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服役初始,蘇霍伊家族已經將Su-27不停改進,依靠中央升力體與翼身融合等技術,使其能擠身世界前列的非隱形戰鬥機。當然,擁有這麼多改型,大家第一眼看上去區別不大,想必很多人會很難分辨,就像M4與HK416一樣。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Su-27 Su-30 Su-35與Su37該如何分辨。
第一.看前輪:
su-27、su-30、su-35和su-37都是一個系列的戰機-su-27改進而來,基本上外形沿用一致的框架,臉盲症的分辨有些困難。其實稍微瞭解su-27這個系列的軍迷都有方法辨別,今天就不說什麼技術引數之類的,就單單從外形辨別這幾款戰機。su-27與su30、su35和su37如何辨別,大家就認準這個特徵就行了:這幾款戰機中,前輪是單輪,座艙是單座的就是su-27,su27的前輪都是單輪,su30、su35和su37都是雙輪。
第二.從座位和三翼面區分:
SU-30是雙座,SU-27,SU-35,SU-37是單座。SU-30有的型號是三翼面,也就是說有翼前小翼,而SU-35(早期型號),SU-37全部都是三翼面。
三翼面佈局是在正常式佈局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水平前翼而構成(即前翼+機翼+平尾),因此,它綜合了正常式和鴨式佈局的優點,經過仔細設計,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氣動特性,特別是操縱和配平特性。其機動性改善是明顯的。
所以可以用如下方法來區別:
▲有三翼面的SU-30
▲無三翼面的SU-30
1.如果是雙座,無論是否三翼面均是SU-30;
2.如果是單座,且不是三翼面則是SU-27;
第三.從空速管區分:
很簡單,你只要看下雷達罩的那個地方有沒有空速管,如果沒有就是su-35,su-27家族中,只有su-35和su-37是不採用機頭空速管的,因為使用了相控陣雷達。其他什麼切不切尖也不用去看得這麼仔細,你就看盯著那幾個關鍵的地方看,很簡單就可以分出su27、su30、su35和su37。
其實這裡面最難辨認的就是:
1.老式蘇35與新蘇35的:最早出現的是蘇-35(單座型,最初型號蘇-27M)和蘇-35UB(雙座戰鬥教練型),它們都是有鴨翼的三翼面佈局;但都沒有投入量產,統統成為過眼煙雲。
最明顯區別就是三翼面佈局。su35BM跟標準的su-27S氣動佈局類似,而完全不同於舊su-35/T10M。與後者相比,su-35BM取消了前翼,垂尾改回su-27標準的切角狀,尾錐也要小一些(估計是新一代後視雷達體積縮小的緣故),機翼後緣為全翼展襟副翼。該機採用了全新的內部機體結構,大量使用複合材料,據稱重量比su-27SM減輕了約20%;
▲有三翼面的SU-35(早期型號)
▲無三翼面的SU-35BM
考慮到舊su-35的前翼和機身結合部是個強雷達反射源,因此su-35BM放棄了前翼(也可根據客戶需要選裝),但由於採用了更先進的姿態控制技術,加上機頭段新裝置的重量有所減輕,不需要氣動作用有限的前翼來配平,因此空中機動性毫不遜色於舊su-35,而取消前翼後全機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也大大減少;由於發動機推力增加,su-35BM所需要的進氣流量也需要增加,所以su-35BM的進氣口面積較大;新舊su-35外形上最為相似的部分是機頭段,兩者座艙的位置比標準su-27S都要低矮,很明顯是出於隱身考慮;另外,su-35BM的雷達罩上有10條防雷條,這在俄羅斯飛機上也是首見。
2.su-35和su-37:
因為su-37是基於su-35發展的超機動戰鬥機,裝有兩臺效能優異的推力向量發動機,可以做出一般戰鬥機不能做出來的動作。在1996年,當37型在航展上露面時,俄羅斯著名試飛員佛洛洛夫駕駛者進行360度翻轉動作,轟動了整個航空界。這個動作在目前沒有任何一架戰鬥機可以做出來,除了37!一次被命名“弗洛洛夫法輪”。
▲su-37“弗洛洛夫法輪”
雖然說su-37是是su-35的機動增強型,但是俄軍自己都沒采購,轉而改進su-35。另:su -37是su-35的機動增強型,唯一的分別是su-37有向量發動機,機背上有一圓形突出物可與蘇-35區分。最新訊息傳聞取消su-37專案是因為缺少資金。兩架原型機被改造成另一架蘇霍伊原型機:su-35。su-37世上目前僅存在過一架,編號為711,現在已不存在了,於2002年左右墜毀。所以現在不是711編號的就是su-35了。
▲中國產殲-11重型戰鬥機
殲-11(綽號:藍鯊)戰鬥機是中國在蘇-27SK基礎上自行生產的一種重型三代戰鬥機。殲-11最初由俄羅斯授權生產並提供主要零件與系統,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建立生產線,形成生產與組裝能力。
2000年以後,隨著國內電子技術迅速發展,中國開始謀求在蘇-27的氣動外形基礎上
