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希樸羊

    防禦機制是性格結構中的本能部分,是個體深層次的需要情感和衝突的表達結構化,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個體。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人生來就有本能,這種本能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力比多,另一部分是攻擊。力比多和攻擊都是按照享樂原則,一出生自然而然就會,比如剛出生的嬰兒餓了就哭、困了就睡,他就是這個世界的天。可是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及年齡的不斷增長,個體會慢慢發現外界環境不能百分百滿足他的這種本能的需求,同時個體的超我在潛意識水平上逐漸形成,會抑制本我滿足自己的本能。於是產生了衝突,一方面是個體來自於本能的衝動,按照享樂原則必須表達出來。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外界環境的不足以及超我的壓抑,使得個體的表達受到抑制,這就是內心衝突最本質的地方。當個體有表達的需要又不能表達的時候,自我就產生了一種功能,透過這種功能,自我開始協調心理方面來運作,這種協調運作的機制就稱為防禦機制,因此。防禦機制是在自我功能的基礎上才能執行。透過防禦使得個體的內心衝突既表達又不表達,可以說防禦它是一種部分的滿足自我,同時也是適應環境的一種方法,目的是為了保護個體避免因為衝突所造成的焦慮和痛苦,更加的適應環境。這部分內容也被後來的精神分析學者不斷的發揚光大。

    後續:解釋一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即本能,遵循享樂原則,超我即我們內心的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自我是本我和超我妥協的產物,遵循現實原則。比如有一個幾歲的孩童在睡夢中很想小便,本我告訴他想尿就尿,超我則告訴他不可以尿在床上,於是自我就想出一個辦法,在夢裡造出一個廁所,告訴孩童不是尿在床上,二是在廁所裡,於是問題暫時解決了。

  • 2 # 每日談心

    為什麼有些人有強烈的心理防禦機制?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回答分析如下:

    1. 所謂的“心理防禦機制”,是由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學名詞。意指個體在面臨挫折或是衝突的時候,在其內心活動中就會自覺或是不自覺地去解脫煩惱,減輕內心的不安,以此來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可以說是個體對自身所引發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

    2. 心理防禦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發揮積極作用的,比如能夠使得我們個體在遭受困難或是挫折的時候減輕或是免除去精神方面的壓力,甚至是激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頑強的毅力去克服困難。

    3. 但是心理防禦機制有時候也會有消極的作用。比如逃避的機制。雖然從某種程度上,確確實實是起到了減輕痛苦的作用,但是這種機制所表現出來的形式,如壓抑、否定、退化、潛抑等等。這些形式都是相對消極的,許多時候也會給人的身體健康或是心理健康帶去負面影響。

    4. 那麼,對於題主問到的為什麼有些人有強烈的心理防禦機制,事實上,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會有這種本能反應。強烈與否,也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生長環境與成長經歷等等。比如一個人在某一件事情上吃了大虧,導致其後續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無法去做其他的時候,那麼這樣的糟糕體驗就會迫使他在再次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搖頭表示拒絕。

    5. 那麼,對於這種過激的心理防禦機制,要去改變,只能針對具體的事件去處理。因為許多時候,過激的心理防禦機制也是比較常發生在某些具體情景中的。屆時,當事人也應當提升下自我意識,去正確地運用心理防禦機制。

    總而言之,問要怎麼與這樣的人相處,你得先具體地知道這樣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是一直都這樣,還是有某些客觀因素存在,自己是否可以去幫助到TA。其次,要明確當事人的現象是否是人際關係中常見的戒備心理的一種表現,如果是,那麼戒備心理所產生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不夠信任。而信任是需要雙方去共同建立的。

    以上。祝生活愉快!

  • 3 # 15329428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不用那麼多理論搞得跟多神秘似的!為何有強烈的心理防禦機制!就是因為他本身心理防禦能力差!這麼說好像很矛盾!舉個例子!蝸牛為何總揹著堅硬的外殼因為它內部太柔軟沒有一點防禦能力!!你說這種好不好我不知道!只知道大自然萬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我們可以努力改變但是我們不可能消滅其存在!!

  • 4 # 暖心理

    那麼,要怎樣才能與這種人相處和諧呢?首先你需要了解他的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的基本情況。然後,才能真正的理解他為什麼會如此的缺乏安全感與信任感。再然後,才能找出合適的與他相處的模式。

    而關於安全感與信任感缺乏與重建的問題,主要是在發展心理學方面有全面的理論體系。比如說我們人類的心理發展有八個階段,而每個階段又都有它的獨特的發展任務。

    其中,第一個階段就是0~1歲左右的嬰兒期,主要的發展任務是希望的品質。因而,一個人的安全感與對他人的信任感也是在這個時間段內被培養起來的。

    也就是說假如這個人幼年時期的養育者,他的母親能夠懂得嬰幼兒的這種心理需求,然後用穩定的情緒積極關注的態度來應對這個孩子的需要。那麼,這個孩子成年後就擁有希望的品質,足夠的安全感,全能感和對他人的基本信任。

    還有,就是可以用約翰鮑比的依戀理論來詮釋一個心理防禦很強的人,我們可以判斷他是不安全型依戀的型別。而不安全型依戀的嬰兒在長大成人之後,就會用它幼年時期與母親之間習得的這種相處模式來與其他的人相處。

