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名老中醫養生匯

    黃芪甘溫,補氣。西洋參,稍涼,重在活血。因此合到一起具有補氣活血的作用。因此可以一起泡水喝。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 2 # 慶好中醫

    一,黃芪

    黃芪味甘,歸肺、脾經。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一般用量15-30克,大量可用至60--120克。服黃芪忌食生冷食物,忌菸酒濃茶新生兒嬰幼兒禁用;有過敏使者禁用;4脾胃溼熱者禁用。

    二,西洋參

    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虛陰虧,氣虛喘促或痰中帶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咽乾等病症;常用來治療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糖尿病,老年痴呆症,抗癌等疾病 。一次3--6克。脾胃虛寒、風寒感冒及易過敏人群禁用。

  • 3 # 姓馬名嘯字文君

    首先黃芪和西洋參肯定是可以一起泡水喝的,但也需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來選擇。

    黃芪最早記錄於《神農本草經》,古代寫作黃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釋其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中醫認為,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兼有昇陽,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的作用。所以對於氣虛汗出,中氣下陷,脾虛水腫的患者是十分有效的,不僅可以入藥,平時也可以當做防病健身的保健品來用,泡水煮粥都可以來上一點兒。不過黃芪雖好,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就如《本草經疏》方中所說:“功能實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氣,氣實者勿用;能內塞,補不足,胸膈氣閉問,腸胃有積滯者勿用;能補陽,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盛,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甚者禁用。”就是說人在感冒的時候,食積的時候,體內陰虛有實熱的時候是不適合服用黃芪的。西洋參苦,微甘,性寒,《本草從新》中記載:“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故一般認為西洋參具有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的作用,多用於治療肺虛久嗽,失血,咽乾口渴,虛熱煩倦等症。參類藥具有補身的作用眾所周知,但眾多參之中唯有西洋參性寒涼,具有補虛降火的作用,所以特別適合那些不補虛,一補就上火的人。就如《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的:“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西洋參屬於貴重藥材,平時可以取幾片泡水喝,也可以在熬粥或者煲湯的時候放上幾片,但吸收最好的還是含化法,就是將西洋參切成薄片,放在乾淨的小瓶中,每日早晚各含服2-4片,咀嚼嚥下。當然服用西洋參也是有限制的,對於中陽衰微,胃有寒溼的人就是不適合的。

  • 4 # 一匠大醫

    中藥配伍是有一定講究的,一般多以相須配伍提高療效最為適宜。在臨床使用當中,黃芪和西洋參也是嚐嚐一起作為相須配伍使用的。

    黃芪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託毒生肌的功效,主要用於一切氣虛血虧之證,中氣下陷引起的脫肛久瀉,氣虛引起的水腫,自汗,血虛萎黃,內熱引起的消渴等。現代藥理學研究研究發現黃芪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改善貧血,心肌缺血等作用。

    西洋參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主要用於氣陰兩虛引起的心悸失眠,虛熱煩倦,內熱消渴等。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西洋參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肌缺血,抗疲勞等作用。

    兩者都為補氣佳品,黃芪氣血雙補,西洋參氣陰雙補,一起泡水喝有補而不燥的特點,補氣效果非常好。每次泡水建議使用量黃芪5-10克,西洋參3-6克為宜。

  • 5 # 旺仔大饅頭呀呀呀

    黃芪和西洋參是可以一起泡水喝的,兩者之間並不存在藥效的衝突。黃芪具有補氣昇陽,益衛固表,託毒生肌,利水退腫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氣虛所致的倦怠乏力以及崩漏失血和血虛氣弱或者是氣虛脾弱,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西洋參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可以治療肺虛久咳,失血咽乾,口渴,虛熱煩倦等症。可以保護心腦血管,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因此用黃芪和西洋參一起泡水喝。

    將黃芪和西洋參放在一起泡水喝具有以下幾種功效:第一種,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有良好的抗應激效果;第二種,具有保肝的作用;第三種,西洋參和黃芪一起泡水喝,可以提高面板吸收氧氣的能力,美白肌膚,祛除色斑,防止黑色素的沉澱;第四種,具有養胃生津的功效。

  • 6 # 中醫雜症

    黃芪和西洋參也可以一起泡水喝,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分開來用,如果一起泡水喝有很強的補氣效果,這是一個補氣和清熱生津止渴的配伍方法,並且能夠滋陰生津,具有補氣固表、清熱滋陰、清心除煩的作用,黃芪補氣容易引起上火,西洋參補氣生津可以制約黃芪的燥性,使整體不溫不燥、不寒不熱,適應於不同體質的人服用,但是這兩樣藥材補氣力量很大,氣有餘便是火,所以經常食用也容易引起上火,但是非常適合於體質虛弱、氣虛無力的人服用,西洋參屬於名貴藥材,大多數都是單用的較多。黃芪是經常使用的補氣藥材,有很好的補氣作用,可以和補氣的藥材配合增加補氣的力量,和活血化瘀的藥材配合起到補氣活血的作用,能夠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黃芪也可以和養陰的藥材配伍,可以增強補氣養陰的效力,大劑量用可以起到補氣固脫和昇陽提陷的效果,黃芪可以單獨泡水喝,也可以配方使用,都能起到良好的補氣效果,長期服用可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有很好的強身健體作用。