整合中國產先進的航電和武器系統開發更為先進的殲-11機型,最終形成了殲-11B、殲-11BS,殲-11BH,殲-11D等成員眾多的“藍鯊”家族。這樣雖然整機結構上仍然沒有明顯變化,但由於整合了中國產先進的航電和武器系統,眾多衍生機型效能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殲-11的原型機蘇-27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殲-11同樣繼承了蘇-27在空軍作戰體系中的空優定位,其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這也為殲-11提供了最明顯的外貌特徵,單座(教練機型除外),前起落架為單輪。
殲-15(綽號:飛鯊)戰鬥機是中國參考從烏克蘭獲得蘇-33艦載戰鬥機原型機T-10K-3後在中國產殲-11戰鬥機基礎上研製和發展出的單座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
殲-15在外形上與俄製蘇-33艦載機非常相似,但又融合了殲-11B的相關技術。其在殲-11的基礎上新增了鴨翼佈局、配裝2臺大推力發動機,實現了摺疊機翼,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攔阻鉤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效能條件下,實現了艦載機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
▲中國產殲-15重型艦載機
殲-15的艦載機身份使其辨識特徵最為明顯,鴨翼佈局、摺疊機翼和機尾著艦阻攔鉤。
殲-16(綽號:炸彈開車)是瀋陽飛機公司參考俄式蘇-30MKK殲擊轟炸機基礎上基於殲11系列發展而來的新型第四代多用途雙座雙發戰鬥轟炸機。
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資訊。殲-16最大特點是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執行的是防空攔截,遠端巡邏,突擊防空圈,防區外精確打擊等任務,是真正的全能飛機。
▲中國產殲-16戰鬥轟炸機
戰鬥轟炸機的定位也為殲-16提供了明顯的辨識特徵,即雙座機型,前起落架為雙輪。
自服役初始,蘇霍伊家族已經將Su-27不停改進,依靠中央升力體與翼身融合等技術,使其能擠身世界前列的非隱形戰鬥機。當然,擁有這麼多改型,大家第一眼看上去區別不大,想必很多人會很難分辨,就像M4與HK416一樣。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Su-27 Su-30 Su-35與Su37該如何分辨。
第一.看前輪:
su-27、su-30、su-35和su-37都是一個系列的戰機-su-27改進而來,基本上外形沿用一致的框架,臉盲症的分辨有些困難。其實稍微瞭解su-27這個系列的軍迷都有方法辨別,今天就不說什麼技術引數之類的,就單單從外形辨別這幾款戰機。su-27與su30、su35和su37如何辨別,大家就認準這個特徵就行了:這幾款戰機中,前輪是單輪,座艙是單座的就是su-27,su27的前輪都是單輪,su30、su35和su37都是雙輪。
第二.從座位和三翼面區分:
SU-30是雙座,SU-27,SU-35,SU-37是單座。SU-30有的型號是三翼面,也就是說有翼前小翼,而SU-35(早期型號),SU-37全部都是三翼面。
三翼面佈局是在正常式佈局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水平前翼而構成(即前翼+機翼+平尾),因此,它綜合了正常式和鴨式佈局的優點,經過仔細設計,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氣動特性,特別是操縱和配平特性。其機動性改善是明顯的。
所以可以用如下方法來區別:
▲有三翼面的SU-30
▲無三翼面的SU-30
1.如果是雙座,無論是否三翼面均是SU-30;
2.如果是單座,且不是三翼面則是SU-27;
第三.從空速管區分:
很簡單,你只要看下雷達罩的那個地方有沒有空速管,如果沒有就是su-35,su-27家族中,只有su-35和su-37是不採用機頭空速管的,因為使用了相控陣雷達。其他什麼切不切尖也不用去看得這麼仔細,你就看盯著那幾個關鍵的地方看,很簡單就可以分出su27、su30、su35和su37。
其實這裡面最難辨認的就是:
1.老式蘇35與新蘇35的:最早出現的是蘇-35(單座型,最初型號蘇-27M)和蘇-35UB(雙座戰鬥教練型),它們都是有鴨翼的三翼面佈局;但都沒有投入量產,統統成為過眼煙雲。
最明顯區別就是三翼面佈局。su35BM跟標準的su-27S氣動佈局類似,而完全不同於舊su-35/T10M。與後者相比,su-35BM取消了前翼,垂尾改回su-27標準的切角狀,尾錐也要小一些(估計是新一代後視雷達體積縮小的緣故),機翼後緣為全翼展襟副翼。該機採用了全新的內部機體結構,大量使用複合材料,據稱重量比su-27SM減輕了約20%;
