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80336970269

      一、這首詩中所描寫的景象特點是:秋聲秋色、陰沉蕭瑟、動盪不安,襯托出詩人焦慮抑鬱、傷國傷民的心情。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原詞欣賞: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作品簡介:《秋興八首》是杜甫晚年為逃避戰亂而寄居夔州時的代表作品,作於大曆元年(公元766年),時詩人56歲。全詩八首蟬聯,前呼後應,脈絡貫通,組織嚴密,既是一組完美的組詩,而又各篇各有所側重。每篇都是可以獨立的七言律詩。   八首之中,第一首總起,統帥後面七篇。前三首寫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為前後過渡之樞紐,後四首寫所思之長安,抒發“處江湖遠則憂其君”的情愫。聲身居巫峽而心繫長安就是這組詩的主要內容和線索。   全詩以“秋”作為統帥,寫暮年飄泊、老病交加、羈旅江湖,面對滿目蕭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國家興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寫長安盛世的回憶,今昔對比所引起的哀傷;寫關注國家的命運、目睹國家殘破而不能有所為、只能遙憶京華的憂愁抑鬱。   全詩於悽清哀怨中,具沉雄博麗的意境。格律精工,詞彩華茂,沉鬱頓挫,悲壯淒涼意境深宏,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最典型地表現了杜律的特有風格,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首章對秋而傷羈旅,是全詩的序曲,總寫巫山巫峽的秋聲秋色。用陰沉蕭瑟、動盪不安的景物環境襯托詩人焦慮抑鬱、傷國傷民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繫長安”的主題。   起筆開門見山敘寫景物之中點明地點時間。“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搖落,白露為霜。“巫山巫峽”,詩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傷”、“蕭森”給意境籠罩著敗落景象,氣氛陰沉,定下全詩感情基調。   3、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他做過工部外郎,因此人們又稱他為杜工部。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克羅斯和莫德里奇的c羅,與沒有哈維小白的梅西,你覺得誰更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