    西洋參補氣生津、清熱養陰,可以治療氣虛陰虧、口乾舌燥、心煩失眠、有很好的生津止渴作用,經常食用能夠增加身體的免疫力、降血糖、抗腫瘤、促進血液迴圈,對於體虛陰虧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一般都是單獨使用或者泡水喝。

    黃芪和西洋參都有補氣的作用,有很多相同的功效,在一塊能相互制約,發揮更好的補氣作用,但是這兩樣藥材畢竟補氣力量太強,經常食用容易上火,可以再加麥冬一起泡水喝,就能增強補氣養陰的效果,一般情況下黃芪和西洋參不一塊用,大多數是單獨使用,如果用於體質虛弱、脾胃虛寒的人可以用黃芪補氣,用於體力不足和氣虛無力的人可以用西洋參補氣養陰,西洋參屬於名貴藥材,還是單獨使用最好,以免造成藥材浪費。

  • 7 # 咕咚健康

    1、黃芪,又名綿芪。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2、西洋參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木植物,別名花旗參、洋參、西洋人參,性涼,能補氣生津,降火益陰。它的服用方法分為煮、燉、蒸食、切片含化、研成細粉沖服等。

    3、黃芪和西洋參能一起泡水喝,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補氣功效增強,且一涼一溫,黃芪得西洋參涼性不會補氣上火,西洋參得黃芪溫補,不會寒涼傷胃。對衰竭的心臟也有好處,可以起到補虛強壯的作用。

    4、黃芪和西洋參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是透過黃芪和西洋參這兩種藥食兩用的食材體現出來的,黃芪則具有增強身體免疫力,而西洋參能夠調節血壓,消除疲勞等功效,將這兩種食材一起泡水喝,既簡單又方便,而且它的保健功效與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5、很多男士平時都愛用黃芪和西洋參泡水喝,黃芪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而西洋參具有滾陰的作用,二者結合可以提高面板吸收氧氣的能力,並且起到美白的作用。

  • 8 # 男科王傳航教授

    黃芪和西洋參都是家喻戶曉的補藥,黃芪和西洋參能不能一起泡水喝?黃芪和西洋參一起泡水又有什麼功效?

    【性味歸經】

    黃芪:甘、微溫,歸脾、肺經

    西洋參:苦、微甘、寒,歸心、肺、腎經

    從性味上來看,黃芪溫,適合虛寒體質的人,平和體質或者陽盛體質的人長期服用很容易助熱生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火”。西洋參,寒,適合陰虛火旺,火熱傷津的人,但本品性寒,能傷陽助溼,故中陽衰微,胃有寒溼者忌服。單用黃芪或西洋參一味藥,要麼助熱生火,要麼傷陽助溼,都不適合長期服用,而兩味藥合用,黃芪可制約西洋參的寒,西洋參可制約黃芪的溫熱,兩藥合用可以相互制約,長期服用也無大礙。

    【功效應用】

    黃芪可補氣助陽,益衛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

    西洋參可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兩藥合用,相互制約,會導致黃芪助陽和西洋參養陰清火的功效受到一定影響,但其他功效不會有太大影響。而且兩藥都有補氣功效,在補氣上可發揮協同作用,脾氣、肺氣、腎氣,三髒之氣都可得到很好的補益。對於氣陰兩虛的人來說效果更佳。

    西洋參本身也有補氣功效,對於氣陰兩虛但氣虛不是很嚴重,以陰虛為主,甚至有陰虛火旺表現的人來說,可直接用西洋參泡水即可,因為黃芪性溫,容易助熱。

    文:中日友好醫院碩士研究生 李鈺昕

  • 9 # 家客同城

    能的,藥物能不能一起用,主要是有一個藥物生克的關係,就是有的藥一起用會有毒,有的藥一起用會減少效果,有的藥一起用,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這個在中醫的歸納中,就是十九畏和十八反兩種相畏相反的一個用藥原則,就一般來說不要圍反這個十九畏和十八板的藥物配伍就可以了,黃芪和西洋參是可以一起用的,他們不在十八反中,也不在十九喂中。

    和參有關的是。諸參辛芍叛藜蘆,人參畏萊服,所以你用這些藥不要和藜蘆這個藥,以及不要和蘿蔔一起就可以了,就不會產生相反和相反的一個配伍禁忌,所以用藥就會有這樣的一個配伍要求,同時還有一個對證的要求,就是要用那些藥的什麼功能,是要和人的城要有關的就是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

    這樣才可以達到一個健康的養生的狀態,不然太過和不及都是不行的,就是缺什麼你不補什麼,不缺的你還補,缺的人補得不足,或者補多了,都會引起不適的現象所以一是身體需要,二是藥物選擇,三是配伍注意,四就是因人因地因時的考量儘量做到,平衡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尼西亞有什麼特產?盛產什麼?