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64316064609

    小提琴梁祝採用越劇"梁祝“的音調

    人們在介紹何佔豪、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祝英臺》(以下稱:小提“梁祝”)時,常會說採用了同名越劇的音調素材,但到底採用了哪些音調,是如何採用的?大抵語焉不詳。

    今天找到了1957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越劇唱片曲譜》(顧振遐 薜巖音樂整理 中國唱片廠編),這是含對白的越劇“梁祝”簡譜本(以下稱:越劇“梁祝”)。認真通看了越劇原譜,驚奇地發現,此“梁祝”彼“梁祝”之間遠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以為可以找到一段一段完整或片段的相同的曲調。我找了,沒有!在當時,創作中採用完整或部分民間音調是很普遍的事,本來“這個”可以有的,但“這個”真沒有。呵呵。有意思。當然,我對照樂譜又看了一遍越劇“梁祝”的演出影片,才發現這個1957年的越劇“梁祝”簡譜本並不完整,省去了一些樂隊過門。比如,越劇“梁祝”演出影片中“草橋結拜”後有一段樂隊音調,與小提“梁祝”引子中樂隊部分曲調較為接近。但這個簡譜本中沒有這一段。我還不能確定,這一段到底是被越劇“梁祝”簡譜本省略掉了呢?還是現在越劇“梁祝”樂隊音調也有可能來自小提“梁祝”呢?望知情者知之。

    我對照著越劇“梁祝”與小提“梁祝”,好象找到了“樓臺會”之間的關聯。現將越劇“梁祝”合唱的樓臺會與與小提“梁祝”的樓臺會樂譜分別剪下如下:

    越劇“梁祝”的樓臺會:

    以下是小提“梁祝”的樓臺會,因總譜第一句是分頁的,剪下後看起來很麻煩,這裡只好就選用孫繼南主編的中外名曲欣賞書中不完整的譜例了: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找到完整的譜子進行比較一下,會發現這兩者之間是貌乎神離,不是一回事,並不存在“採用”關係,即便是頭一句合唱與小提琴有相似的音調,也不好說是“採用”。何佔豪、陳鋼《梁山伯與祝英臺》不只是“樓臺會”著名的二重奏並沒有直接採用同名越劇中的“樓臺會”的合唱的音調,其它主要主題音調幾乎找不到與越劇“梁祝”可以相對應的部分。關於這一點,尚有待進一步從其它版本的越劇“梁祝”去證實,望網友賜教。不論怎樣,小提“梁祝”之魅力之源來自作曲家的創作,而不是越劇本身。

    中國作曲家的作品有相當一部分是完整或部分採用民間音調的。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創作,與民歌的關係並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關聯。作曲家並沒有直接採用民歌,也不是對原民歌音調進行音符上的調整改編,而是在吃透民歌的基礎上的一種自由發揮。其音調與原民歌或許可以找到千絲萬縷的聯絡,但是這種聯絡決不是簡單直接的“採用”關係,不是編曲或改編,而是作曲。被說成“採用”民歌實為作曲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張魯在《白毛女》中創作的《北風吹》與河北民歌《小白菜》,劉明源創作的《喜洋洋》中段舒闊的音調與山西民歌《碾糕面》、王西麟《火把節的之夜》中的所謂雲南音調,等等。可以肯定地說,創作與民歌之間遠不只是採用關係,真正“作曲”意義上的創作是需要格外的才能的,需要有“守法至嚴出其法度自縱”的境界。民歌一經創作,就已脫胎換骨,有著很高的藝術性和創作性。硬扯上“採用”的關係,不只是學理上的牽強,也是觀念上的偏差,這樣會導致編曲與作曲混為一談,極不利於張顯有才能的作曲家的獨創性。

    這個問題在中國,還不只是創作觀念的問題,也是個政治態度的問題。受一定時代的影響,包括作曲家本人在內,談到創作,人們往往熱衷於談論某個音調出自或採用了哪首民歌,唯有這樣,才能確保創作中“民族化”政治訓導的正當性。曾見過一本上世紀50年代的《白毛女》簡譜本,書後就附有創作者的創作說明以及原民歌的對照。仔細對照品味,發現兩者差異很大。這種創作觀念問題,很值得我們思考。我們既不應該把編曲說成作曲,虛報了創作,也不能把作曲說成編曲,貶低了創作。

    正值小提“梁祝”五十年之際,就從“梁祝”開始吧。工作還可以做得更細一些,不要先入主為,認真分析比對,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來。也許這樣的話題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認識我們作曲家及其創作。

    我相信,真正的創作應歸功於作曲家。作曲的成功,一定是作曲家的成功,而不是民歌的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減掉肚子上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