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021水逆退散

    1、疑問代詞

    (1)單獨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帶有語氣助詞 “哉”“也”。譯作“為什麼”

    “什麼原因”。如: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2)用作前置的賓語,問處所或事物,譯作“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3)用作定語。譯作“什麼”“哪”。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其間旦暮聞何物?(《琵琶行》)

    (4)用作狀語,常表示反問。譯作“為什麼”“怎麼”。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副詞: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詞前。譯作“怎麼”“多麼”“怎麼這樣”。如: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十九首•其三》)

    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3、構成複音虛詞“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於疑問句中,表疑問。譯作“怎麼樣”“什麼樣”。如: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2)“何以”即“以何”,常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譯作“拿什麼”“憑什麼”。如:何以哉?(《曹劌論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3)“奈何”,常用於疑問句中作謂語或狀語。譯作“怎麼辦”“為什麼”。如: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 2 # 停子的生活日記

    1、疑問代詞

    (1)單獨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帶有語氣助詞 “哉”“也”。譯作“為什麼”

    “什麼原因”。如: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2)用作前置的賓語,問處所或事物,譯作“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3)用作定語。譯作“什麼”“哪”。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其間旦暮聞何物?(《琵琶行》)

    (4)用作狀語,常表示反問。譯作“為什麼”“怎麼”。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副詞: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詞前。譯作“怎麼”“多麼”“怎麼這樣”。如: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十九首•其三》)

    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3、構成複音虛詞“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於疑問句中,表疑問。譯作“怎麼樣”“什麼樣”。如: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2)“何以”即“以何”,常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譯作“拿什麼”“憑什麼”。如:何以哉?(《曹劌論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3)“奈何”,常用於疑問句中作謂語或狀語。譯作“怎麼辦”“為什麼”。如: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做“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