  • 5 # 老友手札

    朋友你好。

    防禦機制確實是存在的。但是朋友你提出來的問題,我有些不理解。

    隨著心理學的發展,我們認識到了很多東西,防禦機制是其中之一。但是我們在看到防禦機制的時候,同樣也要看到,並不是我們發現防禦機制之後,防禦機制才出現的,也並不是我們沒有認識到防禦機制,防禦機制就不存在。

    是的,我們只是認識到防禦機制存在,在我們認識到之前防禦機制就存在了。

    那麼,防禦機制是確實存在的,並且這個存在具有普遍性。我們可以說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只是防禦機制存在的程度,存在哪些防禦機制有不同。假如時間暫停,這樣我們就能夠更好的對比產生答案。因為防禦機制是動態的,會存在就會有消失,會消失就可能會產生其他的防禦機制,或者在其他方面出現之前出現過的防禦機制。

    我們對問題的認識程度是不斷加深的,對自己的認識程度是同樣。比如我認識到我經常否認一些別人對我的意見,說我性格不好。那麼在此刻,我存在否認,在別人對我意見這個方面也存在否認。這是我現在認識到的,而慢慢我對自己的認識加深,我可以認識到我不僅在別人對我的意見方面有否認存在,在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中也經常是否認的,甚至對於一些自己做過的事情我們也否認。

    在這裡我們就看到,防禦機制存在的普遍性,並不是單指每個人都有,也指防禦機制可能同時存在於很多方面。

    而接著這個例子,當我否認別人對我的意見的時候,別人可能需要我解釋一下為什麼否認,那麼在這裡我就可能用到合理化的防禦機制,有人能受的了我,我不用聽你的。

    在這裡普遍性再次延伸,變成可能多個防禦機制同時存在多個方面。

    防禦機制是怎麼產生的呢?

    其實很簡單,防禦機制是在我們不斷與社會與他人互動中產生的。趨利避害是我們共同都有的。當有些東西我們暫時承擔不了的時候,我們就會很自然的去保護自己,用另外一種形式去承擔或者延遲承擔。比如一些防禦機制都帶來了逃避,在此刻,很多負面的東西我面對不了,我就只能躲起來。也許一直躲著,也許在我能承擔的時候我就不再逃避。

    在這裡我們似乎只是提到了防禦機制的一些負面的內容,這是否代表防禦機制就是負面的呢?我們不能有任何防禦機制呢?當然不。

    防禦機制存在的目的是保護我們。也許採取了一些我們覺得不合適的方式比如否定比如逃避,但它的初衷是非常純粹的。因為面對生活,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完全有能力處理好所有事情,有些事情確實是我們很難去承擔和麵對的。我們不能過於盲目的只是遵從理論抓著面對問題不放,我們需要尊重現實,有些問題是我現在或者很長一段時間解決不了的。我們也要看到,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我只能解決一些問題,而另一些問題需要逃避掉或者帶著問題生活。防禦機制的存在是有積極意義的。

    當然,有些防禦機制本身就是帶來積極的影響。比如昇華。很多災難片都有一些災後重建的場景,那時候會伴隨有類似的臺詞“我們經歷了很多,我們付出了很大代價,這是讓人痛心的,但是經過這些我們會變得比之前更強大更團結”。雖然它不能彌補創傷,但能帶來寬慰和希望。

    防禦機制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生存,但該解決的問題也需要解決,因為總有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做。但也不要太過苛刻。我們都只是普通人。

    我們在認識到防禦機制之前,便已經開始交朋友,談戀愛,結婚生子,與同事一起工作,需要處理家庭關係,親子關係,同事關係,鄰里關係等等。而我們在做這些的同時,防禦機制便存在於自己和他人身上。我們依舊能夠交到好朋友,找到合適的愛人,處理好同事關係,那麼也就是說,雖然我知道了防禦機制,但我可以不用在對待別人身上做出太多的改變。

    當然,有些朋友就會提到,我並沒有交到好朋友,或者找到合適的愛人,或者同事關係很爛,是否就需要深入考慮一下防禦機制呢。那麼,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否主要在於防禦機制呢?沒有了防禦機制問題就解決了麼?

    防禦機制是存在的,並且有積極的意義,它的存在很多時候是基於本能。也就是說防禦機制不會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即便是負性防禦,它對我們生活起到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當我們遇到有相似或互補的人的時候,防禦機制帶來的負性影響就會弱化很多。

    而除了防禦機制,影響社交的還有什麼呢?我們的言談舉止,品行,性格,背景,是否成熟等很多因素。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說,瞭解防禦機制是為了更好的瞭解自己,更好的幫助自己成長,而不是為了用在批判他人,讓他人改變上。自己的防禦機制弱化了,就相當於自己學會了更好的與防禦機制相處,那麼,也就學會了更好的與他人相處。畢竟,我們不希望別人對自己的人生太多指手畫腳,別人也同樣不希望。而每個人其實都有一些對自己來說重要的防禦機制,也可以說是強烈的防禦,但有時候,只是我們沒看到或者沒有觸碰到那部分。畢竟每個人都有“逆鱗”。

    但總體上來說,平時社交中防禦機制並不會起到很多決定性作用。而有些防禦機制的存在是合情合理且必要的。

    在生活中同樣也是存在防禦機制的。它的目的同樣也是自我保護。就好比我們給自己締造了一個安全區,而我們的生活空間絕大多數時候是在這個區域裡面。用一個文字來比喻,可以是“囚”。而生活中防禦機制的例子就非常多了,我想每個人都能夠舉出來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租個女朋友回家,家裡給了6888紅包,我想拿回來,她不給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