▲有三翼面的SU-35(早期型號)
▲無三翼面的SU-35BM
考慮到舊su-35的前翼和機身結合部是個強雷達反射源,因此su-35BM放棄了前翼(也可根據客戶需要選裝),但由於採用了更先進的姿態控制技術,加上機頭段新裝置的重量有所減輕,不需要氣動作用有限的前翼來配平,因此空中機動性毫不遜色於舊su-35,而取消前翼後全機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也大大減少;由於發動機推力增加,su-35BM所需要的進氣流量也需要增加,所以su-35BM的進氣口面積較大;新舊su-35外形上最為相似的部分是機頭段,兩者座艙的位置比標準su-27S都要低矮,很明顯是出於隱身考慮;另外,su-35BM的雷達罩上有10條防雷條,這在俄羅斯飛機上也是首見。
2.su-35和su-37:
因為su-37是基於su-35發展的超機動戰鬥機,裝有兩臺效能優異的推力向量發動機,可以做出一般戰鬥機不能做出來的動作。在1996年,當37型在航展上露面時,俄羅斯著名試飛員佛洛洛夫駕駛者進行360度翻轉動作,轟動了整個航空界。這個動作在目前沒有任何一架戰鬥機可以做出來,除了37!一次被命名“弗洛洛夫法輪”。
▲su-37“弗洛洛夫法輪”
雖然說su-37是是su-35的機動增強型,但是俄軍自己都沒采購,轉而改進su-35。另:su -37是su-35的機動增強型,唯一的分別是su-37有向量發動機,機背上有一圓形突出物可與蘇-35區分。最新訊息傳聞取消su-37專案是因為缺少資金。兩架原型機被改造成另一架蘇霍伊原型機:su-35。su-37世上目前僅存在過一架,編號為711,現在已不存在了,於2002年左右墜毀。所以現在不是711編號的就是su-35了。
中國殲11殲16殲15作為同樣繼承了蘇式戰機血統的三款戰機,雖然三兄弟外形相似度極高,但因為戰場定位的不同,三兄弟相似的外表下卻有著極為不同的內在。都怎麼分的呢?▲中國產殲-11重型戰鬥機
殲-11(綽號:藍鯊)戰鬥機是中國在蘇-27SK基礎上自行生產的一種重型三代戰鬥機。殲-11最初由俄羅斯授權生產並提供主要零件與系統,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建立生產線,形成生產與組裝能力。
2000年以後,隨著國內電子技術迅速發展,中國開始謀求在蘇-27的氣動外形基礎上
整合中國產先進的航電和武器系統開發更為先進的殲-11機型,最終形成了殲-11B、殲-11BS,殲-11BH,殲-11D等成員眾多的“藍鯊”家族。這樣雖然整機結構上仍然沒有明顯變化,但由於整合了中國產先進的航電和武器系統,眾多衍生機型效能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中國產殲-11重型戰鬥機
殲-11的原型機蘇-27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殲-11同樣繼承了蘇-27在空軍作戰體系中的空優定位,其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這也為殲-11提供了最明顯的外貌特徵,單座(教練機型除外),前起落架為單輪。
殲-15(綽號:飛鯊)戰鬥機是中國參考從烏克蘭獲得蘇-33艦載戰鬥機原型機T-10K-3後在中國產殲-11戰鬥機基礎上研製和發展出的單座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
殲-15在外形上與俄製蘇-33艦載機非常相似,但又融合了殲-11B的相關技術。其在殲-11的基礎上新增了鴨翼佈局、配裝2臺大推力發動機,實現了摺疊機翼,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攔阻鉤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效能條件下,實現了艦載機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
▲中國產殲-15重型艦載機
殲-15的艦載機身份使其辨識特徵最為明顯,鴨翼佈局、摺疊機翼和機尾著艦阻攔鉤。
殲-16(綽號:炸彈開車)是瀋陽飛機公司參考俄式蘇-30MKK殲擊轟炸機基礎上基於殲11系列發展而來的新型第四代多用途雙座雙發戰鬥轟炸機。
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資訊。殲-16最大特點是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執行的是防空攔截,遠端巡邏,突擊防空圈,防區外精確打擊等任務,是真正的全能飛機。
▲中國產殲-16戰鬥轟炸機
戰鬥轟炸機的定位也為殲-16提供了明顯的辨識特徵,即雙座機型,前起落架為雙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