廣場演出活動很多,像專題晚會、廣場舞表演、推廣活動等等。雖然整個活動不一定精彩非常,但是,有可能其中的幾個鏡頭拍攝起來還是很有價值的,畢竟,我們攝影人抓取的是鮮活的瞬間。

    正因為是露天廣場,我們拍攝起來相對比較容易,容易的是我們可以從旁邊拍攝,也可以從正面拍攝,有的時候甚至可以走上舞臺、貼近演員來拍攝。所以,我們拍攝距離不會很遠,機動性很強,這一類場合,用上24—70鏡頭就非常方便。

    第二種,大廳舞臺。這種場合比較而言就更多更普遍了,比如婚禮現場、各種年會、總結活動、專題推介等等,這些活動往往和大型餐會聯袂共生,整個場景會恢宏大氣、熱鬧喜慶。

    我們除了要拍好演出、互動活動之外,還要拍好主人致辭、領導講演以及獨唱、獨舞表演等等。拍攝起來,空間餘量比較充足,運用70—200鏡頭也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活動空間不是那麼寬廣,攝取全景的時候,用70—200鏡頭會存在一定得侷限性,就很有必要運用24—70這樣的中焦鏡頭了。

    第三種,小型劇場。小型劇場的演出往往是“節目為主”,我們拍攝任務的大多數內容應該是節目表演,很有必要拍出整個舞臺的場景,而且一般不可能留給你“遊擊拍攝”的機會,會以“標準機位”為主,就是在中間向後的位置為拍攝點,所以這時就以24—70鏡頭為主要武器較為適合。

    第四種,正規劇院。這種場合最為正規,你的位置不可移動,你的機位不可能(也不需要)靠近舞臺,你的相機不能搞過觀眾(和你相近的)頭部,你的活動不能有聲響,你也不可以使用閃光燈,等等。

    這個時候有兩種情況,你需要拍攝特寫,那你得用200左右的變焦鏡頭;你需要記錄舞臺大、中景,你就得運用200左右的定焦鏡頭。因為是定焦,成像的效果會十分細膩逼真,要出優質畫面,無疑只有靠他幫忙了。當然,拍攝的位置最好是中後部的“中線”上,事先必須做好認真的溝通和準備。

    依據我的經驗,上面提到的拍攝一般都得運用大光圈拍攝。可能會有疑問,這麼大的光圈,進光量和拍攝速度是充分保證了,誰又能保證我足夠大的景深呢?是的,這種疑問很正常,光圈大了,景深自然會小了;但是細想一下,這個擔心幾乎不存在!為什麼呢?

    第一,如果你是近距離拍攝,一定是拍攝的單個或者幾個人的特寫,既然如此,只要保證了人物的神態的身姿就行了,何必要去擔心景深呢?

    第二,如果你是遠距離拍攝,這裡所說的遠距離,起碼都在8排到十幾排甚至近20排的距離,而你拍攝的物件是遠離十來米甚至十幾米的舞臺,我們知道,距離遠了,哪怕就是長焦,景深自然加大了,不是平常我們用長焦拍攝兩三米遠的美女那樣景深很小,就是說,舞臺離得那麼遠,儘管是大光圈,足以保證舞臺部分的景深需求。

    所以,這個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 8 # 一成

      一定要選 70--200F2.8鏡頭的。

      舞臺攝影,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拍攝門類。建議你首選70--200鏡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 舞臺攝影機位受限。如果你是主辦方請來的攝影師,那會給你留出一個較好的機位。這個機位通常在舞臺正中稍偏兩側的位置,攝像師也是這個位置。演出開始之後。通常是不允許你隨意走動的。如果你只是自己帶相機去看演出,那你更不可能自由先擇機位。所以你必須使用變焦鏡頭,或抓拍大場面,或抓拍演員特寫。可近可遠,攻守兼備。

      二 你的70--200鏡頭,F2.8光圈還是很好的。演出時燈光時常變化,肯定是首選大光圈鏡頭來應對,這點肯定沒錯。建議你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量使用三腳架。先保證你相機不動,再去抓取演員的動作,這樣比較可靠一些。不然二三個小時拍下來,你胳膊不疼才怪。

      三 舞臺攝影乍聽上去好象很難,其實也只要瞭解其中的規律,出片到是相對容易。因為演員表演,情緒,動作什麼的,都很到位,只要抓拍準確。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建議感光度調整稍高一點。依現場亮度,800左右應該可以了。使用光圈優先,2.8的光圈應該夠用。想必你離舞臺的距離不可能太近。有拍攝距離,景深也不至於太小。

      四 重點想談談如何抓拍精彩瞬間的問題。舞臺攝影在抓拍方面,我最大的心得是:聽著音樂按快門。一定要聽著音樂按快門。不管你事先對演出的節目是否瞭解,也不管你對演員的表演風格是否瞭解,這一招絕對管用。不管是什麼演出,音樂總是少不了的。演員在表演時的動作,總是在隨著音樂走。如果真遇見連節奏都趕不對點的演員,那這樣的演員你也不用拍了。抓拍精彩瞬間,是成敗的關鍵,通常情況下,一個節目在表演中間可稍後時段會出現高潮,情緒,動作等達到最佳,這時候千萬別錯過。歌舞表演時,相同的動作通常會出現二次到四次。左右各做一次到二次,這時候沉住氣,如果第一次沒抓到,通常你還有一到二次的機會。

      上幾張我以前的舞臺照片,僅供參考。

  • 9 # 龍翔可樂

    舞臺拍攝的重點在於你的位置。沒有特定的坐席,200mm和70-200mm討論都沒有特別的意義。通常情況下,專業舞臺的燈光是很好的,使用70-200mm f2.8就足矣應對大多數的拍攝。個別時候,如果座位偏後,可能需要上100-400mm。

  • 10 # 三峽新媒

    個人建議選擇70-200/2.8 這主要是我在實際拍攝時,感覺他拍的畫面更豐富,選擇餘地會更大,雖然200定畫質會更好,但是拍攝的畫面比較單一,而舞臺變化無窮 ,所以如果想得到更多不同畫面的作品,肯定70-200會是不錯的選擇。

  • 11 # FUN攝影

    可以引閃加70-200的鏡頭。這樣更靈活一些。定焦跑斷腿。拍攝的時候會比較累。所以建議使用70-200的鏡頭,畫面比較靈活,可拉近拉遠。拍起來也比較輕鬆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男朋友要結婚了,母親要40萬的彩禮,車和房子可以以後買,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